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家人總是用過去的眼光看待我們,總是以「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的態度來教訓我們。最不欣賞、最不信任我們的語言,偏偏來自於那些最親近的人。
這樣的傷害反覆發生,無論年紀多大,這些言語和行為仍然會深深地影響我們的情緒與行為,貶低自我價值感。
然而我們都相信家人「口出惡言」的背後,是有正面的動機的。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從而在這些傷害中找到釋放與解脫的方法。以下是三個小方法,幫助大家學習如何面對家人所帶來的傷害,使我們的內心更健康強大。
面對家人傷害的3大方法
方法一、向內探索:從情緒中找出根源
在面對家人的言語傷害時,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給自己一點空間,停下來探索自己內心的感受。
每當我們覺得受到家人的言語傷害時,不要急著立刻做出反應或自動化的回應。可以先試著問自己:
“為什麼家人的言語總是這麼刺痛我?”
這樣的自我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背後的情感根源。
也許,我們會發現自己內心的某個“受傷的小孩”正在呼救。那可能是過去某段經歷的情感忽略、傷害或疏遠,而這些情感仍未被面對及處理。當它們再次被觸動時,就會引發強烈的反應。

方法二、區分過去與現在:理解家人行為的背景
有時候,家人的言語和行為,其實並非針對當前的你,而是基於他們過去對你的認知。也就是說,他們並未即時更新對你狀況的認知。
因此,試著心平氣和地跟家人溝通,告訴他們你現在的想法與成長,並表達你希望他們能如何支持你。當你清楚地告訴他們自己所經歷的改變、你的成長跟你的心得時,他們或許能更理解並尊重你的選擇。
方法三、清楚劃出界線:為自己建立保護圈
如果經過溝通後,家人仍然持續帶來情緒上的干擾或傷害,那麼你是時候要學習為自己劃出界線了。
注意,劃出界線不意味著你要跟家人斷絕關係或疏遠他們,而是要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與底線。這是個對自己也對他人負責的成熟作法。
例如,當家人再度用過去對你的認知來批評你時,你可以平靜地說:
「我希望能夠得到支持,而不是信心的打擊。如果你們可以尊重我的選擇,我會很高興,也很感激你們。謝謝,我依然愛你們。」
這樣的語句表達了對自我保護的需求,同時又不失禮貌和尊重。
血緣無法切斷,但我們可以學會保護自己
血緣是無法切斷的,家人總是那個在我們生命中占有特殊位置的群體。然而,這不代表我們不能為自己的情感設定界限。在家人的傷害中,我們也可以學會勇敢,並且學會如何自我守護。
當我們開始懂得如何面對傷害、設立界限,並且理解自己內心的需求時,我們就能重新建立起與家人之間的平衡,並在關係中找到更多的愛與理解。
如果你也曾在家人的言語中受到傷害,或者正在努力學會如何處理這些傷痛,歡迎在留言中分享你的心情與經歷。我們一起在愛裡學會勇敢,也學會自我守護。
攥寫:Bernice Chai|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