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一句俗諺:「書裡的知識如同別人口袋裡的錢,緊急時派不上用場」。
很多心理學家在研究一種「一萬個小時」的理論,意思是說,任何複雜性的認知工作,都要經過一萬小時的不斷練習,才能成為頂尖高手。
心理學家研究過西洋棋史,發現除了一位棋手例外,所有的西洋棋棋手都花了超過一萬小時的訓練,才變成大師。一萬個小時,如果以每天訓練三個小時來算,相當於要練約十年的時間。陪伴孩子十年訓練不是件困難的事,但問題會是在孩子是否有意願去建構成為專家的歷程,所以藉由習慣學習的模式引導就會是成敗與否的重要關鍵,對的方向,只要持續的去做,這些經驗會是成就孩子帶得走的終身能力。
自孩子入校以來,事前完善的規劃,班上的教學內涵一直到期末的作為、目標、方向,都已經確定,只要順著走,找機會發揮其最大功效即可,而現在必需努力的是:平日的生活、學習與進程。
八年級開始,因為放了很長的暑假,收心本來就會比較難,隨著比賽愈來愈普及,孩子缺課的情形會大大增加,某些賽事,班上同學被拆成兩組是非常有可能的,思及孩子的學習不中斷,班級數位學習教育的推廣是有必要的。
目前所思考、所設計的,不僅是為了短時間的需要,而是可以提供持續不間斷的資源。集合各位親愛的家長大家一點點的時間,充實網路的教學資源,預習也好、複習也好、甚至加深加廣的內化,如此不中斷學習的結果,是潛移默化的實力養成。
數位教學網,我的想法是:
一、建置對班上公開的社團(全名:平民自學~好棒數位學習)
二、請各位親愛的家長運用有空閒的時間,在網路上搜尋適合國中學生的數位學習資源(如均一、康軒、翰林),並將連結貼於記事本中。
三、邀請家長認養學科(以一位家長認養一科為原則),如有多餘人力,可多其它類(如笑話、科學知識、勵志文學等),一週五天,每天選擇一篇學習資源(形式不拘,可以是影片、文字、簡報均可)。
四、執行期間一直到期末,先測試執行上是否順暢,再討論暑假與開學後可以提供的網路學習資源。
五、每個家、每天五分鐘的時間與作為付出,所衍生強大的學習資源與動力,只要持續下去,對孩子是很有幫助的。
各位親愛的家長,選擇並上傳學習資源,剛開始會花比較多的時間,但只要上手之後(持續約一個星期左右),之後每天就只要花費約五到十鐘即可完成。(如果家長白天比較忙,也可以選擇前置作業,換句話說可以前一天晚上完成隔天需上傳數位學習資源也可。)
這種學習模式,以文獻研究而言,其效益是很高的,但這種作法並沒有找到類似可參考的案例,所以邀請各位親愛的家長和好朋友,不吝給予意見,來豐富平民自學~好棒數位學習網的效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