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教室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不愛念書才來打棒球!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也帶出了體育班的部份現象。一位從小學4年級開始打棒球的球員說:從國中就開始害怕課業,因為書變得更難念,而且同學也會嘲笑「幹嘛讀書?讀了也不會過!」團隊生活成了染缸,少數想要念書的人會被酸、被嗆,最後敵不過同儕力量。

面對這個情境,自己的腦中閃過一個不一樣的念頭『如果想讀書的同學超越不想讀書的同學,那麼少數不想要念書的人會被酸,最後會敵不過想讀書同儕力量,就會開始讀書。』以個人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推論,這不會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當下就設立一個目標,一定要把孩子的學習習慣帶上來。

科任老師:班上上課秩序很不好,大部份的學生不想聽、愛鬧、互嗆,愛開黃腔,根本無法上課。

班長:老師!!還有少數同學想讀書,您沒課的時候,可以坐在教室後面嗎?

老師:我坐在教室後面有效嗎?

班長:有效。

科任老師:導師坐在教室後面,上課秩序好多了,老師你可以持續嗎?

老師:好的。

科任老師:班上同學第三次段考與第一次段考成績比較起來,平均都進步了超過十分。

老師:孩子肯讀書,好事、好事。

陪讀,對班上孩子是有幫助的,但因為自己不僅還有課,也有不少的公務,所以有超過一半的時間無法陪孩子讀書,想來想去,如果家長有空來幫忙,一個家庭來一次,人力一多,陪孩子讀書的人就足夠了。

「走進孩子的教室」。我也是家長,當有空時,會很想去看看我孩子的教室,孩子的上課狀況,孩子與同學之間的相處模式,認識孩子的同學,即然我有此需求,相信班上孩子的家長也應該會有一樣的需求,基此,一個單純的想法,反正只是自己班上,所以在群組中發了一個通告:歡迎各位親愛的家長有空時到班上走走,並不一定要待很長的時間,也不一定要做什麼事,純粹是來看看孩子在學校學習生活狀況,認識孩子的老師、孩子的同學,即使只是幫孩子送個東西,如果沒有急事,坐下來(導師的位置)回憶一下國中讀書的時光,我想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關於陪讀(一日導師)這件事執行一學期之後:

科任老師:班上上課秩序轉變很大,每一個孩子都有做筆記的習慣,而且孩子有問有答,有互動的上課模式,感覺很快就下課了。

班長:老師!!現在你有課不在班上,班上的上課狀況都還不錯。不過,您在班上會比較好。

老師:老師有事,有空的家長會來。

班長:班上同學從開始排斥家長到班上來,現在都很期待家長到班上來陪讀。

老師:為什麼?

班長:因為有食物和飲料可以吃喝。

一日導師,好事,好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鍾老師教室
3會員
96內容數
轉變~教與學的藝術 角落教學,故事中心 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鍾老師教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18
孩子的生涯規劃應該規劃到那一個階段?該如何規劃?
Thumbnail
2025/08/18
孩子的生涯規劃應該規劃到那一個階段?該如何規劃?
Thumbnail
2025/08/18
七年級下學期,蒐集家長的想法,統計班上出現了三種不同的聲音:要打球也要讀書;不會讀書才選擇打球;只要孩子不學壞就好了。
Thumbnail
2025/08/18
七年級下學期,蒐集家長的想法,統計班上出現了三種不同的聲音:要打球也要讀書;不會讀書才選擇打球;只要孩子不學壞就好了。
Thumbnail
2025/08/15
暑假開始,早上七點起床慢跑持續了四十五天,每天五公里,加上慢走二公里,花了近二個多小時,名符其實的超慢跑…聽了PODCAST兩本書、15分鐘的主題英文、悅耳的音樂,雖然無法檢視自己獲得那些好處,但明顯的肚子變小、身體比以前自在了;思維也產生了極為正向的指標與符合期待的知識取得。 
Thumbnail
2025/08/15
暑假開始,早上七點起床慢跑持續了四十五天,每天五公里,加上慢走二公里,花了近二個多小時,名符其實的超慢跑…聽了PODCAST兩本書、15分鐘的主題英文、悅耳的音樂,雖然無法檢視自己獲得那些好處,但明顯的肚子變小、身體比以前自在了;思維也產生了極為正向的指標與符合期待的知識取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絕望,是在國中的時候。
Thumbnail
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絕望,是在國中的時候。
Thumbnail
在那間紛亂的教室,有一個被紙球攻擊的女孩,和一個專心寫板書的老師。
Thumbnail
在那間紛亂的教室,有一個被紙球攻擊的女孩,和一個專心寫板書的老師。
Thumbnail
國小社團是孩子們接觸圍棋的機會,許多圍棋老師也會在小學開「圍棋社課」推廣圍棋,不同於在棋院學棋,社團學生大部分都是不同年級以及不同程度,老師要適當的安排課程,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收穫,對圍棋有更多的熱忱。
Thumbnail
國小社團是孩子們接觸圍棋的機會,許多圍棋老師也會在小學開「圍棋社課」推廣圍棋,不同於在棋院學棋,社團學生大部分都是不同年級以及不同程度,老師要適當的安排課程,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收穫,對圍棋有更多的熱忱。
Thumbnail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Thumbnail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你走進教室, 無力的趴在桌上, 厭世的說: 「今天上課要做什麼」 情緒是會傳染的, 千萬別把特教老師想成: 總是雙手拿著彩球, 充滿活力的鼓舞學生。 最後,兩人一起厭世。
Thumbnail
你走進教室, 無力的趴在桌上, 厭世的說: 「今天上課要做什麼」 情緒是會傳染的, 千萬別把特教老師想成: 總是雙手拿著彩球, 充滿活力的鼓舞學生。 最後,兩人一起厭世。
Thumbnail
慘了!(上篇) ∣菜b導日記∣倒數876天 #導師的修煉 之 全世界都在帶你怎麼帶班? 當班級形象已然建立! 例如, 『某班』被稱為"很亂、上課下課都在打牌、午休學生都跑光班上都沒人、教室總是把窗簾拉上不讓巡堂老師看到教室裡面……" 那接下來, 看到『某班』學生打牌、午休不在教室、
Thumbnail
慘了!(上篇) ∣菜b導日記∣倒數876天 #導師的修煉 之 全世界都在帶你怎麼帶班? 當班級形象已然建立! 例如, 『某班』被稱為"很亂、上課下課都在打牌、午休學生都跑光班上都沒人、教室總是把窗簾拉上不讓巡堂老師看到教室裡面……" 那接下來, 看到『某班』學生打牌、午休不在教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