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答非所問了:理性回應,建立信任與專業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管理高爾夫的課程中,有一個經典案例:你的直屬上司突然打電話來詢問某位下屬的狀況,他語氣平和,但帶有明顯的關切:「我發現胡先生最近的工作狀況有些變化,你知道發生什麼事嗎?」,上司此時需要你提供客觀而準確的資訊,以做決策判斷,所以較妥當的回應方式,應該是將狀況據實以告,然而,我在課堂討論中卻經常發現許多學員選擇了類似這樣的回應:「事情已經控制下來,我會在處理完後再向您報告」,或是直接自責:「非常抱歉,這是我領導不力,請您指示。」

我觀察到,會出現這種「答非所問」狀況的學員,通常是年齡較長且經歷過較官僚化的組織,可能是國營企業或公家機關,他們為何無法直截了當地回答問題呢?我歸納幾種可能的原因:

一、自我防衛:為了維護自己在上司面前的形象,害怕回答不當被貼上不稱職標籤,所以回答「事情已經控制下來了」「狀況已經好轉請你放心」,都是跟上司表示自己有能力處理請他不要問了。

二、權力焦慮:在高度權威與官僚化的組織氛圍下,為了對上級表示「敬畏」(像古裝劇中的太監,總是低著頭回應皇帝詢問),部屬習慣用自損或迂迴的方式回應提問,「很抱歉,都是我的問題」「讓您過問就是我的無能」,以自己的低下示弱祈求上位者的放過。

三、能力不足:因為缺乏結構化思考與「抓住提問重點」的技能,根本聽不懂上司的問題更抓不到重點,所以當然不知道如何回應,更不敢提問以釐清或確認對方需求,只能瞎猜導致答非所問。

 其實在組織當中,上司的提問大致可以分成SPARE五種類型,只要有所預備,面對上司的突然提問就可以理性回應不慌張。

S – Status(狀況掌握) Where are we now?

「這件事現在進展如何?」「目前的狀況怎麼樣?」,此時最好向上司報告任務的進展、提供具體數據與事實,以實問實答來回應,文章開頭的案例就屬於這個類型。

P – Problem(問題分析) How did it happen?

「這個問題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狀況?」 這時最有效的回應,就是客觀對問題源頭與影響範圍做邏輯梳理,注意這時重點是你的事實分析能力,不要把觀點與事實混淆,可以用三段表達法,先講結論再講事實分析最後提出解決方案,可以彰顯表達時的邏輯性。

A – Advice(建議決策) What do you suggest?

「你認為哪個方案更可行?」「你有什麼解決建議?」,此時你可以提出二到三個可行方案,並說明效益與可能問題跟上司確認,當然也可以跟上司說明因為對這問題的重視,你會回去思考後再提出方案。

R – Resources(資源需求) What do you need?

「為了如期完成,你還需要哪些資源?」「現在有什麼瓶頸,需要我協調哪些人?」上司都表態要給資源了,如果真有需求就要講出來,盡可能具體客觀的列出資源需求。

E – Emotions(情緒關懷) How are you feeling?

「最近還順利嗎?壓力大嗎?」,上司在表示對你的關懷,這時真誠表達自己的感受,有無需要上司協助或理解之處,最後感謝上司的關懷即可,不要浪費一次雙方可以增進瞭解深度交流的機會。

我們面對上司的提問,最關鍵的一步是先釐清上司到底想了解的是哪一種資訊,並直接回應對方想要的內容,雙方交流應當是平等而客觀的,總把是我的錯或我很抱歉掛在嘴上是自認低人一等的反應,急於說明解釋或假設上司可能的情緒反應,反會造成溝通障礙,只有理性客觀且平等交流才是最好的與上司互動模式。

所以對事不對人,聚焦在具體事實與實際行動;回應問題本身而非情緒表態,不急著防衛或安撫;尊重雙方的角色與權責,不搶決策權、也不推卸處理責任。

面對上司的提問,我們不需要討好,也不必防衛,而是理性而平等地進行專業溝通,每一次回應,都是我們展現專業態度、贏得信任的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同慶的沙龍
23會員
256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空間,我是黃同慶ching: 走在企業管理、人際觀察與各地文化之間,喜歡用一雙觀察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記錄生活與理解世界,這裡是我思想的延伸,也是與你交流的空間。 我相信——生活即體驗,分享即連結,希望這個空間,能陪伴你思考、感受與前行。
黃同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6
成就企圖心,決定你在職場上飛得多高。本文以三種層級剖析不同表現型態,並提出上司與部屬雙向改善建議。從低度的被動執行到高度的主動擔責,明確描繪出如何透過調整思維與行動,成為一位備受信賴且持續精進的專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7/26
成就企圖心,決定你在職場上飛得多高。本文以三種層級剖析不同表現型態,並提出上司與部屬雙向改善建議。從低度的被動執行到高度的主動擔責,明確描繪出如何透過調整思維與行動,成為一位備受信賴且持續精進的專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7/21
當「為了公司好」變成施壓的話術,你該如何保護自己?本文提供七大應對策略,從劃清界限、提出數據、主動協商、避免情緒勒索到尋求支持,幫助職場人面對隱性霸凌與道德綁架,建立專業界線,避免被情感操控,走得更穩也更自在。
Thumbnail
2025/07/21
當「為了公司好」變成施壓的話術,你該如何保護自己?本文提供七大應對策略,從劃清界限、提出數據、主動協商、避免情緒勒索到尋求支持,幫助職場人面對隱性霸凌與道德綁架,建立專業界線,避免被情感操控,走得更穩也更自在。
Thumbnail
2025/07/18
認知扭曲不只是心理用語,更是現代職場人的日常陷阱。本文列出十大常見扭曲思維,結合生活案例與具體應對策略,幫助你從「非黑即白」「過度攬責」「貼標籤」等陷阱中覺察轉念,維持心理健康,提升自我對話的品質與職場表現。
Thumbnail
2025/07/18
認知扭曲不只是心理用語,更是現代職場人的日常陷阱。本文列出十大常見扭曲思維,結合生活案例與具體應對策略,幫助你從「非黑即白」「過度攬責」「貼標籤」等陷阱中覺察轉念,維持心理健康,提升自我對話的品質與職場表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前陣子知名導演因為一段訪談被斷章取義,引發道歉文以及軒然大波,撇除針對該導演的個人喜惡,單純就事件本身來看,雷同的情境也同樣會在職場發生,如果你是當事人你又會怎麼處理這件事呢?職場問答之間都是一場生存術的修煉。
Thumbnail
前陣子知名導演因為一段訪談被斷章取義,引發道歉文以及軒然大波,撇除針對該導演的個人喜惡,單純就事件本身來看,雷同的情境也同樣會在職場發生,如果你是當事人你又會怎麼處理這件事呢?職場問答之間都是一場生存術的修煉。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在《向下管理高爾夫》的步驟2.2,探討的是「如何面對屢勸不聽的員工?」它的狀況是這樣的: 過去半年多來,邱顯斌屢犯相同的錯誤,經由你的勸導總是無效;更令你遺憾的是,你對他真正犯錯的原因,仍然一無所獲。所以,在本次錯誤採取治標及治本的措施後,你下定決心,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在《向下管理高爾夫》的步驟2.2,探討的是「如何面對屢勸不聽的員工?」它的狀況是這樣的: 過去半年多來,邱顯斌屢犯相同的錯誤,經由你的勸導總是無效;更令你遺憾的是,你對他真正犯錯的原因,仍然一無所獲。所以,在本次錯誤採取治標及治本的措施後,你下定決心,
Thumbnail
鄭自凱管理觀點: 前陣子收到曾上過《向下管理高爾夫》課程的小斐同學來信,內容如下: 「老師,我上周被同事背後捅刀了。說是我們評估工作量有問題,直接找我的問題,然後和我聊完,我給他解釋原因,他不認可。之後他和直接領導聊完,他又找到上面去了。現在直接質疑我們評估,也在證明,比如分給他的任務4天做完了
Thumbnail
鄭自凱管理觀點: 前陣子收到曾上過《向下管理高爾夫》課程的小斐同學來信,內容如下: 「老師,我上周被同事背後捅刀了。說是我們評估工作量有問題,直接找我的問題,然後和我聊完,我給他解釋原因,他不認可。之後他和直接領導聊完,他又找到上面去了。現在直接質疑我們評估,也在證明,比如分給他的任務4天做完了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在《向上管理高爾夫​》培訓課程中,有一個案例是: 狀況:驟然叫停你的上司突然指示你暫停某項你所主持的專案計畫,你認為上司這項決定勢必會帶來組織的損失(如: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會造成專案成員士氣的打擊。何況,你很清楚,這個專案的成敗,攸關著公司明年營運的關鍵。面對這種情況,你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在《向上管理高爾夫​》培訓課程中,有一個案例是: 狀況:驟然叫停你的上司突然指示你暫停某項你所主持的專案計畫,你認為上司這項決定勢必會帶來組織的損失(如: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會造成專案成員士氣的打擊。何況,你很清楚,這個專案的成敗,攸關著公司明年營運的關鍵。面對這種情況,你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難免會犯錯或遇到需要請教前輩的時候。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錯誤或不足感到抱歉,因此會習慣性地說「對不起」。然而,「對不起」的背後往往隱含著自我否定和負面情緒,長期下來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耐煩或造成溝通障礙。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難免會犯錯或遇到需要請教前輩的時候。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錯誤或不足感到抱歉,因此會習慣性地說「對不起」。然而,「對不起」的背後往往隱含著自我否定和負面情緒,長期下來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耐煩或造成溝通障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