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語言、心念與環境的深度反思
這本書,我早在很久以前就聽過它的名字。它像是一顆靜靜躺在心底的種子,等待著某個剛好的時機。
最近,朋友買了這本書,我終於有機會一窺它的真貌。
書中最讓我震撼的,是它揭示了文字、語言與心念對水結晶的深遠影響。作者透過實驗證明,當水接收到正向的語言與意念時,會形成美麗、和諧的結晶;而負面的語言與情緒,則會讓水呈現混亂、破碎的形態。
這不只是科學的觀察,更是一種靈性的提醒——我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念頭,都在悄悄地塑造著我們的內在世界。
更進一步,書中也提到了電子設備的影響。電腦與手機不只是工具,它們所播放的內容、所傳遞的能量,也會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若我們長時間接觸負面的資訊,那些情緒與意念不只停留在螢幕上,而是會加乘到我們的身體之中。
我們的身體有超過七成是由水組成的,而水,是會「聽見」的。
這些發現讓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日常。
當我感覺狀態不對、情緒低落、身體異常時,我不再只是尋找外在的原因,而是回頭問自己:
我剛剛在想什麼?
我接觸了什麼樣的資訊?
我聽見了什麼、看見了什麼?
這些微小的片段,可能正是導致不適的源頭。
我開始學習如何讓自己所處的環境保持在一個清明、正向的狀態。
不只是空間的整潔與美感,更是資訊的選擇、語言的使用、心念的培養。
這是一門需要持續練習的功課,但我相信,只要願意開始,就已經在轉化的路上。
我們的語言,是種子;我們的心念,是水;我們的環境,是土壤。願我們都能用愛與覺察,灌溉出一片清澈、和諧的內在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