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跑 × GLP-1:燃脂效果會更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GLP-1 與 GIP+GLP-1 這類藥物,已經成為代謝醫學的重要輔助工具。但許多人在開始治療後,會問:「我還需要運動嗎?哪種運動最適合?」

其中,「超慢跑(slow jogging)」因為強度低、容易執行,被不少 GLP-1 使用者關注。那麼,當藥物和運動結合時,是否真的能帶來更好的燃脂效果呢?

🔹 GLP-1 如何幫助減重?

抑制食慾、降低進食量

改善血糖與胰島素敏感度

減少內臟脂肪堆積

🔹 超慢跑的特點

速度介於 快走與慢跑之間(時速約 4~6 公里)

運動時心跳維持在「可邊跑邊聊天」的強度

屬於 有氧燃脂區間,特別適合剛開始運動的人

🔹 GLP-1 × 超慢跑:雙效加乘?

1. 藥物減少食慾 → 熱量攝取下降

2. 運動增加能量消耗 → 脂肪燃燒更明顯

3. 低衝擊運動 → 減少關節壓力,容易養成習慣

4. 代謝改善 → 搭配 GLP-1,對於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的控制更佳

🔹注意事項

如果剛開始用藥,避免空腹時過度運動,避免頭暈或低血糖感覺

漸進增加運動時間,一開始 15 分鐘即可,逐步延長至 30~45 分鐘

建議和醫師討論,確認是否需要調整飲食或運動強度

✅ 府中讚美診所小提醒

在 板橋府中讚美診所,我們常遇到病人問:「運動是不是就不用吃藥?」其實,藥物與運動並非互斥,而是互補。正確的搭配,才能在體重控制與健康維持上,走得更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LP-1 時代的美學醫學筆記
1會員
19內容數
加入訂閱,一起用醫學打破減重與老化的迷思。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期視頻跟大家聊聊輕鬆跑(easy run),就是zone 2區間的訓練。 如果你帶的是Garmin跑錶,那它上面顯示的應該是減脂區間。 在這個區間運動的強度不大,受傷風險低,而且可以續航超久!是每個跑者或運動愛好者都應該多待一下的訓練區間。
Thumbnail
這期視頻跟大家聊聊輕鬆跑(easy run),就是zone 2區間的訓練。 如果你帶的是Garmin跑錶,那它上面顯示的應該是減脂區間。 在這個區間運動的強度不大,受傷風險低,而且可以續航超久!是每個跑者或運動愛好者都應該多待一下的訓練區間。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運動不僅可以延長壽命,還可以減緩身體的老化速度。本文介紹如何測量最大攝氧量,以及通過運動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建議的運動有快跑、爬樓梯、跳繩等。此外,文章還介紹了不同強度區域的運動對健康的不同影響,並提到了超慢跑對身體的好處。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運動不僅可以延長壽命,還可以減緩身體的老化速度。本文介紹如何測量最大攝氧量,以及通過運動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建議的運動有快跑、爬樓梯、跳繩等。此外,文章還介紹了不同強度區域的運動對健康的不同影響,並提到了超慢跑對身體的好處。
Thumbnail
「超慢跑」近年來風靡日本並迅速走紅至台灣!這項運動不僅能夠改善及穩定血糖問題、強化心肺功能和提升免疫力,還能鍛鍊各部位肌肉、增進身體血液循環且不傷膝蓋,絕對是一項最適合的長壽和凍齡運動!
Thumbnail
「超慢跑」近年來風靡日本並迅速走紅至台灣!這項運動不僅能夠改善及穩定血糖問題、強化心肺功能和提升免疫力,還能鍛鍊各部位肌肉、增進身體血液循環且不傷膝蓋,絕對是一項最適合的長壽和凍齡運動!
Thumbnail
這【不是間歇跑訓練】,而是【世界主流的有氧訓練】,也是所有運動員一定會使用的方式。經過訓練的人會可以【更輕鬆應付困難運動】。簡單來說,受過此訓練的人慢跑速度可能等於一般人的衝刺速度。
Thumbnail
這【不是間歇跑訓練】,而是【世界主流的有氧訓練】,也是所有運動員一定會使用的方式。經過訓練的人會可以【更輕鬆應付困難運動】。簡單來說,受過此訓練的人慢跑速度可能等於一般人的衝刺速度。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Thumbnail
「超慢跑」是由日本綜藝節目推出的一種運動,而近年來突然在網路上爆紅,取代相對激烈的跑步運動成為受歡迎的低強度有氧運動。 「超慢跑」不僅適合減肥、鍛鍊肌肉和增強心肺耐力,還以高效低強度聞名,非常適合膝蓋不舒服、年長的人。 超慢跑也經常被醫師推薦,可以改善血糖問題、保持肌肉量、強化心肺功能、
Thumbnail
「超慢跑」是由日本綜藝節目推出的一種運動,而近年來突然在網路上爆紅,取代相對激烈的跑步運動成為受歡迎的低強度有氧運動。 「超慢跑」不僅適合減肥、鍛鍊肌肉和增強心肺耐力,還以高效低強度聞名,非常適合膝蓋不舒服、年長的人。 超慢跑也經常被醫師推薦,可以改善血糖問題、保持肌肉量、強化心肺功能、
Thumbnail
超慢跑的速度是跑者自行找出來最合適、最舒服的速度,一般約落在時速4~6公里,是「可以微笑與他人聊天」的速度。而一般慢跑的步頻(每分鐘的步數)大約是每分鐘120~150步,超慢跑的步頻則是170~190步,兩者相比,150下接觸地面的時間比較久,步伐比較大,不僅身體容易僵硬,消耗能量也更大,容
Thumbnail
超慢跑的速度是跑者自行找出來最合適、最舒服的速度,一般約落在時速4~6公里,是「可以微笑與他人聊天」的速度。而一般慢跑的步頻(每分鐘的步數)大約是每分鐘120~150步,超慢跑的步頻則是170~190步,兩者相比,150下接觸地面的時間比較久,步伐比較大,不僅身體容易僵硬,消耗能量也更大,容
Thumbnail
根據運動生理學家的研究,當運動心跳達到最大心率的60%時,人體會先消耗脂肪、多餘蛋白質與醣類,若心率持續上升,超過最大心率的80%時,
Thumbnail
根據運動生理學家的研究,當運動心跳達到最大心率的60%時,人體會先消耗脂肪、多餘蛋白質與醣類,若心率持續上升,超過最大心率的80%時,
Thumbnail
最近強調「第二區運動」的「超慢跑」越來越火紅,看到不少女生拍攝自己超慢跑的短影音放上網路。不過有些專家指出,其實是男生比女生需要超慢跑,而女生會更需要一些間歇性的高強度運動。 簡單說,類似「超慢跑」這樣不費力但持續很長時間的運動方式,可以增加肌肉細胞裡的粒腺體,增加肌肉細胞代謝脂肪的能力。
Thumbnail
最近強調「第二區運動」的「超慢跑」越來越火紅,看到不少女生拍攝自己超慢跑的短影音放上網路。不過有些專家指出,其實是男生比女生需要超慢跑,而女生會更需要一些間歇性的高強度運動。 簡單說,類似「超慢跑」這樣不費力但持續很長時間的運動方式,可以增加肌肉細胞裡的粒腺體,增加肌肉細胞代謝脂肪的能力。
Thumbnail
跑步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運動,對身體和心靈都有許多好處。以下是我認為跑步的一些好處: 1. 跑步可以增強心臟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研究,每週只要慢跑50分鐘,就可以減少3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2. 跑步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內源性大麻素,這些化學物質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和放鬆,減
Thumbnail
跑步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運動,對身體和心靈都有許多好處。以下是我認為跑步的一些好處: 1. 跑步可以增強心臟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研究,每週只要慢跑50分鐘,就可以減少3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2. 跑步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內源性大麻素,這些化學物質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和放鬆,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