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告訴自己:
「等我有動力了,我就開始做。」
「等我心情好一點,我再來行動。」
「等狀態剛剛好,我一定可以衝起來!」
但現實是——動力永遠不會自己跑來敲你的門。
如果你一直等「動力」,往往最後什麼都沒做。
真正的順序:先行動,才有動力
很多人以為是「有動力 → 才能行動」,
但事實上,順序剛好相反:
1️⃣ 先行動:哪怕只是一個小動作。
2️⃣ 產生成就感:完成了,你會覺得「好像沒那麼難」。
3️⃣ 動力自然來:大腦因為獎勵機制,分泌多巴胺,讓你想做更多。
也就是說,行動才是動力的開關。
秘訣:先做 2 分鐘就好
想開始寫作?就先寫兩行字。
想運動?先做一個伸展或 5 個伏地挺身。
想整理房間?就先收好桌上一樣東西。
當你踏出第一步,你會發現:
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身體和腦袋都被「啟動」了
自然就會想繼續做下去
這就是所謂的 「兩分鐘啟動法」。
為什麼行動比動力重要?
動力不可靠:它受心情、環境、狀態影響。
行動最穩定:只要做了,就會推動自己前進。
小行動,能放大:今天的 2 分鐘,可能帶來 20 分鐘,甚至 2 小時。
就像滾雪球一樣,開始很小,但越滾越大,最後形成強大的 momentum。
行動建議
今天就試試:
✔️ 當你不想做某件事時,告訴自己「只做 2 分鐘就好」
✔️ 將任務拆成小步驟,降低心理壓力
✔️ 完成後,給自己一個小獎勵,讓大腦記住「行動很值得」
結語
不要再等「心情剛剛好」、「動力滿滿」的那一天,
因為它可能永遠不會來。
真正的秘訣只有一個:
👉 先做,才會有感覺。
💬 在留言打:「我現在就開始做!」
📌 收藏這篇,提醒自己——行動比動力重要。
30 天後回來看,你會發現自己,已經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