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紙、雜誌、媒體網站上,常看到專家提醒要遠離「有毒的人際關係」,並列出一長串特徵與跡象。對我來說,只要踩中以下五點,就是所謂「有毒的朋友」:
- 不尊重界線與需求,總是要我配合步調。
- 以比較與貶低為樂,甚至刻意凸顯我的缺點。
- 缺乏同理與真誠,傷害後不道歉,反而合理化。
- 透過禮物操弄情感與罪惡感。
- 關係裡只有輸贏,而不是支持與陪伴。
讀到這些警訊時,也許會覺得遙遠,只有真正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心酸與疲憊。
幾個月前,生日過後的隔天,我看到她的未接來電,那一刻毫無喜悅,甚至連回撥的念頭都沒有。她記得我和雙胞胎姊姊只差五分鐘出生,農曆生日因此錯開一天,因此每年都特地「晚一天」祝我生日快樂。這份用心,我卻再也感受不到溫暖。上個月底,她又傳來簡訊,我腦海立刻浮現學生時期的回憶。她講究儀式感,用自己的出生月份搭配我的出生日,創造一個「好友紀念日」,每年慶祝,不是吃蛋糕,就是出遊。
抽屜裡,我至今還留著她送的相片桌曆,上面記錄著我們第一次到綠島、九份、花蓮溯溪的合照。當時的笑容真切,如今回望卻笑不出來。
她的心思總圍繞在無謂的細節上。有一次我在 Skype 上說「先去開會囉」,十分鐘後回來,她立刻冷嘲:「這麼快,不算開會。」我啞然無語,懶得解釋。
旅行更是場惡夢。她情緒多變、延遲症嚴重,常讓我心力交瘁。
畢業旅行時,我與幾位同學相約去看煙火,她卻趴在床上抱怨頭痛,轉眼又有力氣朝我大發脾氣:「妳自己去啦!」我無法丟下她,只能獨自站在門口,望著漆黑夜空,滿腹委屈。
還有一次趕火車,她邊跑邊嫌行李太重,語氣像在怪我,我只好一肩扛起兩人的行李,在偌大的車站狂奔。雖然趕上了火車,但我暗自發誓:「再也不要和她一起旅行!」然而沒多久,我又心軟,邀她參加公司旅遊,結果,她完全不願與同事互動,還硬拉著我與大家保持距離,讓我為難。這些場景,即使二十多年後依舊歷歷在目。
最讓我心寒的,是她的比較。高三那年,她興沖沖地拿出一張我與她的合照,得意地說學妹稱讚她比我漂亮。照片裡的我又矮又胖,而她站在我身後,顯得纖細高雅。當下我附和著,心裡卻想:為什麼要透過貶低朋友來抬高自己?
更過分的是她對我品格的懷疑與無謂的防備。她曾暗示同學要提防我「插足感情」。當我質問時,她毫無愧意,辯稱是為了提醒對方小心男友劈腿。
回顧這段友情,我驚訝自己竟能忍耐那麼久,也不明白她為何總要與平凡的我比較。
年輕時的我,也許還會心軟,試圖修補,如今我懂得把心力留給更值得的人。曾有同學問我為何不再與她聯繫,我輕描淡寫:「距離遠、工作忙。」如今我想,與其隱晦,不如直接說清楚:「妳不是我要的朋友,就此別過吧!」
妳雖然很時髦,但我要的是樸實且自然的朋友。
妳雖然很活潑,但我要的是情緒夠穩定的朋友。
妳雖然懂享樂,但我要的是能靜心閱讀的朋友。
妳雖然話題多,但我要的是談吐有智慧的朋友。
妳雖然常送禮,但我要的是價值觀一致的朋友。
真正符合以上五點的人,是我的姊姊,我唯一真正的朋友。然而我也曾是她的「毒友」,讓她受傷。幸好與姊姊剖白心意後,我學會反省與感恩,提醒自己要珍惜,才慢慢改掉惡意解讀的習慣。即便如此,我仍未清除所有毒素,更不用說妳了,因為妳要的從來不是朋友,而是永遠的取悅與討好。
面對妳,我總將脾氣封存,只留溫柔與耐性,任妳肆意;可一到姊姊與寶貝面前,克制瞬間瓦解。兩週前,寶貝洗完澡才喊要上廁所,我臉色一沉,輕吼一聲,然後幫他重洗一遍。自那之後,他對我冷淡許多,甚至把我從「最受喜愛排行榜」降至第三名。
寶貝有種「情感潔癖」,同學若不夠忠誠,他會瞬間由愛生恨。而我,一邊說「不管你怎樣,我都愛你」,一邊卻因小事動怒,言行不一,讓他困惑委屈。我向他道歉,告訴他:「沒關係呀,就算是第五十名,我依然愛你。」嘴上灑脫,心裡卻隱隱作痛。
現在我只想徹底排毒,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唯有如此,才能重回寶貝心中最愛的第一名寶座,並實現心願,成為他最好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