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8年-1201年間,在陸續有貴族發誓參與十字軍後,後世史稱的「第四次十字軍」人員上看來是沒問題了。
下個議題就是:大家該怎麼去近東呢?傳統上來說,他們可以走「陸路路線」,從西歐通過拜占庭帝國、然後穿越小亞細亞去黎凡特打仗。
另一方面,百餘年下來,十字軍已經見證到,從義大利搭船走「海路」,是更為省時省力的選擇。無論第三次十字軍,還是稍後的「日耳曼十字軍」之中,很多人都是搭船的。
But,要是純靠經濟理性就可以說服所有人,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我們可以稍微想像一下,十字軍貴族之間,或許曾開會這樣討論——
「非常感謝大家共襄上帝的偉業。如今各路英雄豪傑在此,何愁賊寇不滅!那麼……」
法蘭德斯代表首先輕咳一聲,說道:「我們來討論下在哪裡搭船ㄅ……」
「等下等下。」香檳代表舉手打斷,「你跳躍太快了吧。誰跟你說搭船去的?」
「蛤?」法蘭德斯代表回應:「搭船六周就到了。走路要好幾個月。這不明擺著該搭船嗎?」
法蘭德斯騎士久居海邊,想必以為這麼一講,大家必然心服口服,沒想到久居內陸的眾多貴族齊聲反對:
「誰跟你明擺著搭船!要搭你們法蘭德斯人自己搭!」
「我才不要六個禮拜都跟人擠在又髒又臭的木箱裡!」
「一百年前是走路打贏的!現在我們也該走路!」
「我、我暈船……」
正當大家吵成一團時,有個剛從君士坦丁堡回來的貴族舉手:「那個……」
「走陸地的話,就要經過那些超級排外的希臘人土地耶。要確喔。」
此言一出,忽然陸路派的貴族全都安靜了下來。不時有人嘟囔著「狡詐背信的希臘仔……」、「那幫假羅馬人……」之類難懂的話,現場充滿了不快活的空氣。
法蘭德斯代表看大家都不情不願地同意搭船了,又咳嗽兩聲,說道:「很好,那麼我們來商定下,要派誰去威尼斯談判……」
忽地一個南法貴族又不願意了,站起身來粗聲道:「威尼斯?馬賽港不好嗎?退一百步來說,熱那亞和比薩不行嗎?幹嘛非得是威尼斯?啊你們法蘭德斯沒船喔?」
「老兄,」法蘭德斯代表心裡偷翻個白眼,「我們要載三萬多人捏,還沒計算戰馬和補給咧。法蘭德斯和馬賽最好是有這麼多船啦。」
「至於熱那亞和比薩……他們幹架幹完了沒有?」
「痾,好ㄅ……那麼就威尼斯?」香檳代表接話道。
大家面有難色,可是終究不甘不願地點頭同意了。
——會議流程純屬想像,但基本上出於上述提到的考量,第四次十字軍最後決定請威尼斯來幫忙載人。
然而,由於十字軍通常是非常鬆散的集體領導制,強制性很低,我們也可以想像,當不爽的貴族離開會議場所,他的僕從來問他該去哪時,他咒詛般地往旁邊的草地吐了口唾沫,然後說道:
「去ㄊ的威尼斯。叫底下準備好,我們去馬賽。」
&
圖片來源:
Gemini AI
資料來源:
Jonathan Phillips,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