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見聞|失落的一代:青年背影與中國經濟的隱憂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一張耐人尋味的影像裡,上半幅是九〇年代的農民工,肩挑手提「編織袋」,黯然踏上返鄉之路;下半幅則是今日的青年男女,拉著行李箱,背影同樣沉重。

他們並非為了節慶歸鄉,而是因失業或被裁員,被迫離開城市。這一前一後的兩個場景,折射出中國經濟週期的變化,也揭示了青年群體在結構性困境中的無力。 青年失業:消失的數據,持續的困境 中國官方自 2023 年起不再公佈青年失業率,這一舉動本身已引起廣泛質疑。其他數據仍透露出問題的嚴峻:CPI 長期低迷:消費需求不足,居民信心疲弱。PPI 持續下滑:企業生產乏力,市場前景不振。 這些指標意味著企業投資收縮、需求不足,青年就業市場首當其衝。許多人在畢業後即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最終只能選擇「退回家鄉」。

體制性的失衡 正常情況下,經濟下行會促使政府推出刺激措施、強化保障、推動創新。然而,中國的政策選擇卻暴露出結構性的錯置: 首先,經濟理性被政治凌駕,嚴格的監管與意識形態導向,抑制了市場活力。其次,統計失真,停止公佈青年失業率,以「靈活就業」等模糊詞掩飾問題。最可悲的是保障不足,失業補助有限,再培訓資源稀缺,使青年在裁員潮中無處安身。 問題的核心不在於短期的經濟波動,而在於制度對危機的應對缺乏透明度與韌性。 國際比較:不同的回應模式 中國並非唯一面臨青年失業挑戰的國家,但處理方式差異鮮明。 歐洲:歐債危機期間,西班牙與希臘青年失業率一度超過 40%。歐盟推動「青年保障計畫」(Youth Guarantee),要求各國在青年失業四個月內提供就業、培訓或實習機會,避免長期失業惡化。 美國:2008 年金融危機後,政府透過基建投資與新能源產業創造大量就業,同時保持數據透明,讓社會能正視問題並形成共識。 日本:在「失落的十年」後,同樣面臨「就業冰河期世代」,但至少透過長期統計與再教育政策,為後續改革提供依據。 相比之下,中國以「掩蓋數據」作為策略,不僅延誤改革契機,也削弱了社會對官方的信任。 社會的風險 當青年長期失業或無法找到穩定職位,最終損害的不只是個人的未來,也是國家的經濟基礎。青年群體的邊緣化,意味著社會創造力與消費潛力的流失。這種代價在短期或許不明顯,但長期將造成「失落的一代」,成為經濟與社會穩定的隱憂。 從「編織袋」到「行李箱」,中國青年的背影見證了數十年的變遷,卻未能走出結構性困境。與其說這些背影是個體的無奈,不如說是制度的鏡像。國際經驗表明,數據透明、政策創新與社會保障,才是化解青年失業的出路。否則,這些沉默的背影,將持續提醒人們:繁榮若無法轉化為希望,終將成為一紙幻象。

失業回鄉圖(下載自網路圖片)

失業回鄉圖(下載自網路圖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6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9/11
2025年9月10日,這一天值得銘記。自1949年5月19日頒布戒嚴令以來,台灣在威權高壓之下度過了漫長的38年、13,936天。自1987年7月15日解嚴至今,則已經走過13,937天,正式超越了戒嚴歲月的總長度。這是台灣歷史的一道新分水嶺,象徵著自由民主的光陰,已比威權黑暗的時日更久。
Thumbnail
2025/09/11
2025年9月10日,這一天值得銘記。自1949年5月19日頒布戒嚴令以來,台灣在威權高壓之下度過了漫長的38年、13,936天。自1987年7月15日解嚴至今,則已經走過13,937天,正式超越了戒嚴歲月的總長度。這是台灣歷史的一道新分水嶺,象徵著自由民主的光陰,已比威權黑暗的時日更久。
Thumbnail
2025/09/11
9月10日,年僅31歲的保守派領袖、「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聯合創辦人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谷大學一場公開演講中遭槍擊身亡。消息傳出,震驚美國,更震撼全球。作為一名台灣人,我謹向柯克致上敬意,並向他的家人表達最深切的哀悼。
Thumbnail
2025/09/11
9月10日,年僅31歲的保守派領袖、「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聯合創辦人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谷大學一場公開演講中遭槍擊身亡。消息傳出,震驚美國,更震撼全球。作為一名台灣人,我謹向柯克致上敬意,並向他的家人表達最深切的哀悼。
Thumbnail
2025/09/03
最近這兩天,有台灣企業界人士公開表示參加中國的閱兵,並在一些場合高喊「我們就是中國人」。此舉雖屬個人自由,但由於中國9.3閱兵本質上是軍力展示,而中國近年持續以軍機、艦艇對台灣施壓,甚至不排除以「武統」手段,這樣的參與行為便難以被單純視為文化情感表達。
Thumbnail
2025/09/03
最近這兩天,有台灣企業界人士公開表示參加中國的閱兵,並在一些場合高喊「我們就是中國人」。此舉雖屬個人自由,但由於中國9.3閱兵本質上是軍力展示,而中國近年持續以軍機、艦艇對台灣施壓,甚至不排除以「武統」手段,這樣的參與行為便難以被單純視為文化情感表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中國年輕人在職場上所面臨的困境,並提到了工作收入與資產累積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在尋找工作以外的機會時應該花點時間。該文章深入探討了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所帶來的影響與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中國年輕人在職場上所面臨的困境,並提到了工作收入與資產累積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在尋找工作以外的機會時應該花點時間。該文章深入探討了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所帶來的影響與挑戰。
Thumbnail
今天無意識刷到這部影片,想跟大家分享,近年來,中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躺平」或「擺爛」,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年輕人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壓力。這些挑戰與壓力源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會階層固化、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以及財務自由的困難。對於許多人來說,35歲這個年齡似乎成為
Thumbnail
今天無意識刷到這部影片,想跟大家分享,近年來,中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躺平」或「擺爛」,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年輕人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壓力。這些挑戰與壓力源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會階層固化、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以及財務自由的困難。對於許多人來說,35歲這個年齡似乎成為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看到很多人在提誰白手起家,想一想,我還真的是 我並非來自富裕家庭,而且我是窮養長大的 再加上年少不懂事,只懂得花未來的錢 我國小畢業12歲就出外打工(當童工) 在錄影帶店的工廠組裝錄影帶 一個月領22000,留三千塊自己用 其他全部都上繳給父母
Thumbnail
看到很多人在提誰白手起家,想一想,我還真的是 我並非來自富裕家庭,而且我是窮養長大的 再加上年少不懂事,只懂得花未來的錢 我國小畢業12歲就出外打工(當童工) 在錄影帶店的工廠組裝錄影帶 一個月領22000,留三千塊自己用 其他全部都上繳給父母
Thumbnail
當時有位我相當敬重的牧長搶頭香留言說:「轉彎才有路,主幹道只有擠。」
Thumbnail
當時有位我相當敬重的牧長搶頭香留言說:「轉彎才有路,主幹道只有擠。」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