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把原本寫好的提示與架構整個重新改掉。以前使用的架構是 CRISP,雖然我覺得那個架構還不錯,不過對高一學生來說似乎有點複雜。另外,我也在想,其實我們提出一個架構之後,也應該提供大量的範例,讓學生可以依循,甚至能夠拿來和生成式AI進一步對談。基於這些考量,我就重新調整架構,並且加入了很多例子。
這次的架構是我透過 Gemini AI 生成的,內容分成三個主要部分。我們將這三個部分應用在開放式學習上。除了對架構本身做完整的介紹外,我們也帶入高一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他要使用這個架構,實際上該怎麼做。這樣一來,學生在拿到文件後應該能夠很快上手,不會覺得困難。
而且我會想要再提示架構商好好研究的原因是因為我最近也看到了一篇報導
【研究:大學生運用ChatGPT撰寫文獻回顧 提示框架助提升品質但仍有改進空間】一項發表於arXiv的學術研究(論文ID: 2509.01128)探討大學生運用ChatGPT撰寫文獻回顧時,提示框架對其產出品質的影響。研究觀察學生在接觸CO-STAR、POSE、Sandwich等框架前後的表現,結果顯示框架有助於改善提示行為,進而提升文獻回顧品質。然而,研究也發現學生未能充分運用框架所有要素,且在原創性、批判性分析和深度方面仍有進步空間。這項研究為教育工作者在學術寫作中整合生成式AI工具提供了重要參考。Library Watch - 臺灣國際資訊整合聯盟協會 - IFII
以下是我與Gemini的對話與我擷取出的內容,提供給贊助用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