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fast, it is breaking the fast.
我去年8月在看完兩部Youtube影片之後量了體重,被體重計上的三位數震驚後開始透過飲食上的調節進行減肥工程,12週我遵循168斷食、211飲食法這兩大原則,體重從101.7公斤見到84.5公斤,減去了超過10%的體重。
這樣的飲食習慣持續了1年,沒有復胖到去年8月的狀態,但也沒有繼續向下減輕,差不多在86-89公斤之間浮動,這讓我開始覺得我的身體已經適應這樣的飲食習慣了。
上個月我聽了幾個國外關於飲食與健康的podcast後,我對於飲食上的調整有新的認識
吃早餐
我看過一個BBC關於吃不吃早餐的討論,有位營養學教授說
"Breakfast is breaking the fast, breakfast is your first meal after fasting "
(早餐就是打破斷食,也就是你斷食後的第一餐)
瞬間感嘆英文造字的奧妙,怎麼以前沒有英文老師說過呢
因為8小時睡眠本身就是一種斷食,睡醒後進食就是打斷原本就在進行的斷食,在工商農業社會,睡醒的時間都非常早,這睡醒後的第一餐就被稱做早餐。
很多168的的建議是跳過早餐直接吃午餐,然後下一次主要進食就是晚餐,一天就在這8小時內完成一天的熱量攝取。而新的進食建議卻是反向操作,睡醒後就可以進食,並在8個小時內完成一天的熱量攝取,也就是早餐是一定要吃,而且營養素熱量要非常非常充足,午餐吃得精緻,晚餐越清淡越好,可以提早吃,甚至不吃都可以,這樣仍然可能達到16小時的斷食。
新的進食建議把人體代謝機能也納入考慮,人體機能在充足睡眠後功能績效最佳,隨著一天的活動進行,到了晚上代謝機能也隨之降低,因此在代謝機能最強盛的時候大量進食,身體能有效的攝取營養並將能量轉做一天活動所需。反之,在代謝機能最疲勞的時候大量進食,過剩的營養與能量只會以脂肪儲存起來。
這個聽起來滿符合人類身體自身的機制,最需要能量進行各樣活動的時候有充足的能量供給,不用擔心營養過剩造成脂肪堆積,夜間斷食身體也會找脂肪分解產生能量做最低運作所需。
而早餐的進食內容不拘,大量蛋白質、適量澱粉類,既不用擔心血糖暴衝又暴跌操死胰島素,穩定血糖之餘還能持續性的維持飽足感,又能供應身體運作所需能量
我將在接下來的4週的週間,嘗試進行這個進食模式。而進食內容根據我平常的進食習慣做規劃。
早餐:希臘優格、雞胸肉、水煮鮪魚、無糖豆漿、高蛋白飲、全麥麵包、水果
午餐:標準211餐盤組合、水果
晚餐:水煮青菜
"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公主、晚餐吃得像乞丐",這old school的口號似乎有其道理,只是以前我們不知道它背後的真正運作的真理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