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及以量取勝的成功哲學,然而實務上該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預測需要的「量」,這篇淺談該如何做到。
首先,你需要進行事前規劃,雖然不可否認成功會偶爾降臨到某些幸運的人身上,但大多數人如果想要確定所需投入的資源、欲投入努力的「量」,還是需要進行自我診斷。
思考點
就算往往有人提醒凡事要設一個停損點,但你還是打死不信, 因為你相信自己絕對會繼續做下去會得到更大回報,所以停損點在你身上一點用都沒有
上述現象,是人之常情,畢竟情緒影響判斷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我們必須對於自己的情緒實施一些質疑,而一直以來的情緒若是都是持續的、未受質疑的,又怎麼可能祈禱在停損點時讓長久不曾發揮過的理性發揮作用呢。
我常用的一種解法,是在停損點前,先設定幾個思考點,讓這些思考點至少曾經出現在你的腦袋內,即使你現在一股腦拋棄這些質疑,但他終究停留在你的內心裡頭,就如一顆苗會不斷地茁壯,到了設定的停損點時,這些過往經歷過的思考點將會讓你在一頭熱的時候,潑你你所需要的冷水。
思考點設立
接下來要解決的是思考點設立的頻率以及內容,時間頻率建議可以在所設定的停損點之前至少規律的執行正式的三次「思考點」,當然設越多次會對於之後的停損點決策過程越有成效,但也有可能使人信心缺乏,所以勢必要將個人平常屬於積極挑戰樂觀主義者,還是較屬於為悲觀的人納入考量條件中,去適當調配次數與頻率。而不管是具備何種特質的人,都還是建議能空出個時間至少執行過3次思考點。
至於每次思考點該設定哪些內容,可以參考以下7個問題
- 目前做這個對你而言最終意義
- 要達成這個事件的成功你覺得需要什麼
- 目前正在經歷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 此問題能克服的機率你認為有多少以及怎麼克服
- 上一次遇到的最大困難你是否克服(如果克服,是用什麼方法,是誰克服,若無克服,原因為何)
- 你認為未來較快碰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 是否上次預測的困難是如同想像般被解決
每次的思考點,都給自己一段時間去回答此問題,即使無法全部回答出來也沒關係,因為此階段目的是希望讓這些問題烙印在心中,即使全部各題都回答2頁A4的篇幅也毫無意義,重點是你要相信你的回答是出自於你的心,並能肯認這些答案,而不是敷衍了事。
以下為範例舉例
前提:若A男看到朋友寫了些文章後爆紅,時常在社群平台貼上豐富的社交生活,因此想成為職業文章寫手,若他給自己的停損點設為8個月後,則可以以每2個月設計一次思考點,並可能會有以下填寫內容:
第一次
- 目前做這個對你而言最終意義 :
賺取大量的金錢與名氣 - 要達成這個事件的成功你覺得需要什麼
足夠多的觀看數量 - 目前正在經歷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觀看者不多 - 此問題能克服的機率你認為有多少,以及怎麼克服?
我認為我百分之百能克服,我會每天固定產出文章 - 上一次的困難你是否克服(如果克服,是用什麼方法,是誰克服,若無克服,原因為何)
之前一開始寫的時候困難是完全不知道寫什麼,我現在定了幾個我較熟悉以及感興趣的主題去固定撰寫 - 你認為未來較快碰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沒什麼人觀看,所以動力不足 - 是否上次預測的困難是如同想像般難解決
不會,觀察其他人的文章後就有脈絡了
第二次
- 目前做這個對你而言最終意義 :
賺取足夠應付生活的錢 - 要達成這個事件的成功你覺得需要什麼
足夠多的觀看數量 - 目前正在經歷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觀看者不多 - 此問題能克服的機率你認為有多少,以及怎麼克服?
我認為我70%能克服,因為我有幾篇文有超過百次觀看了,只要堅持下去就好 - 上一次面臨的最大困難你是否克服(如果克服,是用什麼方法,是誰克服,若無克服,原因為何)
沒完全克服,觀看者還是不多,但有進步,可能是我寫的內容不夠精彩 - 你認為未來較快碰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無法看到金錢成效,所以動力下降 - 是否上次預測的困難是如同想像般難解決
動力不足部分好像稍微克服,現在從日更有時變成周更,變得比較有動力第三次
- 目前做這個對你而言最終意義 :
賺取一些零用錢 - 要達成這個事件的成功你覺得需要什麼
有定量的觀看數量 - 目前正在經歷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完全無規律撰寫動力 - 此問題能克服的機率你認為有多少,以及怎麼克服?
我認為可以克服,因為如果是賺零用錢的話,好像也不用太固定 - 上一次的困難你是否克服(如果克服,是用什麼方法,是誰克服,若無克服,原因為何)
無克服,觀看者還是不多,可能是內容產出不夠多 - 你認為未來較快碰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產出不固定 - 是否上次預測的困難是如同想像般難解決
難解決,而且提升觀看數似乎單靠堅持沒有用
問題
此三次的回覆,也凸顯了A男一些問題,歡迎觀察到的讀者於下方留言分享,下回將會繼續說明此案例凸顯出的問題以及該自我覺察的點,並正式進入停損點的設計篇章 - 目前做這個對你而言最終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