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減法思維更容易達到目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時間管理,目標管理技巧,不外乎都是為了要達成自己的目標可以順利達到。每次當我滑到這些文章時或影片時,很容易都會先收藏或儲存,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集各家大全,然後變成一個時間管理大師,目標管理權威。

不過其實通常這些收藏的文章或影音,後續要再去看也不是那麼容易了,明明心裡是很想學這些技巧的,結果資訊過量不但焦慮,而且資訊讀不完或找不到心裡更為失落。

你也會有這樣的狀況嗎? 我想多少都會有的,畢竟現在的社群媒體會因為你的一個按讚,收藏,儲存的動作,持續推更多相關內容給你,然後….持續收藏這些文章的機率與頻率持續變高,陷入了一個看似心態認真但實則無效的循環,自己寶貴的時間就被偷走了。


今天來聊聊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

看一下這類的技巧,大概都是用把目標碎片化,把一個大目標拆成數個小目標來進行,來做進度的控管,由於小目標要達成的機率高,達成難度低,因此這樣的作法可以讓你快速完成一個小目標,繼續刺激你前進面對下個小目標,走到終點時,你就成功完成整件事。有的人可以一年看完100本書,跑馬拉松20趟,每周有跟外部人脈的聯誼,學完新的語言或樂器……..我們很常在臉書上看到這些里程碑! 這樣的方法歷久彌新,永遠有用,許多專案管理的工具也都從這樣角度出發。

但現實上,不管是工作或者你的人生,都不會只有做一件事,以工作來說,你就會發現當你忽然被某個無效的會議佔了整個上午,或一些惱人電話持續撥到你的位子上,當你回過神來,你可能連小目標的盡頭都快看不到了。有些人更可憐,工作上要扛很多責任,下班後是標準的三明治族群,身兼家庭照顧者的角色,每天家事忙完已經半夜,大概喝個小酒,叫個消夜外送比較實際,最後只有『看劇的進度』永遠不會落後。

上述都是實際的現狀,把你想做的目標用『加法』的方式逐漸堆疊,在完美假設下就會順利達到,許多工具跟方法甚至切到『每天』的角度來評估進度,但只要有不確定的因子一干擾,你原訂的行程就會被影響,加上太多的事物吸引,而且我們大多數人都有拖延的習慣。

要解決這一題,我建議大家用『減法』的方式進行,這裡要說的不是斷捨離,斷捨離應該你是在訂目標時,用來篩選取捨的工具。這裡說到的『減法』,首先先比對你生活中每天的結果,當天你要完成的目標是否沒進展,你反向去減少你每天生活內的雜務,讓你重返邁向目標的軌道。

簡單來說,例如我今年希望讀書52本書,平均一周要讀一本書,接著可以用簡單的excel 建一個簡單的表格(或直接用行事曆),每天下班前或睡覺前重新覆盤一下,如果!今天因為公事或者家事,或者一天情緒不好,讓你的計畫白白浪費了,沒關係就畫一個 X, 千萬不要懷疑,畫一個X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其實每一個X, 都代表你正在偏離軌道。

不過人類有拖延的天性,但人類也有內省的機制,當你發現XX越來越多時,你為了達成目標,可能就會在公事跟家事上更有效率,然後時間是擠出來的,可能隔天上班途中,你就會開始在捷運上打開書來看,可能隔天你選擇早起起來看著兩個章節。賓果!減法的方式讓你重回小目標軌道,好像就沒那麼難。

我喜歡用這樣的方式提醒我自己,我想完成的目標很多,每一項都用加法思維去追逐很累,但用減法的方式讓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先有效率,那麼多出來的時間,就有機會幫助你對面自己的目標,持續前進。

你有什麼小技巧可以跟我分享的嗎?歡迎讓我知道喔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的一年過了第一週了。 在一週前大家興奮快樂地跨年,除了煙火,我看到更多的是在臉書還有IG上,大家回顧了自己的2023,並對於2024有期待與規劃⋯你也有嗎?
新的一年過了第一週了。 在一週前大家興奮快樂地跨年,除了煙火,我看到更多的是在臉書還有IG上,大家回顧了自己的2023,並對於2024有期待與規劃⋯你也有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數位轉型加速,執行長的角色是否改變?本文總結出《麥肯錫認證的執行長思維》中的5種思維和3個實際案例,說明如何應用這些思維來強化企業的內部效能和外部適應能力。隨著社會責任和永續意識的抬頭,執行長角色的多樣化也日益重要,瞭解並掌握這些核心思維,有助於企業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Thumbnail
需求無限、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產品經理設計功能都會面臨如何縮減需求,透過有限的開發人力打造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這篇將分享「減法思維」在實際產品規劃中如何運用。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過,像馬斯克、比爾蓋茲這些站在世界頂端的人,他們的成功秘訣是什麼?答案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簡單:「五小時法則」。 他們每天都撥出至少一小時,專注於學習和思考,長年累月下來,積沙成塔,成就了今日的非凡成就。 (第二點的效果讓人意想不到的好!) 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職場壓力更是有目共睹。想要在
Thumbnail
這是本有關時間管理書籍,下面寫出一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教你成為工作與生活的雙贏高手!記得安排休閒時間,避免健檢報告紅字一堆。保持健康習慣,告別胃食道逆流。尋找導師,不懂就問,別當潛水王。快來看看這些實用的時間管理秘訣,讓你人生開掛!
Thumbnail
當確保自己的目標是活人目標後,只能說明方向正確,想朝目標邁進;還需要去區分這是「結果目標」還是「行為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一、減法的生活 1.物品的斷捨離 打造零雜物的空間,讓生活中只留下自己現在有在使用的物品,將物品控制在管理的質與量中 2.資訊的斷捨離 除了減去多餘的物品外,資訊也須斷捨離,留意生活中進入你的資訊,網路自媒體平台發達,滑手機時帶給你的都是哪些訊息,也許很多是煽動你購物慾的熱銷商品,或想滿足你
Thumbnail
今年原本想大量減少甜點麵包的實用文分享,但心裡又放不下---既然都買來吃,幹嘛不順便拍拍寫寫,至少可以給同樣對商品好奇的消費者一點參考價值。於是,目前想到的折衷方式就是等到匯集好幾個同家商品之後,再以一篇文章來呈現。不然,以單品項就成一篇文章,感覺就有點像在單純衝文章數量。
Thumbnail
加法思維要在假設情況下才能順利達成目標,用減法思維可以幫助你重返軌道,順利達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數位轉型加速,執行長的角色是否改變?本文總結出《麥肯錫認證的執行長思維》中的5種思維和3個實際案例,說明如何應用這些思維來強化企業的內部效能和外部適應能力。隨著社會責任和永續意識的抬頭,執行長角色的多樣化也日益重要,瞭解並掌握這些核心思維,有助於企業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Thumbnail
需求無限、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產品經理設計功能都會面臨如何縮減需求,透過有限的開發人力打造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這篇將分享「減法思維」在實際產品規劃中如何運用。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過,像馬斯克、比爾蓋茲這些站在世界頂端的人,他們的成功秘訣是什麼?答案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簡單:「五小時法則」。 他們每天都撥出至少一小時,專注於學習和思考,長年累月下來,積沙成塔,成就了今日的非凡成就。 (第二點的效果讓人意想不到的好!) 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職場壓力更是有目共睹。想要在
Thumbnail
這是本有關時間管理書籍,下面寫出一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教你成為工作與生活的雙贏高手!記得安排休閒時間,避免健檢報告紅字一堆。保持健康習慣,告別胃食道逆流。尋找導師,不懂就問,別當潛水王。快來看看這些實用的時間管理秘訣,讓你人生開掛!
Thumbnail
當確保自己的目標是活人目標後,只能說明方向正確,想朝目標邁進;還需要去區分這是「結果目標」還是「行為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一、減法的生活 1.物品的斷捨離 打造零雜物的空間,讓生活中只留下自己現在有在使用的物品,將物品控制在管理的質與量中 2.資訊的斷捨離 除了減去多餘的物品外,資訊也須斷捨離,留意生活中進入你的資訊,網路自媒體平台發達,滑手機時帶給你的都是哪些訊息,也許很多是煽動你購物慾的熱銷商品,或想滿足你
Thumbnail
今年原本想大量減少甜點麵包的實用文分享,但心裡又放不下---既然都買來吃,幹嘛不順便拍拍寫寫,至少可以給同樣對商品好奇的消費者一點參考價值。於是,目前想到的折衷方式就是等到匯集好幾個同家商品之後,再以一篇文章來呈現。不然,以單品項就成一篇文章,感覺就有點像在單純衝文章數量。
Thumbnail
加法思維要在假設情況下才能順利達成目標,用減法思維可以幫助你重返軌道,順利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