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假期制度分為「公眾假期」與「勞工假期(法定假期)」。其中 勞工假期 是根據《僱傭條例》訂明,僱主必須依法提供給僱員的權利。到了 2026 年,勞工假期共有 13 天,這是所有僱員最基本的假期保障。
本文將整理 2026 勞工假期清單,並帶你了解它與公眾假期的差別,協助僱主和僱員提早規劃工作與休息。
什麼是勞工假期?
香港的假期制度比較特別:
- 公眾假期:全年有 17 天,多數金融業、專業人士或白領會依此放假。
- 勞工假期(法定假期):由《僱傭條例》規定,所有僱員(不論全職、兼職、臨時工)都必須享有,僱主不得取代或剝削。
換句話說,勞工假期是最低保障,公眾假期則屬於額外福利。如果勞工合約只寫「享有法定假期」,就以勞工假期為準。
2026 勞工假期一覽
以下是 2026 年的 13 天勞工假期日期:

勞工假期 vs 公眾假期
2026 年的公眾假期共有 17 天,比勞工假期多出 4 天,分別是:
- 農曆年初四(2 月 20 日)
- 耶穌受難節(4 月 3 日)及復活節星期一(4 月 6 日)
- 佛誕翌日或額外指定的日子(視政府公告)
因此,僱員要先看清楚合約寫的是「勞工假期」還是「公眾假期」,因為實際休假天數會不同。
僱主與僱員應注意什麼?
對僱員
- 確認合約條款:了解自己享有的是 13 天勞工假期,還是 17 天公眾假期。
- 依法請假:病假、產假等其他假期,不得由僱主要求「以勞工假期取代」。
- 提早安排:像農曆新年與聖誕節長假,適合提前規劃旅行或家庭聚會。
對僱主
- 遵守法例:必須確保僱員享有 13 天勞工假期,否則屬違法。
- 清晰標示假期安排:合約與公司手冊需寫明假期制度,避免爭議。
- 善用排班:例如農曆新年、聖誕節旺季,應提早做好人手分配。
結語
2026 勞工假期 共 13 天,是所有僱員的基本保障。雖然比 17 天的公眾假期少,但只要掌握日期、提前規劃,仍能讓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對僱主而言,依法給予假期是責任;對僱員來說,善用假期則是最好的休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