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路漫漫,路途遙遠無有休息,換了又換,變了又變,變了的是地點,沒變的則是人性,不是推託卸責、勾心鬥角、耗心耗神,就是愚蠢成性、自認第一、感情用事、害人害己。
1.觀察處理事情的邏輯:
這是首要條件,先看看他在處理事情是照公司規章辦事還是繞開了規章,這點在業務系列很常會看到繞開規章辦事的狀況,舉凡有人說[那家客戶是我們的大客戶,就算他們錯我們也要幫他們處理],這就很明顯是有問題的,而且未來若再出大事等這類人收拾不掉時,就一定會往下扔,進而進入[甩鍋模式]。
2.回答時是否模糊焦點:
觀察事情之二,這類型人常因為不敢下決策以及不敢面對事情,應對事情時往往是[先講得很模糊而且永遠沒定案],要不然就是等到別人執行發現有問題時回來質疑他們時跟大家說[我從來沒這麼說過],進而逃之夭夭。
3.貪婪無度的既要又要:
這不是在說貪的沒邊,而是常常我們在提出方案A時,某些人會說[是不是B會更好呢?],當你做了B的時候,他們又會跟你說[是不是能換成C],等你真的換成C之後,他們又會講[能不能統合],意見特別多,真的要他們提出方案時,不是含糊不清就是以權衡利弊之由帶過,加上很多時候方案A、B、C本身就有互相衝突的可能,最後要馬又回到A要不就是大家一鍋爛,碰到這種隊友是很累的。
4.無法接受真正良善的意見:
這個是很難的,不是每個人都會虛心接受建議,而且還得看建議者到底是真還是偽,然而講到這就太過複雜了,我們就先當作大家善良提出非常好的建議給這類人吧,然而這類人的思維通常不是採納你的意見,而是標準的[堅持己見],還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那,就好比工程師已經說我都已經做完成功可以動作了,這類人還在那邊說[不行,他是不能動作的],到了一種固執且愚癡的境界,組織有這種人真的會非常累人,因為基本無法溝通。
尾語:
遇到善知識,這些人會祝你脫離苦海,然而遇到愚癡之人則毫無辦法,縱使幫了還可能被嫌棄,所以都說愚癡之人最後都是[畜生道]的歸途,看了也只能說可悲,奈何[目尚清明、心尚存良],最後還得救這些蠢人,只是在那之前,先讓其餘人等先知道這些,也不要犯這些毛病,能遠離這些人當然很好,若不能也只能把這當道場,引以為戒,莫要一同。
[聰明與愚癡咫尺之間]
[事在人為,一切唯心造]
[若是無人可述、無人可依,孤寒成寂,業果開花之期不遠矣]
(此處孤寒跟王者之孤寒不是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