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導師的提問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每年,我的大學導師都會問實習生以及PGY學生一個問題:「從國中開始到現在,除了考試名次不錯,念書這件事有讓你們開心嗎?」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每屆學生陷入深深的沉思。我看著那些從實習開始就迷惘,然後一路消沉的同學們,開始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確實,除了在成績單上看到漂亮的數字時短暫的滿足感,學習本身似乎從來沒有帶給我真正的快樂。
當時我想:既然以後上班賺錢也不見得會開心,為什麼不趁現在專挑看起來會好玩的東西來學呢?
於是,在學期剩下的幾週時間裡,我找了老師,花了一些材料費,決定做一件在醫學院看來完全「不務正業」的事情——製作一把電吉他。
那把改變一切的電吉他
那幾週的時光,是我求學生涯中少數感到純粹快樂的時刻。設計電路、去電子街挑零件、電路板焊接,每一個細節都讓我興奮不已。我發現,當學習脫離了考試和排名的束縛,變成了純粹的探索和創造時,它竟然可以如此迷人。
這把電吉他的製作,不僅成為了我從醫學領域往工程領域跨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領悟到一個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學習不應該是痛苦的忍受,而應該是快樂的探索。這個體悟,在我後來的職場生涯中反覆證明其價值。
回想起那把電吉他的製作過程,其實就是跨界學習的最佳詮釋。表面上看,我只是在做一件「不務正業」的事情,但實際上我在無意中整合了多種技能:材料科學知識、工程設計思維、美學審美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
這些技能單獨來看都不算專精,但組合起來卻讓我完成了一件充滿成就感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培養了我整合不同領域知識的思維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後來的職業生涯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從運動社團中發現的另一種快樂
後來,我在導師的鼓勵下加入了登山社與慢跑社。在這些活動中,我發現了一個重要的領悟:當運動和團體合作脫離了比較與競爭的框架後,它們竟能帶來如此純粹的放鬆與平靜。
在登山活動中,我總是主動擔任大廚的角色。規劃菜單、精算食材、在有限的條件下為夥伴們準備美味的餐點,這個過程讓我找到了純粹的快樂。最讓我感到滿足的是,那些在山中經過一天跋涉而饑腸轆轆的同伴們,總是會把我準備的食物吃得乾乾淨淨。
那種被需要、能夠服務他人的成就感,遠比任何考試成績都來得真實而深刻。我開始理解,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和成長,往往來自於為他人創造價值的過程。這不僅僅是技能的習得,更是人格的塑造和價值觀的建立。
跨界學習的深層意義
從電吉他到登山料理,從個人創作到服務團隊,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經歷,都在告訴我同一個道理:當我們脫離功利導向的學習模式,允許自己在興趣和服務中探索時,才能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生命的意義。
這些經歷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體系總是強調專業化,卻忽略了跨界能力的培養?為什麼我們總是被教導要「專心致志」,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廣泛涉獵」的價值?
那把看似「不務正業」的電吉他,開啟了我對跨界學習的思考;那些山間的料理時光,讓我體會到服務他人的成就感。這些經歷成為了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資產,不僅影響了我後來的職業選擇,更塑造了我對學習和成長的全新理解。
對於每一個在學習路上感到迷惘的朋友,我想說:不要害怕跨界,不要恐懼「不專業」的批評。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探索那些「看起來會好玩」的東西,也許它們正是你人生中最寶貴的轉折點。
而這些跨界學習的體悟,也為我後來在職場上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這個故事我們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