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於一個和職業訓練有關的學校工作,在我工作的那段時間可說是該訓練學校所屬行業的一個發展高峰期,當時政府推出很多計劃配合那個行業的發展,甚至乎還資助拍攝相關的劇集好幾輯,令那個行業在社會無人不知,即使外人來看是比較基層又帶一點危險性,但也許由於入行的時機正確,令我當時的工作不算艱難。
當時我從事招募學生的工作,雖然面對香港人少生育的情況,但我們的整體收生數目還可以在逆流中增長,我尤其感恩在兩位上司的交接期兼一位資深同事突然離世而我需要獨當一面支援部門的實務工作之時,收生狀況仍保持及格有餘的成績。
坦白說,我覺得我的第一位上司居功至偉,她不斷找到新點子,然後指示我和同事去實行,包括叫我去設計與行業相關的性格測試,或者找來話劇團製作有關話劇,又統籌成立中學聯盟、夏令營等等,我從她身上也學習到不少,不過我得承認若非當時位處一個好時機,我相信再有本事的人也無計可施。還記得幾年前政府又推行一個宏偉的項目,當時我的新上司和同事知道又有新的點子,於是我們在宣傳的時候便引用政府提出那些宏大的藍圖,在什麼場合也堅定地說出這行業發展勢頭正好,叫人放心來參加我們的課程。
誰知道不久之後便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而在疫情還沒有結束我便決定辭去那份當時看來十分安穩的工作,不能否認,辭職前的內心也有很多掙扎,特別是工作本來還好好的,而且我當時覺得我的工作還會處於好景好一段時間,看政府公佈的大計,我該可以輕鬆愉快工作多一段長時間。但近日看新聞,才知道政府當年承諾過,又說得信誓旦旦的計劃,原來已不知不覺消失了,就好像當年有過的「八萬五」的結局一樣。
不想評論一個政策的對錯,只想說世事真的難料,一個人要作改變很平常也可以很容易,例如原本打算吃自助餐,最後決定吃飯盒,可能只會影響當事人或身邊少數人;但一個政府計劃改變,卻可以影響一整個行業,甚至一整代的人。我聯絡仍在舊機構工作的舊同事,告訴她昔日和她一起利用這個政府大計作宣傳推廣,回頭一看我們仿佛欺騙了別人,當日若是因為我們引所用政府的大計而加入的人,豈非中了計?他們仍可以在這個行業打滾或受惠嗎?他們作的決定當然是由他們自己負責,但若非我們當日的「誤導」,他們又豈會作「錯」的決定呢?
和他們相反,我反而卻在「誤打誤撞」下主動跳船,聽舊同事說他們的工作比之前辛苦,不單是他們那個行業「被出賣」或者再沒有什麼好賣點,而是坊間的競爭實在太大,現在學習技能和專上學府的數目多不勝數,要吸引人報讀肯定要絞盡腦汁去想新點子,而雖然那個行業還未至於式微,但肯定沒有我工作的那個時候風光,這些因素加起來就知舊同事的日子已經不好過。
但他們畢竟是過去的好同事,而且我也曾在相關學校工作過好一段時間,所以我亦不想他們沒好日子,何況我還疑似欺騙了一班人加入,就更加想他們好過。只不過世事真的難料,人會變,社會會變,世界一樣會變,所以還是先祈求保守好自己在任何環境中也懂得感恩和喜樂。
(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