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撫高需求寶寶,讓他感覺「被承接」
高需求寶寶就像是個小小的「情緒雷達」,任何一點點的不舒服,他的內心都像在打雷下雨。所以,我們的任務不是阻止下雨,而是給他一把傘,讓他覺得安全、被愛。
1. 穩定且規律的「安撫儀式」
高需求寶寶最怕變動,規律的作息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安全感。我們可以建立一套「安撫儀式」,讓他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 睡前儀式: 洗完澡,穿上睡衣,播放固定的輕音樂,然後抱著他輕輕搖晃或唱歌。這套流程每天重複,寶寶會漸漸知道:「啊,現在是睡覺時間了。」
- 白噪音與包巾: 善用白噪音模仿子宮的聲音,可以有效安撫他的情緒。而包巾則能提供類似子宮的緊密感,讓寶寶有被包覆的安全感。
2. 擁抱是最好的良藥
高需求寶寶需要大量的身體接觸。別怕被寵壞!他們的哭鬧往往不是在「勒索」,而是真的需要你。- 多擁抱、多親餵: 抱著他、背著他,甚至嘗試親密育兒。當他哭泣時,馬上給予回應,讓他知道:「我哭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在我身邊。」
- 肌膚接觸: 脫掉上衣,讓他直接趴在你胸口,感受你的心跳和體溫。這種親密連結,能有效降低他的焦慮。
🎢 滿足感官尋求型孩子,讓他感覺「被探索」
感官尋求型孩子的大腦就像是個高速運轉的引擎,需要源源不絕的「燃料」——也就是感官刺激。與其阻止他東摸西摸、爬上爬下,不如給他一個安全的探索環境!
1. 運動與大肢體活動
這類孩子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適時的放電能讓他們身心都得到滿足。
- 戶外放電: 找個安全的公園、沙坑或草地,讓他盡情跑、跳、爬、溜滑梯。沙子和草地都能提供豐富的觸覺刺激。
- 室內遊戲: 如果天氣不好,可以在家裡放個感統溜滑梯、迷你彈跳床,或是用枕頭、棉被打造一個小小的障礙物樂園。
2. 提供豐富的感官體驗
除了大肢體活動,多樣的感官遊戲也能滿足他們對刺激的渴求。
- 觸覺探索: 準備一個觸覺箱,裡面可以放麵條、豆子、米、水、玩具果凍等不同材質的東西,讓他盡情地摸、玩、挖。
- 口腔刺激: 這些孩子也喜歡用嘴巴探索。可以準備固齒器、米餅,或是用安全的食材做成泥狀物讓他玩。
- 視覺與聽覺刺激: 閃爍的燈光、播放有節奏的音樂、一起玩敲敲打打的樂器,都能給予他需要的刺激。
💡 還有個重點要提醒爸媽!
不管是高需求還是感官尋求,最重要的是耐心和理解。
- 觀察寶寶的「需求」: 當他哭鬧時,先冷靜下來,觀察他是在找你?還是想動一動?透過日常的互動,我們就能更精準地判斷,他是「需要擁抱」,還是「需要放電」。
- 別批判自己: 育兒這條路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如果寶寶還是哭鬧,不代表你做得不夠好,有時候,他們只是需要時間去適應自己的特質。
希望這些小撇步,能幫新手爸媽們找回一點點育兒的從容感!
📝 下一篇來聊聊…
安撫和遊戲都聊了,那如果寶寶有「睡眠困擾」呢?這又是高需求寶寶和感官尋求型孩子常見的問題。我們可以下一篇專門來聊聊這個!
《寶寶不睡覺,是想玩還是睡不著?解讀寶寶的睡眠信號與入睡秘訣》✨
- 判斷睡眠信號: 教爸媽如何觀察寶寶想睡覺的徵兆。
- 建立睡眠儀式: 如何設計一套能讓寶寶順利進入夢鄉的「睡眠儀式」。
- 處理夜醒: 當寶寶半夜醒來時,我們該怎麼應對,才不會讓自己也跟著崩潰?
育兒路上,你不孤單!想知道更多,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喔!
也別忘了分享給身邊的爸媽朋友,讓我們一起成為神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