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道到認同:為什麼我們依然停在原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倫敦地鐵站的一個角落,曾經張貼過一張「小提醒」:

「請站在右側,讓左側乘客通行。」 這是一個簡單的資訊,幾乎所有人一看就懂。可是,依然有人站在左側,讓後方乘客擁堵。這是「知道」與「行動」之間的落差。


再把時間拉回到 1960 年代。心理學家研究吸菸行為,發現一個更深層的矛盾。人們看過肺癌患者的影像、聽過數據分析,他們無一例外地「知道」吸菸有害。但大多數人依然抽著手裡的煙。這不是資訊的問題,而是信念與行動的距離。

這兩個場景,揭示了一條由淺入深的弧線:知道、理解、認同

raw-image

知道:解決「不知道」的問題

知道,是最表層的層次。它解決的是資訊的缺口。

「站右邊」是一種知道,「抽菸有害」也是知道。 知道本身沒有錯,但它往往只是「我聽過了」。


知道能讓我們不至於無知,卻不會自動帶來改變。


理解:解決「不清楚」的問題

理解,比知道更進一步。它解決的是「概念混亂」。

比如,當你明白「站右邊」的目的是讓人流更快, 或者你弄懂「吸菸如何傷害肺部」的機制, 這時候,知識變得更清楚、更合理。


理解能消除模糊,讓我們腦中有了脈絡。

可即使如此,它仍然可能停留在理性思考,而不是行動。


認同:解決「不行動」的問題

認同,才是最深的一層。它解決的是真正的「知行落差」。

當某件事不再只是資訊,不再只是理解,而是觸動了你的價值觀與責任感,你才會動起來。


有些人真正戒菸,不是因為知道或理解,而是因為看到孩子模仿自己點煙的樣子。那一刻,他不只是知道吸菸有害,而是認同「我必須改變」。

認同,帶來承諾;承諾,才會推動行動。


結語

我們以為改變的路徑是「多知道一些」。

但真相是:

  • 知道,只能補資訊缺口。
  • 理解,能讓概念更清晰。
  • 但唯有認同,才能打破不行動的慣性。

所以,下次當你學到一個新觀點時,問自己:


「這只是我知道的?還是我真的認同,願意行動?」

因為知識不會改變我們,認同才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10會員
416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我們常以為有更多選擇就更自由,但其實只有「決定」能帶來成長。選擇只是比較,決定才會切斷退路、推動行動。下次當你猶豫時,想想:我要停在選擇,還是跨出決定?
Thumbnail
2025/09/24
我們常以為有更多選擇就更自由,但其實只有「決定」能帶來成長。選擇只是比較,決定才會切斷退路、推動行動。下次當你猶豫時,想想:我要停在選擇,還是跨出決定?
Thumbnail
2025/09/23
每個人成長都需要三元素:安全信任、可欲挑戰、善意回饋。安全是土壤,挑戰是根,回饋是養分。土壤讓你不怕錯,根讓你穩住,養分讓你有力氣再往上。當三者共存時,你才會真正茁壯。
Thumbnail
2025/09/23
每個人成長都需要三元素:安全信任、可欲挑戰、善意回饋。安全是土壤,挑戰是根,回饋是養分。土壤讓你不怕錯,根讓你穩住,養分讓你有力氣再往上。當三者共存時,你才會真正茁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何謂老派?在捷運上看報紙的人?手機沒有網路的人?沒有在用Line、FB、IG等社群媒體的人?不是鄉民的人?去實體店面購物而不在網路購物的人?結帳用現金而不用支付寶的人?認為中國史是本國史的人?約會時堅持要站在靠馬路側的人?會送對方到家的人或到家後會在知會對方的人?還是欣賞彼此差異甚至因此
Thumbnail
  何謂老派?在捷運上看報紙的人?手機沒有網路的人?沒有在用Line、FB、IG等社群媒體的人?不是鄉民的人?去實體店面購物而不在網路購物的人?結帳用現金而不用支付寶的人?認為中國史是本國史的人?約會時堅持要站在靠馬路側的人?會送對方到家的人或到家後會在知會對方的人?還是欣賞彼此差異甚至因此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