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的稽查行程,會與位於外縣市的分署及辦事處交叉進行。彼此相互監督,才能防弊,並且從中學習。
這次前往稽查的米廠就位於外縣市,而且是號稱該縣市最大的廠。聽說該廠老闆在業界相當聞名,米廠起家後經營不少副業,如今副業更加賺錢等等等。對此我概念全無,全是當天結束稽查才知道的。
早知道這家這麼厲害,應該多跟小老闆攀談才對,好歹加個賴啊!……咳,沒事。專心工作。
「能順便幫忙巡視冷藏筒嗎?」該辦事處的承辦將業者的表單傳給我時,如此詢問。
他指的是每月固定的封條巡查(Day9:巡查巡到下水道),原來除了交叉稽查之外,連巡查也可以代為處理嗎?
想想這也沒什麼,我應了下來,將對方傳來的巡查表列印,跟稽查表單放在一起。
每個業者的冷藏設施規劃不同,不過險惡的環境我又不是沒碰過,想必沒問題吧。
——這樣想的我,見過的世面不夠廣,終究還是太天真了。
當日,一行人上車前往外地。相較於同個縣市移動,跨縣市的路程比預想的還要遙遠。有時候最久的時間都是花在坐車,反而稽查只是片刻的事情。
一下車,眾人各司其職開始動作。檢驗人員拿著取樣器戳戳戳,兩位協辦依照指示鑽探取樣,主任邊跟小老闆聊天做公關邊清點穀包數量。連司機大哥都默默幫忙拿取樣的物品,就剩下我茫然在原地。
「去點包數啊!」主任一聲喝斥,我回神,跟上大家的步伐。
每次都是兩倍速在做事,考慮一下我這個載入速度緩慢的新手啊啊啊!
啊,嚴格來說,我已經來了三個月,不能自稱新手。好吧,我承認我學習慢,嗚嗚嗚。
完成地面層能做的工作,要爬上爬下的事情就交給我,主任揮手,跟著小老闆進辦公室,留下員工陪我們繼續奮戰。
負責加速的主任一退場,壓力少了許多。我鬆口氣,跟著員工和協辦們一同爬上工廠內部的鐵樓梯。
埋頭奮力走了許多階,員工打開位於頂端的一扇門,外頭的風吹進來,迎著風看去,是一片灰濛濛的天空以及層層密集的市景建物。
我們踏上位於半空中的鐵製走廊,此時圓錐形狀的倉庫在腳下,高達六七層的高度,視野很寬廣、然而風景並不美。
記得上次爬這麼高,看見的是田野風光,可惜天氣不佳,看不出去;這次可能位於市區的關係,也毫無景色可言,而且風勢強勁,增添一絲緊張感。
在空中走道步行一陣子,經過幾座空筒倉,抵達放有公糧的倉庫上方。員工跨過欄杆,彎腰抓住走道側邊的梯子,三兩步爬到下方,再沿著斜屋頂走到另一個樓梯上。
……我有看錯嗎,那個是屋頂沒錯吧?而且不是平的,是具有坡度的那種屋頂,上頭還有一列列縱向的凹凸紋路,在在顯示本來的設計並沒想過要讓人行走。
那不是人類該走的路吧!
我的人生,肯定在哪裡走上了歧路吧……
開始胡思亂想的我跟上那位員工,戰戰兢兢踏上斜屋頂。幸好只有一小段路程,扶著一旁的鐵欄杆,很快便抵達小小窄窄的樓梯。生鏽的樓梯沿著斜屋頂綿延而下,末端有一個圓形蓋子,是倉庫頂部的開口處。
員工將蓋子打開,接過我手中的測距儀,幫忙伸手進去打高度。
我拿起板子準備對資料,還沒看清楚上頭的字,一陣風襲來,瞬間幾張紙啪搭啪搭翻動,要不是有夾好,恐怕已經全數投奔自由。
驚悚!好不容易爬上來,如果資料飛走,不就要重新印一次再爬一次!
這次的經歷比上次更加險惡,不僅要沿著屋頂移動,風勢也更加強勁。還以為自己上次大驚小怪之後會冷靜一些,看來一山還有一山高,沒有最震驚、只有更震驚。
「大哥,XX號筒倉也要看。」我穩定心神,一一對完資料後,向員工說道。
「喔,那個在另一頭。」員工說得很輕鬆,我沒理解到什麼,身旁兩位協辦則是互看一眼。
「那我把樣本送回去。」
「行,我陪葉子繼續。」
三兩句就自行分配完工作,我就這樣困惑的跟著大家走下鐵樓梯,回到地面後,小游往辦公室走,小言跟員工邁步往另一個方向走去。
什、什麼意思?
仰頭望向另一座樓梯,我這才反應過來所謂「另一頭」代表的涵義。
有些筒倉位置距離較遠,空中走道沒有相連,表示要爬兩次樓梯啊啊啊!
運動量已足夠。聽聞有同仁熱愛爬山,假日總是到處登山健行,而此時氣喘吁吁的我,只覺得平日上班都在登高望遠了,假日還能繼續爬山的同仁好強。
總之經歷完兩次爬上爬下的行程後,我抽出某辦事處委託的巡查表,告訴員工接下來要看筒倉底端的出料口封條。
「原來這也可以幫忙巡?第一次聽說。」小言有些驚訝,跟在我身後走時,還能聽見他嘟囔著某辦太會了、下次把某某廠封條給他們巡之類的話語。
……那個某某廠,是上次我爬下去,看見黑色流星的那個廠吧,你的良心呢!
員工領我們到方才爬過的樓梯旁,打開位於地面的門板。攀下梯子,出現在視野的是狹窄到不行的通道,勉強容納一人通過,高度甚至不到成人高。更別提那遍布各處的白色蜘蛛網及厚重粉塵,是與下水道風格迥異的另一種險惡。
我收回剛才的想法。小言說得對,某辦太會了。下次我還不把那個某某廠交給他們巡查!
良心是什麼,早就沒有了!
無論是筒倉上方的階梯設計,或是底部管線之間的通道,肯定沒想過要給人走。設計者也絕對想不到,會有人定期來巡視這些地點。
彎腰跟著員工潛行,灰頭土臉的經過一個又一個管道開關處,我和小言狼狽完成巡查,鑽出地下道。
一天之內,前往了筒倉的最頂端跟最底部,堪稱飛天遁地的極致。對於倉庫的想像,我終究經驗還不夠多,還是太過天真了。
結束爬上爬下的行程後,我瞥見手機有一通未接來電,是主任打來的。只見他沉著臉在辦公室等我們會合,檢驗人員已經驗完樣本,所有人都看向我,而我的稽查表單才正要開始登打。
爬兩次樓梯再加上地底探險,花太多時間了啊!
我欲哭無淚的坐到業者的電腦前,奮力整理起資料。此時背部隱隱有股視線凝視,轉過頭一看,是不知何時移動到我後方的主任。
「這邊填錯了。那邊的框線沒框到。」主任的聲音淡然,語氣沒有不耐,舉手投足卻顯示他很想儘速解決一切。
被盯著看,壓力好大。但只能鎮定,想像自己現在是一位主持人,正站在台上,有觀眾在看著自己。
嗯,雖然緊張,但腦袋還能正常運轉,謝天謝地有先前的上台經驗,得以發揮正常水準。
前輩余姐說得沒錯,稽查時製表壓力真的很大。但也很感謝有主任的手把手教學,最終我交出能稱作範本的資料,未來的好幾次稽查,都常常撈出這次的檔案來參考。
每一次的壓力,都促使成長。
當然,能歡樂一點爬穀倉更好,嗚嗚嗚。
前往外地稽查的這一日,以飛天遁地、壓力山大的回憶畫下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