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59-親密關係:一段有修復能力的關係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沒有任何親密關係是完全沒有衝突、沒有問題的。只要這段關係具備了修復衝突、解決問題的能力,那它就是一段夠好的親密關係。

《我們不是最甜蜜的一對》

子安第一次見到芷晴,是在大學的社會心理學課上。她坐在靠窗的位置,陽光灑在她的筆記本上,字跡工整,眉頭微蹙。他注意到她總是比別人早到,也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他們第一次交談,是因為一場關於「親密關係」的課堂討論。

「你覺得親密關係是什麼?」她問。

「我覺得是有人懂你,不用解釋太多。」他答。

她笑了笑,說:「那你很幸運,如果真的有人懂你。」

那天之後,他們開始一起吃午餐、一起討論課題,甚至一起在圖書館熬夜。他們的關係像是自然生長的藤蔓,沒有誰刻意追求,但彼此的存在已成為習慣。

三年後,他們搬進同一個租屋處。生活的磨合開始暴露出彼此的差異。子安習慣沉默處理壓力,芷晴則需要即時的情緒回應。她想談談今天的煩惱,他卻只回一句「我有點累」,然後躲進房間。她覺得被忽略,他覺得被逼迫。

一次爭吵後,芷晴哭著說:「你總是冷處理,讓我覺得自己很可笑。」

子安沉默了很久,只回了一句:「我只是想讓事情冷靜下來。」

那晚,他們各自睡在沙發與床的兩端,心裡都在想:是不是我們不適合?

隔天早上,芷晴在餐桌上放了一封信:

「我知道你不是不在乎我,但我需要你讓我知道你在乎。我們是不是可以一起學習怎麼吵架、怎麼和好?」

子安讀完信,沒有說話。他走進廚房,煮了兩杯咖啡,遞給她:「我們試試看吧。」

他們開始每週一次的「關係會議」,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練習說出心裡話。第一週,他們談「什麼讓我覺得被愛」。芷晴說是回訊息的速度,子安說是一起安靜地看書。第二週,他們談「什麼讓我覺得受傷」。芷晴說是被忽略,子安說是被誤解。

他們學會了用「我覺得」開頭,而不是「你總是」;學會了在爭執中暫停,問彼此:「你現在需要我聽你,還是陪你?」

有一次,芷晴坦白自己一直覺得子安太冷淡,是因為她童年時父母總是用沉默懲罰她。子安聽完後沉默了一會,然後說:「我不是要懲罰你,我只是怕我說錯話會讓你更難過。」

那一刻,他們都哭了,卻也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彼此。

他們開始練習「行為描述」而非「人格批評」。當芷晴覺得子安不夠關心,她不再說「你根本不在乎我」,而是說「我希望你能在我講話時看著我」。子安也學會了回應:「我會努力做到,謝謝你讓我知道。」

他們也開始練習「自我揭露」。芷晴說她害怕孤獨,子安說他害怕失敗。他們分享彼此的脆弱,像是交換秘密的孩子,小心翼翼卻又充滿信任。

五年後,他們結婚了。婚禮上,芷晴說:「我們不是最甜蜜的一對,但我們是最努力的一對。我們學會了吵架,也學會了和好。」

婚後的生活依然有摩擦。有一次,子安因為工作壓力大,回家後一句話都沒說。芷晴感到被冷落,忍不住發火:「你到底在想什麼?我不是你出氣的對象!」

子安沒有反擊。他走進房間,拿出筆記本,寫了一段話:

「我今天真的很累,但我不想讓你覺得被忽略。我需要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然後我會回來聽你說。」

他把筆記本遞給她。芷晴讀完後,眼眶泛紅:「謝謝你願意讓我知道你的狀態。」

那晚,他們一起泡了茶,坐在陽台上看星星。沒有太多話,但彼此的沉默不再是距離,而是陪伴。

他們的關係不是沒有裂痕,而是有修復的能力。他們不再追求完美的親密,而是一起打造一段能承受風浪的連結——一段真正夠好的親密關係。

結語

真正理想的親密關係,不是沒有問題的關係,而是具備修復能力的關係。我們常被浪漫化的畫面吸引——彼此相愛、溫柔體貼、無爭無吵——但這些只是親密關係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即使再契合的伴侶,也會因生活壓力、性格差異或溝通失誤而產生摩擦。這些衝突並不代表失敗,而是深度連結的必經之路。關鍵不在於是否出現問題,而在於雙方是否願意正視問題、理解彼此,並共同努力修復。

修復能力是一種動態的生命力,它讓親密關係不再是靜態的理想,而是可以成長、可以轉化的情感場域。當我們不再把問題視為情感的缺陷,而是看作需要處理的挑戰,我們就能為關係注入新的可能性。這種視角轉變,讓我們不再逃避衝突,而是學會在衝突中尋找理解,在裂痕中重建信任。

具備修復能力的親密關係,往往有三個特質:第一是誠實面對問題,不粉飾、不否認,願意承認關係中的不安與傷害;第二是建立良性的互動模式,讓彼此都能自在表達、安心傾聽,在日常交流中累積理解與支持;第三是穩定的關係結構,讓雙方在關係中有清晰的位置與責任,彼此互相支撐而非互相削弱。

這樣的親密關係,不是沒有痛苦,而是有能力在痛苦中彼此靠近;不是沒有裂痕,而是願意在裂痕中共同修補。就像那些曾經因誤解而疏離、因傷害而沉默的伴侶,只要願意重新理解彼此的脆弱與需求,就能將一段岌岌可危的關係轉化為更深刻的連結。每段親密關係都有它獨特的開始,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關係中持續發展、持續維繫。

所以,當我們面對親密關係中的困難,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是否願意一起修復?是否願意一起學習怎麼吵架、怎麼和好?是否願意在彼此的脆弱中,找到更深的連結?因為真正的好關係,不是完美無缺的關係,而是願意一起走過風雨的關係。這樣的親密關係,才是夠好的關係,也是真正值得我們珍惜與守護的情感。




歡迎訂閱艾螽斯的30(月)、59(季)、99元(半年)方案:【幸福的100個祕訣】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plans/content

✨每天為自己的幸福打卡。

每天開啟一則小故事 + 一個實用的小秘訣 + 一篇書摘,

讓你在忙碌中找到心的定錨點。

每天一起練習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22會員
262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9/28
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不再拖延」的完美狀態,而是那個願意面對自己、願意改變的瞬間。就像達文西雖然拖延,但仍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裕祥今年四十六歲,是國立大學的一名行政人員。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出門,八點整打卡,處理公文、核對預算、安排會議室,日復一日,像一台精準運轉的機器。他的辦公桌總是整齊,電腦
Thumbnail
2025/09/28
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不再拖延」的完美狀態,而是那個願意面對自己、願意改變的瞬間。就像達文西雖然拖延,但仍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裕祥今年四十六歲,是國立大學的一名行政人員。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出門,八點整打卡,處理公文、核對預算、安排會議室,日復一日,像一台精準運轉的機器。他的辦公桌總是整齊,電腦
Thumbnail
2025/09/26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發現自我,成為英雄。 一、日常世界的裂縫 志遠今年四十五歲,是一家中型軟體公司的資深工程師。他的生活像一段穩定但略顯沉悶的程式碼:早上七點半起床,送小孩上學,八點半打卡上班,晚上七點回家吃飯,九點哄孩子睡覺,十點半在電腦前敲幾行無關緊要的 side project
Thumbnail
2025/09/26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發現自我,成為英雄。 一、日常世界的裂縫 志遠今年四十五歲,是一家中型軟體公司的資深工程師。他的生活像一段穩定但略顯沉悶的程式碼:早上七點半起床,送小孩上學,八點半打卡上班,晚上七點回家吃飯,九點哄孩子睡覺,十點半在電腦前敲幾行無關緊要的 side project
Thumbnail
2025/09/24
富人往往是按結果取報酬,而常人則選擇按時間取報酬。 畫廊中央的燈光緩緩亮起,秋日午後的陽光透過天窗,投下斑駁的光影。老教授身著淺灰色西裝,拄著一根雕花手杖,緩步走向講台。他的背後,是妻子親手挑選並掛上的二十餘幅畫作:有晨曦中的櫻花枝,有夜色裡的山川湖泊,也有落日餘暉中翻飛的鳥群,每一幅都訴說
Thumbnail
2025/09/24
富人往往是按結果取報酬,而常人則選擇按時間取報酬。 畫廊中央的燈光緩緩亮起,秋日午後的陽光透過天窗,投下斑駁的光影。老教授身著淺灰色西裝,拄著一根雕花手杖,緩步走向講台。他的背後,是妻子親手挑選並掛上的二十餘幅畫作:有晨曦中的櫻花枝,有夜色裡的山川湖泊,也有落日餘暉中翻飛的鳥群,每一幅都訴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瞹眛   我有曖昧過嗎?好像沒有,曖昧應該是2個人都有感覺,有些表情或動作或內心戲吧!   有人得不到,只好以瞹睞來自我滿足(有總比沒有好)   「唯有對方眼中有我,亦把我視為他(她)的理想,愛情方能成就;也唯有這樣,孤獨與自我不滿才能真的掃空。但是是誰去明言告別呢?不也是自己嗎?」
Thumbnail
▓瞹眛   我有曖昧過嗎?好像沒有,曖昧應該是2個人都有感覺,有些表情或動作或內心戲吧!   有人得不到,只好以瞹睞來自我滿足(有總比沒有好)   「唯有對方眼中有我,亦把我視為他(她)的理想,愛情方能成就;也唯有這樣,孤獨與自我不滿才能真的掃空。但是是誰去明言告別呢?不也是自己嗎?」
Thumbnail
有些東西很好,有些人很好,只是她們玩不到一塊兒而已。只是稱不上朋友。只是對方是「不同圈子的人」而已。 後來,她花了很多時間想要捕獲青春的尾巴,最終遺憾地發現,她們的共同記憶少得可憐——不是她們缺乏共同的經歷,而是A和她像是各自收集了一本在相同時空地點的相冊,她們卻無從找到任何清晰的雙人照。
Thumbnail
有些東西很好,有些人很好,只是她們玩不到一塊兒而已。只是稱不上朋友。只是對方是「不同圈子的人」而已。 後來,她花了很多時間想要捕獲青春的尾巴,最終遺憾地發現,她們的共同記憶少得可憐——不是她們缺乏共同的經歷,而是A和她像是各自收集了一本在相同時空地點的相冊,她們卻無從找到任何清晰的雙人照。
Thumbnail
夥伴來找我談話,聊的是與先生之間的關係。 ​​ 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結婚三十年,兩人之間總有一種隔閡感,先生不理解她的喜好、心情;兩人出門旅遊,總是一前一後,各自行動,詢問她想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夥伴說,想要跟先生感可以更好。 ​​ 這個回答很誠實、也很真實。先不論一段關係是否走入
Thumbnail
夥伴來找我談話,聊的是與先生之間的關係。 ​​ 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結婚三十年,兩人之間總有一種隔閡感,先生不理解她的喜好、心情;兩人出門旅遊,總是一前一後,各自行動,詢問她想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夥伴說,想要跟先生感可以更好。 ​​ 這個回答很誠實、也很真實。先不論一段關係是否走入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就是與你相處的「一切」都很好,可是在某一刻突然希望「不是你」了。
Thumbnail
就是與你相處的「一切」都很好,可是在某一刻突然希望「不是你」了。
Thumbnail
雖然句句不提離別,卻處處都是離別。。。。 她和他都是已婚身分。 婚姻很圆满,家庭也很幸福。 那次酒會重逢,不知道為什麼所有過去的情感直接在两人之間爆發。 他們是中学同学,也是彼此的初戀。 重逢之後,她內心對於過去情感的遺憾和對他的思念,似乎一直縈繞在心頭。 她想過是不是要不顧一切。
Thumbnail
雖然句句不提離別,卻處處都是離別。。。。 她和他都是已婚身分。 婚姻很圆满,家庭也很幸福。 那次酒會重逢,不知道為什麼所有過去的情感直接在两人之間爆發。 他們是中学同学,也是彼此的初戀。 重逢之後,她內心對於過去情感的遺憾和對他的思念,似乎一直縈繞在心頭。 她想過是不是要不顧一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