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還有另一種活法》獻給所有在職場迷失的你
第十二章:與土地的和解
四月尾聲,雅文與書羽正式搬進台東的創生基地。
那是一棟老房子,原是地方農會的辦公室,兩層樓,水泥牆上還留著褪色的標語。
基地外的野草長得比人還高,第一天光是清理就花了一整個上午。
「怎麼有種回到大學營隊的感覺?」書羽一邊拖著掃帚,一邊笑。
「對我來說比較像……中年女性的重訓班吧!」雅文喘著氣說。
她們笑著、累著,但從不覺得浪費時間。
因為每一滴汗水,都好像在告訴這片土地:「我們來了,請多指教。」
那天晚上,她們被隔壁的阿嬤請去吃飯,五坪大的廚房裡塞滿了七個人、四道菜和一鍋剛煮好的芋頭飯。
「妳們是來這裡開補習班的嗎?」鄰居小花問。
「不完全是,想做的是讓孩子、長輩、還有外地人都能聚在一起的地方,有點像……可以學習,也可以喘息的基地。」書羽解釋。
「妳們不是台東人,會待得久嗎?」阿嬤一邊添飯一邊問。
「我們想待久一點。」雅文微笑,「但還是要看大家願不願意收留我們。」
一桌人哈哈大笑,那聲音,比熱湯還暖。
隔週開始,有三位在地高中生主動來基地幫忙,說是想練攝影、學設計。
書羽索性開了個「影像工作坊」,讓孩子們自己拍影片、剪輯,紀錄整修過程。
「妳知道他們以前是最常翹課的學生嗎?」有老師私下來告訴雅文。
「我不知道他們要不要念書,但他們真的很會拍片。」書羽回得很乾脆。
某天晚上,基地外頭突然響起吉他聲,幾個青少年圍坐在門口空地唱歌,月亮懸在椰子樹梢。
雅文站在窗邊,靜靜聽著,心裡有個聲音輕輕說:
「你看吧!只要給他們空間,他們就知道怎麼活出自己的樣子。」
後來的某天,原本協助基地修繕的包商臨時喊停,原因是另一個建案利潤更高。
雅文第一次在基地裡罵了髒話。
「我們這種案子,就只是他們口中的『愛做公益的理想主婦』罷了。」她氣得一晚沒睡。
隔天早上,小花帶來一袋生薑與一封手寫信:「阿文姐,我兒子以前也在外面跑工地,這次就讓他來幫忙,不用擔心錢的事,當作他欠社會一點用。」
雅文看著紙上的一筆一劃,眼眶忽然熱了。
她想起家齊說的那句話:「創生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我們先願意被土地改變。」
以上故事為虛構劇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