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第二次參加 Cake × 擺渡人生設計學校 在職涯博覽會現場提供的職涯服務。
規模很驚人:上午 20 位諮詢師,每人 3 位來諮詢者,共60位;下午再換 20 位諮詢師,每人 4 位,共80位。
我參加的是上午場,對象大多是 30 歲以下的青年。這樣的大規模交流,讓我觀察到一些值得深思的現象:觀察一:學歷是一道現實的門檻
在現場,來自國立大學的學弟,因為在校期間參與了許多社團以及雙主修,對未來比較有方向。
相對地,來自中南部私立科大的兩位同學,對職涯顯得迷惘,不知履歷如何著手,也不確定未來的道路。
從職場經驗來看,我很清楚,學歷在長遠的職涯發展中,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然而,必須承認的是:在剛入社會的第一關,學歷往往影響能不能被看見。
這是一道現實卻重要的門檻。
也因此,身為職涯教練,我更需要思考:當一位「學歷不那麼亮眼」的年輕人來到我面前,我能不能幫助他重新認同自己所學,並建立信心?
觀察二:助人,是最自然的連結
今天現場的40位諮詢師,背景差異極大。有些人是資深HR,有些人是就服員,有些人是科技業PM,有些是專職的職涯教練…。過去我們可能只在 CDA 群組或臉書上互相讀過彼此的文章,今天是第一次實體見面。
但有趣的是,我們之間幾乎沒有隔閡。因為有個共同的核心 : 助人」。
不管是主業、副業,還是單純的熱情,「助人」是我們最自然的默契。
觀察三:故事的紀錄,也是一種陪伴
我有個習慣,會把每一位來諮詢的朋友的故事用文字記錄下來。
原本只是怕自己忘記,或方便之後回顧。
沒想到,累積了數十篇的故事,其中的幾篇今天發揮了極大效益。
今天有兩位直接詢問關於履歷跟面試的事情,我一邊聽著他們的故事,看著他們的履歷,提供我的建議,並且分享之前我整理的建議,他們瞬間清楚該怎麼開始。我很開心,這些其他人的歷程,在這場諮詢之後,也可以成為他們的陪伴。
未來我會繼續累積更多這樣的故事,希望有一天,某一篇文章,能剛好成為某一個人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