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要成為一個喜歡整理家務的人,其實並不容易。這件事很考驗耐心。像我平常並不常整理家務,但當我真的開始整理時,內心總會浮現許多murmur、各種小抱怨。
不過,我後來意識到,這些情緒其實是可以調整的。因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一切都是你吸引而來的。」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一切都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
所以,你想要擁有什麼樣的人生,想要看到什麼樣的結果,都得先從心境的改變開始。當我們能換個角度去看待事情、調整對生活的認知,減少抱怨、增加理解,那麼一切都會開始變得不同。我認為,先從這一步開始,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另外一個值得思考的點是:我們常常會在「做出選擇之後」開始抱怨。
我舉我自己的例子。像我選擇養貓,目前家裡共有四隻貓:兩隻在我媽媽那裡(龍潭),兩隻和我、我太太一起生活。雖然平常各自有人照顧,但我們還是得花時間處理許多瑣事。比如說餵食、添購用品、清理嘔吐物、抓貓回家(牠們偶爾會跑出去)、或是幫貓剪指甲、安撫情緒等等。這些都很日常,但也確實會帶來一些壓力。
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抱怨:「這隻貓怎麼又亂跑?」「為什麼牠不在貓砂盆尿尿?」這些情緒其實很多人都會有。可是後來我發現,這一切都是我自己選擇的。
重點在於——既然是我們自己做出的選擇,就要練習「覺察」與「承擔」。選擇之後若不想活在怨言裡,就要提醒自己:不要再抱怨。 因為那是我們決定走的路,也正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生活。
這樣的情況,其實在工作上也很常見。
舉例來說,假設我從 A 工作轉換到 B 工作,而這個轉換代表著一種升遷。當時我經過了綜合評估,認為這樣的改變對自己更好,所以做出了這個選擇。
但後來發現,這份工作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這時候,我認為我們需要具備兩樣東西:勇氣與決策力。 勇氣,是面對現實、承認「這不是我要的」;決策力,則是有能力在覺察之後,果斷地做出調整。
有時候我們會陷入一種狀態,不斷地懷疑:「我是不是選錯了?」「早知道就不要這樣做。」但事實上,沒有什麼所謂的「早知道」。 很多事情,只有當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什麼是你要的、什麼不是。
所以,重點不在於「選錯了沒有」,而在於選擇之後是否願意修正。
再舉一個例子。過去我曾經花過很多錢去上各種課程——財商課程、教育培訓課程、投資課程、房地產課程、股票課程、甚至是美股選擇權課程。這一路走來,都是我自己付費學習、自己決定參與的。
然而,學習之後實際去行動,結果卻不一定如預期。可能沒有達到理想的成果,甚至在投資上輸了一些錢,或輸了不少錢。 那當然不是我想要的結果,但我後來明白了一件事——這是我自己選的路。
既然是自己選擇的,就不該再去怨。因為那些牢騷與抱怨,其實都在浪費時間與生命。
相反地,如果我們能把那份能量轉為學習、行動與調整心境,讓自己維持在一個穩定而清明的狀態,就能在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成長與啟發。這樣的學習,才真正有意義。
我曾聽歐普拉分享過一個觀點——她每天都在寫感恩日記。她認為,生命中發生的各種事情,都能從「感恩」的角度去看待。
她會每天寫下五件值得感恩的事。雖然我不確定她具體的做法是什麼,但我查了一些資料,發現她習慣用手寫的方式記錄。後來,她也曾以部落格的形式延續這個習慣。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做法。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體會。對我來說,錄製 Podcast 的這段旅程,是我生命中非常值得感恩的一段經驗。每當我在錄製節目時,都會覺得思緒特別清晰,彷彿在透過聲音整理自己。
而當我開始轉向寫部落格之後,我也用同樣的方式——用文字去記錄、去整理。這個過程讓我更加清楚自己的想法,也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節奏與價值。
所以,如果要說我第一個最想感恩的事情,就是我有機會錄製 Podcast。它不僅是一個紀錄,更是一段成長的旅程,我真的非常感恩。
第二個我非常感恩的人,是Seth Godin——《紙牛》的作者。
他曾說過一句話,深深影響了我:
「全世界最能改變你人生的一本書,是你自己寫的那本書。」
這句話在我心裡激起了強烈的共鳴,也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如果文字真的有力量,那我也想用自己的文字去影響世界。
同樣讓我感恩的,還有《Buy Back Your Time(把時間買回來)》的作者 Dan Martell。當我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的概念時,就覺得太酷了。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他讀過上千本書,涉獵自我成長、個人品牌、理財與人生策略等領域,並透過不斷學習,打造了屬於自己的事業與人生節奏。
他們兩位對我都有很深的啟發。Seth Godin 給了我「開始寫書」的勇氣,Dan Martell 則提醒我「學會掌握時間」的重要。
也因為他們的影響,我才真正下定決心開始寫作。
所以,這是我生命中第二件非常值得感恩的事。
第三件我覺得非常值得感恩的事情,是我今天開始整理自己的住處。
在整理的過程中,我發現要能平靜地處理生活中的瑣事,其實是一種修煉。
過去只要面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我常常會有很多抱怨。但今天,我選擇以不同的心態去做。
當我一件一件地把衣服摺好、晾好,把房間打掃乾淨,把碗筷洗淨、衣物整齊堆疊好時,我突然覺得——這一切其實挺美好的。那種井然有序的狀態,讓我的思緒變得更清晰。
我意識到,能靜下心來整理環境、照顧生活,這本身就是一種值得感恩的事。
而接下來,我最想感恩的,是我的老婆。
我真的非常感恩她。從過去到現在,我看過不少朋友結婚、也看過不少離婚。那個比例其實不小。許多人在事業上都很成功,卻在感情中遇到了挑戰,有的是外遇,有的是情緒上的失衡。
但我和我老婆,從 2011 年在一起、2012 年結婚,一路走到現在。這中間當然經歷過磨合與挑戰,但我們依然愛著彼此、支持彼此。
我喜歡她,她也喜歡我;我願意為她付出,她也願意為我付出。
我漸漸明白,我們都不可能成為完美的人,因為「完美」本身並不存在,那只是主觀的感受。
但我覺得,透過兩個不完美的人,彼此相愛、彼此成長,讓「一加一變得更完整」——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下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是找到一間不錯的印刷廠。
這家廠商的報價合理,也很專業,讓我可以順利展開下一步——印製我的個人第一本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
想到這裡,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準備工作終於要開始了。
首先,我會先印製樣品書,確認沒有問題後,再與印刷廠討論相關細節。接著,就可以開始開放預購。
印刷廠的選擇並不容易,有些報價非常誇張,而這家剛好報價合理、距離也方便(位於桃園中壢),對我來說真的是太棒了。
接下來的流程也很清楚:
- 確認印刷時間與細節
- 現場與印刷廠洽談
- 核對沒問題後,支付樣品書費用
- 印製樣品書
- 開放預購
- 收到預購款後,正式大量印製
- 處理後續配送與細節
能夠找到這樣的合作夥伴,我感到非常感恩。
我相信,這將是一次很棒的合作,也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所以,其實今天光是把我的一些感恩的事情透過文字輸出,我就覺得非常棒。
當然,寫作本身很好,但文字輸出的速度通常比不上口語表達。我現在做的是聲音轉文字,也就是講完之後就可以立即呈現,再透過 AI 進行校正。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已經是一件非常值得感恩的事。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工具,讓創作變得更快、更有效率。
因此,我開始投入寫部落格的工作。目標是到年底累積兩百篇文章,每天更新兩篇文章。這些內容將記錄我在學習、成長、創造過程中的各種發現與改變。
對我來說,從感恩開始是一個很棒的起點。透過文字與部落格的方式,我不僅能記錄自己,也能不斷創造與分享。這個過程讓我感到充實而快樂。
下一篇內容,我們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