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日早上,我難得早起。心想:太好了!可以在孩子還沒起床前,安靜地喝杯熱咖啡、看看書、寫點東西,享受一段獨處又高效的「黃金時間」。
也正是在這樣哭笑不得的時刻,我翻開了《生了就不能退貨》這本圖文書。
其實,大部分的時候,我偏好閱讀文字量多的書,但當遇到想放鬆的時刻,我更喜歡讀圖文書。因為,圖文書常常帶有一種療癒的力量。有些事,用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然而,一張圖搭配幾句話,反而能讓人瞬間秒懂。
這天讀的是西班牙插畫家 雷內・梅里諾 的新作《生了就不能退貨》,真的是讓我在邊看邊笑的同時,腦中不斷回想起,過去自己懷孕、生產與育兒的痛苦歷程。現實和想像中的世界,有時候,還真是天差地遠啊!
雷內・梅里諾 的 IG 有超過 44 萬人追蹤,他的系列作品,榮獲2023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在《生了就不能退貨》這本圖文書中,他把那些「做了爸媽才懂的心情」,畫得精準又犀利,就像有人用幽默,替你說出了心裡最混亂的話。
其中有一幅畫我印象特別深刻:畫面裡好幾個「自己」被車子載走。
那正是當孩子出生後,身為父母的真實寫照。在那一刻後,確實會失去某一部分的自己,彷彿那些「他們」,永遠的離開了。
但幸運的是,馬上又有幾個新的「自己」誕生,接手了那些離去的角色,陪著現在的「我」,繼續往前走。
還有一張優先順序的圖,也很寫實。
孩子出生後,人生的優先順序完全改寫。過去是「我」第一,生了孩子後,則是「寶寶」優先。
還好,隨著時間過去,當失衡的階段漸漸穩定,「自己」又會一點一滴的冒出頭來,重新爭取屬於自己的生活位置。只是對我而言,這個過程,有點久就是了!
書中提到「放棄整理」的情節,我也是超有共鳴。
在沒有孩子之前,只要整理一次,家裡可以維持好久;有了孩子之後,花半天打掃的成果,30分鐘就能打回原形。
育兒多年,我早已練就「在髒亂中求生存」、「眼不見為淨」的神功。😆
我身邊大約有一半的朋友選擇不生孩子,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明確表達不想生。就連小女兒甜甜,也曾認真對我說,未來不想要生孩子。
她說,生小孩太痛、風險太高,還有可能生出有健康問題的孩子。「如果真的想要孩子,就去領養啊!」、「可以選性別、個性,還能確保健康。」雖然她的話聽起來天真,但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
她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是「很好笑」,還有~爸爸媽媽很可憐。最好笑的地方就是,當寶寶偵測到媽媽有點放鬆時,就會「啟動哇哇叫模式」。
我問她,既然妳知道爸媽很辛苦,那以後,能不能少一點「啟動哇哇叫模式」,讓我們的日子好過一點啊?她笑著說,那我現在要「啟動睡眠模式」,再回去睡一下!
平日早上,我都會推著芸芸(二女兒)的輪椅,送她搭特教專車上學。常遇到社區裡一位老伯,他總是稱讚我「很有耐心」、「是個好媽媽」...。
但其實,我一點都不偉大,只是——孩子生了就不能退貨。不管她健康與否、乖巧或調皮,都是我的責任,也都是我的人生。
還好,再怎麼辛苦的日子,也會過去。
就像有時候,即使甜甜讓我氣到快要爆炸,只要她在睡前跑過來討抱,向我道一聲「晚安」,我就會立刻融化,什麼氣都消了!
正如作者個人在書中提到的,孩子們有種偵測環境的壓力指數的能力。當發現大人已經快要受不了的時候,他們就會散發出一種「惹人憐愛的腺體」。而這種腺體,能將緊張飆升的情緒瞬間被舒緩,幫助他們順利長大成人。
我想,這應該是「催產素」吧!
總之,還沒生孩子的人,讀這本圖文書,能幫你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準備好了。至於,已經當爸媽的人,則可以透過它,得到滿滿的療癒與共鳴。
最終你會發現,原來我們都一樣,在這條養育的路上,一邊崩潰,一邊愛。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84本
@大田出版
《生了就不能退貨》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whitehippo.net/3ON3W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