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前一定要先想清楚,因為《生了就不能退貨》!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假日早上,我難得早起。心想:太好了!可以在孩子還沒起床前,安靜地喝杯熱咖啡、看看書、寫點東西,享受一段獨處又高效的「黃金時間」。


結果,我剛坐下不到五分鐘,就聽見房門「喀啦」一聲打開,接著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媽媽~早安~」。什麼?小女兒甜甜起床了!


也正是在這樣哭笑不得的時刻,我翻開了《生了就不能退貨》這本圖文書。


其實,大部分的時候,我偏好閱讀文字量多的書,但當遇到想放鬆的時刻,我更喜歡讀圖文書。因為,圖文書常常帶有一種療癒的力量。有些事,用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然而,一張圖搭配幾句話,反而能讓人瞬間秒懂。


這天讀的是西班牙插畫家 雷內・梅里諾 的新作《生了就不能退貨》,真的是讓我在邊看邊笑的同時,腦中不斷回想起,過去自己懷孕、生產與育兒的痛苦歷程。現實和想像中的世界,有時候,還真是天差地遠啊!


雷內・梅里諾 的 IG 有超過 44 萬人追蹤,他的系列作品,榮獲2023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在《生了就不能退貨》這本圖文書中,他把那些「做了爸媽才懂的心情」,畫得精準又犀利,就像有人用幽默,替你說出了心裡最混亂的話。


其中有一幅畫我印象特別深刻:畫面裡好幾個「自己」被車子載走。


那正是當孩子出生後,身為父母的真實寫照。在那一刻後,確實會失去某一部分的自己,彷彿那些「他們」,永遠的離開了。


但幸運的是,馬上又有幾個新的「自己」誕生,接手了那些離去的角色,陪著現在的「我」,繼續往前走。


還有一張優先順序的圖,也很寫實。


孩子出生後,人生的優先順序完全改寫。過去是「我」第一,生了孩子後,則是「寶寶」優先。


還好,隨著時間過去,當失衡的階段漸漸穩定,「自己」又會一點一滴的冒出頭來,重新爭取屬於自己的生活位置。只是對我而言,這個過程,有點久就是了!


書中提到「放棄整理」的情節,我也是超有共鳴。


在沒有孩子之前,只要整理一次,家裡可以維持好久;有了孩子之後,花半天打掃的成果,30分鐘就能打回原形。


育兒多年,我早已練就「在髒亂中求生存」、「眼不見為淨」的神功。😆


我身邊大約有一半的朋友選擇不生孩子,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明確表達不想生。就連小女兒甜甜,也曾認真對我說,未來不想要生孩子。


她說,生小孩太痛、風險太高,還有可能生出有健康問題的孩子。「如果真的想要孩子,就去領養啊!」、「可以選性別、個性,還能確保健康。」雖然她的話聽起來天真,但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


她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是「很好笑」,還有~爸爸媽媽很可憐。最好笑的地方就是,當寶寶偵測到媽媽有點放鬆時,就會「啟動哇哇叫模式」。


我問她,既然妳知道爸媽很辛苦,那以後,能不能少一點「啟動哇哇叫模式」,讓我們的日子好過一點啊?她笑著說,那我現在要「啟動睡眠模式」,再回去睡一下!


平日早上,我都會推著芸芸(二女兒)的輪椅,送她搭特教專車上學。常遇到社區裡一位老伯,他總是稱讚我「很有耐心」、「是個好媽媽」...。


但其實,我一點都不偉大,只是——孩子生了就不能退貨。不管她健康與否、乖巧或調皮,都是我的責任,也都是我的人生。


還好,再怎麼辛苦的日子,也會過去。


就像有時候,即使甜甜讓我氣到快要爆炸,只要她在睡前跑過來討抱,向我道一聲「晚安」,我就會立刻融化,什麼氣都消了!


正如作者個人在書中提到的,孩子們有種偵測環境的壓力指數的能力。當發現大人已經快要受不了的時候,他們就會散發出一種「惹人憐愛的腺體」。而這種腺體,能將緊張飆升的情緒瞬間被舒緩,幫助他們順利長大成人。


我想,這應該是「催產素」吧!


總之,還沒生孩子的人,讀這本圖文書,能幫你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準備好了。至於,已經當爸媽的人,則可以透過它,得到滿滿的療癒與共鳴。


最終你會發現,原來我們都一樣,在這條養育的路上,一邊崩潰,一邊愛。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84本

@大田出版


《生了就不能退貨》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whitehippo.net/3ON3W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塔妮雅的沙龍
176會員
302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塔妮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7
在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慢慢滲入人類創作的領域。社群媒體或是各大網路平台廣泛使用 AI 製造的圖片,有些時候文章也遺留 AI 的痕跡。   越來越擬真的人工智慧圖,讓讀者逐漸分不清楚哪些是人類創造,而哪些又是經由 AI 呢?
Thumbnail
2025/10/07
在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慢慢滲入人類創作的領域。社群媒體或是各大網路平台廣泛使用 AI 製造的圖片,有些時候文章也遺留 AI 的痕跡。   越來越擬真的人工智慧圖,讓讀者逐漸分不清楚哪些是人類創造,而哪些又是經由 AI 呢?
Thumbnail
2025/09/25
平常都是我推薦書給甜甜,這一次,換我被孩子推書啦~📚💖這回甜甜狂推的是 《魔法少女奇遇記 5+6》! ​
Thumbnail
2025/09/25
平常都是我推薦書給甜甜,這一次,換我被孩子推書啦~📚💖這回甜甜狂推的是 《魔法少女奇遇記 5+6》! ​
Thumbnail
2025/09/24
拿到《超神腦科學時間術》時,我還以為樺澤紫苑醫師又推出了新作。讀了封底後,有種很熟悉的感覺,這才發現,《超神腦科學時間術》其實是他之前的暢銷書~《最強腦科學時間術》的漫畫版! 雖然內容的重點與原著相近,但以漫畫呈現後更加直觀。圖像化的說明,讓概念更好理解,也非常好讀,適合孩子或是初階的學習者。
Thumbnail
2025/09/24
拿到《超神腦科學時間術》時,我還以為樺澤紫苑醫師又推出了新作。讀了封底後,有種很熟悉的感覺,這才發現,《超神腦科學時間術》其實是他之前的暢銷書~《最強腦科學時間術》的漫畫版! 雖然內容的重點與原著相近,但以漫畫呈現後更加直觀。圖像化的說明,讓概念更好理解,也非常好讀,適合孩子或是初階的學習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期待,以及隨著時間推移,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與期待可能會發生的改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期待,以及隨著時間推移,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與期待可能會發生的改變。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一、生產前可以先做些什麼嗎? 1.醫療與生產相關 2.產後生活相關 二、生產的路途既孤單,又不孤單
Thumbnail
一、生產前可以先做些什麼嗎? 1.醫療與生產相關 2.產後生活相關 二、生產的路途既孤單,又不孤單
Thumbnail
有些觀念必須對孩子一說再說,比如「身體自主權」。 議題熱度會退,但新聞事件觸動的警鈴,在家長心中還是不斷嗡嗡作響,不曾停止。 因為有些傷害,必須用一輩子的笑容做為療傷的代價,做父母的,怎麼也不願看到自己孩子的笑容因為壞人而被凍結。
Thumbnail
有些觀念必須對孩子一說再說,比如「身體自主權」。 議題熱度會退,但新聞事件觸動的警鈴,在家長心中還是不斷嗡嗡作響,不曾停止。 因為有些傷害,必須用一輩子的笑容做為療傷的代價,做父母的,怎麼也不願看到自己孩子的笑容因為壞人而被凍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