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到《超神腦科學時間術》時,我還以為樺澤紫苑醫師又推出了新作。讀了封底後,有種很熟悉的感覺,這才發現,《超神腦科學時間術》其實是他之前的暢銷書~《最強腦科學時間術》的漫畫版!
其中,我特別喜歡書中一個比喻:
「早晨的大腦,就像一張乾淨整潔的桌子。」
《超神腦科學時間術》的優點,是把很多概念都具象化,比如:早上起床後的大腦,就像空無一物的桌子,做起事來會很有效率。待大腦運作兩到3小時後,桌上的桌子就會變得雜亂,做起事來效率就會變差。
還記得,當初就是讀了《最強腦科學時間術》,才開始願意多花時間在運動跟睡覺上頭。從那之後,我幾乎將樺澤醫師的著作一一拜讀,也逐漸養成了「讀完書一定要輸出分享」的習慣。
可以說,他對我的影響真的非常深遠!
之前閱讀《最強腦科學時間術》時,也做了心得筆記,以下與大家分享書中的重點。
-----------------------------
《最強腦科學時間術》:工作×4,玩樂×2 的高效祕訣
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曾因過勞被醫師警告恐失聰,於是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創立一套時間管理法,實現「工作產出×4、玩樂時間×2」的人生。
一、早晨是大腦黃金時間
起床後 2~3 小時是最專注的時段,早上一小時 = 晚上四小時 應優先進行寫作、學習等高專注任務;晚上則適合例行或放鬆工作。
二、專注×休息,才能創造時間
時間管理由時間 × 專注力構成,維持專注的關鍵在於「疲勞前先休息」。
- 睡眠:每天睡滿 7 小時+午睡 20 分鐘
- 運動:深蹲或爬樓梯 5 分鐘,迅速提神
- 真正休息:閉眼靜坐、泡澡、聽音樂,避免滑手機
三、將時間投資於成長
時間管理的目標是創造自由時間,用於閱讀、運動、學習與主動性娛樂,形成「成長 → 效率提升 → 產出更多時間 → 再成長」的正向循環。
行動守則:
- 重要任務排在早晨
- 睡滿 7 小時
- 維持運動習慣
- 減少滑手機
- 疲勞前先休息
樺澤強調:時間不是被管理的,而是被創造的。 善用專注、休息與成長,每個人都能打造高效又自由的人生。
完整原文,見下面連結!
#塔妮雅親子共讀
#2025年第16本
@大牌出版
《超神腦科學時間術》博客來連結:https://buyforfun.biz/3OGUE
《最強腦科學時間術》博客來連結:https://joymall.co/31-1G
《最強腦科學時間術》閱讀心得全文:https://vocus.cc/article/656e8378fd89780001ad23e2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