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執行長林芯瑩,2023年受邀至監獄開設「親職教養讀書會」,引導受刑人透過閱讀與自我覺察,修復家庭關係。其中,一名受刑人阿德的故事,讓林芯瑩印象深刻,他26歲,識字不到10個,卻在課堂上說出讓全場動容的話。
林芯瑩回憶,阿德總是認真聽講,神情專注,但每次被點名發表心得時總是搖頭拒絕。連續三次繳交空白的心得單後,她才知道阿德是文盲,不會寫字。於是,她邀請他口頭分享,阿德靜靜說道:「我發現從小到大,身邊的大人講話時,會有意無意地傷害小孩,然後我就忘記自己的優點,也忘記自己是誰了。」
阿德的成長歷程像一本悲情小說,幾乎註定坎坷,父親早逝、母親離家,他在家扶中心與少年感化院間輾轉來回,成年後進出監獄多次。無法識字讓他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困難:看不懂交通號誌被罰錢、聽不懂主管指令被解雇。為了生存,他選擇跟隨「老大」做事,最後與女友一同染上安非他命,走上販毒與入獄之路。
「一個無法學習的人,生存能力有限,」林芯瑩感嘆地說,「許多毒癮者的背後,是教育與愛的缺席。」
在監獄裡,林芯瑩用「生命樹」活動引導受刑人重新看見自己。她讓他們畫出屬於父母、愛人與自己的生命樹,透過對話和書寫,重新認識家庭關係中,屬於自己的傷與愛。
「毒癮、犯罪的根源,是家庭功能缺失。」林芯瑩強調,若能在家庭階段就介入,給予教育、理解與陪伴,許多悲劇都能被阻止。
在毒品奪走一切之前,請讓專業協助你的家人走回正軌。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諮詢專線:05-6625500 / 0921-506599 陳專員。通話全程保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