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曝光:151公里超速照竟被改!交通罰單的真相有多黑?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警察「竄改測速照片」案,是信任的裂痕,也是制度的警鐘

日前一則震驚社會的新聞登上頭條:國道警察在取締高速超速時,因拍到 151 公里那張照片模糊不清,竟擅自把另一張 149 公里的清晰照修改為 151 公里,以製單處罰。最終法院以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判刑一年、緩刑兩年,並處六萬元交付公庫。

這件事情的荒謬性與危害性,不只在於個別警察的錯誤(或惡意),更點出我們在交通執法與行政罰則體制中存在的深層問題:信任缺失、制度漏洞、監督機制不夠嚴謹。以下是我的觀察與批判。

raw-image



一、這不是單一錯案,而是信任體系的裂痕

公務員應該是規範與法令的模範

警察身為執法者,掌握制裁權、證據調取權,是制度的前線代表。理應比一般民眾更嚴守法紀、更透明公正。卻在這案中,「為了開單」成為動機,證明部分警察在壓力、責任、績效或道德操守面前出現扭曲。法院也在判決中指出,警察更應遵守廉潔和精準執法,不得濫用其取締職權。

民眾對交通執法的信賴被侵蝕

交通罰單對很多人來說是日常生活中的恐懼來源。當執法人員自己動手「改證據」,證明制度中潛藏著操控空間,讓人不得不懷疑:到底哪張照片、哪張違規通報是真的?哪張可能是「為了取締業績」被加工過?這樣的質疑不會只針對個案,而會蔓延至整個交通體系。


二、制度漏洞與風險:怎麼會有改照片的空間?

在這起案子裡,警方有機會進行不當操作的空間,顯示制度設計不夠牢靠:

  1. 證據鏈條不夠嚴謹、驗證機制不夠透明
    正常狀況下,照片、雷達資料、時間戳記等應該是完整串接、不可任意改動的。但這起案子中,竟有「把 149km 照片竄改成 151km」的空間。這說明現有取締系統或內部流程缺乏足夠防呆機制與定期稽查。
  2. 罰則門檻與懲罰標準對罰單誘因的扭曲
    在臺灣交通法規中,超速超過最高速限某個門檻,會有更重的罰則與吊扣牌照等處分。警察若面臨公眾壓力、績效考核或「嚴厲對待違規者」的心理,就可能被誘引去「調整數字」以達到重罰門檻。這種動機下,就出現「拍糊了 → 補正數字」的行為。
  3. 事後異議與稽查機制往往無效或效率低落
    雖然車主提出申訴才得以揭露,顯示有申訴機制存在;但若一旦制度設計偏弱、內部調查不獨立或缺乏透明度,多數違規者可能根本無法成功翻案。
raw-image



三、對交通安全理論的反思:執法是手段,不是目的

一個健全的交通政策應該是以「安全、教育、預防」為核心,而非「罰則為主要工具」。執法的意義,在於透過合法、公平的監督與處罰,讓駕駛人知法尊法、減少危險行為。但當執法者自己去違法、扭曲證據,整個制度就自我否定,以至於:

  • 民眾不再相信「交警是為了安全」這句話,而會懷疑「交警是為了罰單」。
  • 駕駛人為了自保,可能採取更多防禦或對抗心態,而不是配合交通安全理念。
  • 社會整體對法治、公平的信心下降。

四、改革方向:從制度、監督、文化三方面著手

針對這起事件,政府與監督體系必須有所動作,否則類似案件還會重演。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1. 強化技術與證據不可逆機制

  • 所有測速攝影資料、照片、雷達記錄與時間戳記必須全程保存、鎖定寫入,禁止後續人工干預。
  • 引入數位簽章、區塊鏈或加密驗證等科技,強化證據不可竄改性。

2. 建立第三方稽查或獨立審查單位

  • 在交通警察體系之外設置獨立單位,專責調查有爭議的罰單或疑似違法操作案件。
  • 讓車主申訴案件有真正獨立、客觀的管道,而不是單由警方內部處理。

3. 重新檢討罰則梯度與誘因結構

  • 減少罰款門檻與懲罰跳級的誘因,避免警察為追重罰而動變數字。
  • 將交通執法績效考核納入「違規減少率」、「安全改善」等指標,而非「開罰數量」。

4. 提升透明度與資訊公開

  • 所有重大違規取締案件的照片、證據、處理過程與結果應公開(在保障隱私前提下)。
  • 讓社會媒體、民間團體有機會監督、質疑,形成公開檢驗的機制。

5. 培養執法文化與道德教育

  • 警察訓練中必須強化「法律忠誠」、「證據正確性」與「廉潔」觀念,而非單純強化取締技巧。
  • 建立內部懲處機制與倫理規範,對違法操守者嚴懲不貸。

結語:信任不能靠一句「為你安全」抵銷

這起國道警察竄改照片的案件,看似個案,但卻擊中了交通執法與行政正義的核心裂縫。作為社會,我們不能讓「為了開單」的動機成為暗中規則;更不能讓人民因為不信任執法者,而對整體交通制度感到憤懣。

如果執法不能被信任,那麼交通安全政策的根基也就動搖。這不是單純追究個人責任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要從制度設計、監督文化、科技保障、社會透明四維度同步改革。否則,再多的警示語、控制標線、測速攝影機,都難以恢復社會對執法體系的信心。

延伸閱讀

1.【政府提款機解密】全台每年300億罰單背後:你的違規竟是地方財政的「甜蜜負擔」

2.罰單比旅費貴?取消氾濫科技執法,才是解決台灣交通問題的良方

3.球員兼裁判, 罰鍰變成KPI:台灣地方政府為何愛上科技執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k汽車部落格的閱讀沙龍
53會員
184內容數
這裡是Hank聊關於汽車心得, 社論, 創作等, 歡迎訂閱贊助我的創作!
2025/08/31
貨幣體系究竟是龐氏騙局,還是人性的最優化設計?本片從金本位、比特幣到全球數位貨幣,深度解析替代方案的幻象與限制,揭示現行通膨制度的必然性。帶你看清貨幣母體背後的人性演算,探索金融秩序與哲學自由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8/31
貨幣體系究竟是龐氏騙局,還是人性的最優化設計?本片從金本位、比特幣到全球數位貨幣,深度解析替代方案的幻象與限制,揭示現行通膨制度的必然性。帶你看清貨幣母體背後的人性演算,探索金融秩序與哲學自由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8/14
本文批判台灣科技執法的制度性缺陷,指出罰鍰分配讓地方政府兼任「裁判」與「受益人」,衍生財政依賴與執法氾濫。引用孟德斯鳩、羅爾斯、波斯納等法哲學觀點,並比較美英限制制度,提出收歸中央管理、建立安全評估、限制財政依賴與資訊透明化等改革方案,呼籲立法院修法,讓執法回歸交通安全本質。
Thumbnail
2025/08/14
本文批判台灣科技執法的制度性缺陷,指出罰鍰分配讓地方政府兼任「裁判」與「受益人」,衍生財政依賴與執法氾濫。引用孟德斯鳩、羅爾斯、波斯納等法哲學觀點,並比較美英限制制度,提出收歸中央管理、建立安全評估、限制財政依賴與資訊透明化等改革方案,呼籲立法院修法,讓執法回歸交通安全本質。
Thumbnail
2025/08/12
大規模取消氾濫的科技執法,才是台灣交通改革的起點 近年來,科技執法成為台灣各縣市改善交通安全的「萬能解方」——闖紅燈測速照相、違規取締系統、區間測速,幾乎無處不在。 然而,這種看似科技化、數據化的「進步手段」,在國外已有不同的聲音與反思。 美國的啟示:當科技執法變成政府違法設施 在美
Thumbnail
2025/08/12
大規模取消氾濫的科技執法,才是台灣交通改革的起點 近年來,科技執法成為台灣各縣市改善交通安全的「萬能解方」——闖紅燈測速照相、違規取締系統、區間測速,幾乎無處不在。 然而,這種看似科技化、數據化的「進步手段」,在國外已有不同的聲音與反思。 美國的啟示:當科技執法變成政府違法設施 在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被警察盤查過嗎?有被要求打開包包或車廂嗎?不管是親身經歷或新聞時事,讀者對上述的情況應該不陌生。從中壢音樂老師被警員盤查大外割,到警員查緝毒品被控違法搜索,相關新聞層出不窮,本文探討為什麼類似案件一再重演?警界舊有的違法搜索手段有哪些?也透過判決書查詢,讓讀者更瞭解司法對於違法取證的立場。
Thumbnail
你被警察盤查過嗎?有被要求打開包包或車廂嗎?不管是親身經歷或新聞時事,讀者對上述的情況應該不陌生。從中壢音樂老師被警員盤查大外割,到警員查緝毒品被控違法搜索,相關新聞層出不窮,本文探討為什麼類似案件一再重演?警界舊有的違法搜索手段有哪些?也透過判決書查詢,讓讀者更瞭解司法對於違法取證的立場。
Thumbnail
這得看當事人身在其中「追究」的責任是真的合理,還是只是亂扯視角,搞公審的假道學。
Thumbnail
這得看當事人身在其中「追究」的責任是真的合理,還是只是亂扯視角,搞公審的假道學。
Thumbnail
7月17日的聯合報A14版有一則新聞報導,標題是「GPS、M化車可用來追犯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作者在此提供解說。
Thumbnail
7月17日的聯合報A14版有一則新聞報導,標題是「GPS、M化車可用來追犯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作者在此提供解說。
Thumbnail
113年6月30日起,政府再度限縮「民眾檢舉交通違規」項目,留下惡性嚴重及影響行人通行的重點違規,下面就幫大家整理出檢舉達人「不能」再檢舉(動態違規)及僅剩可檢舉(靜態違規)的項目。如果你在6月30日後,收到限縮項目外(如路口十公尺、公車站違停)的「民眾檢舉」紅單,只要符合「一要件」,申訴即可撤銷
Thumbnail
113年6月30日起,政府再度限縮「民眾檢舉交通違規」項目,留下惡性嚴重及影響行人通行的重點違規,下面就幫大家整理出檢舉達人「不能」再檢舉(動態違規)及僅剩可檢舉(靜態違規)的項目。如果你在6月30日後,收到限縮項目外(如路口十公尺、公車站違停)的「民眾檢舉」紅單,只要符合「一要件」,申訴即可撤銷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沒做壞事為什麼不配合警察臨檢?支持警察!」每當警察違法臨檢的新聞喧囂塵上時,社群評論總是會有這類的言論,但既然是配合,那就代表這並不是義務,那為什麼不願意配合就該被貼上標籤呢?本文帶您來了解,到底怎樣才是合法的臨檢?被違法臨檢時,又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沒做壞事為什麼不配合警察臨檢?支持警察!」每當警察違法臨檢的新聞喧囂塵上時,社群評論總是會有這類的言論,但既然是配合,那就代表這並不是義務,那為什麼不願意配合就該被貼上標籤呢?本文帶您來了解,到底怎樣才是合法的臨檢?被違法臨檢時,又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Thumbnail
基隆地檢新聞稿文義明確地定調違法「騙取搜索票」,即「騙票行為」的一種態樣,基礎型態都是以偽造文書或公務登載不實為主,從而後續引發進一步的基本權侵害:違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騙拘票型,例如2018年的新北斬手騙票案)、違法搜索而侵害隱私權等基本權(騙搜索票型,例如基檢的這件案子)。
Thumbnail
基隆地檢新聞稿文義明確地定調違法「騙取搜索票」,即「騙票行為」的一種態樣,基礎型態都是以偽造文書或公務登載不實為主,從而後續引發進一步的基本權侵害:違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騙拘票型,例如2018年的新北斬手騙票案)、違法搜索而侵害隱私權等基本權(騙搜索票型,例如基檢的這件案子)。
Thumbnail
警方執法目的皆為維持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讓交通更安全更順暢,而非是為了警政績效而執法、為了開罰單而開罰單;警政績效制度,就是一般社會大眾所謂的公司「業績」。一般私人企業為追求公司營業利潤及銷售金額成長而設下各種業績,達標者有業績獎金或內部行政獎勵,以及未來升遷機會,但警政機關應與一般以營利為目的的私
Thumbnail
警方執法目的皆為維持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讓交通更安全更順暢,而非是為了警政績效而執法、為了開罰單而開罰單;警政績效制度,就是一般社會大眾所謂的公司「業績」。一般私人企業為追求公司營業利潤及銷售金額成長而設下各種業績,達標者有業績獎金或內部行政獎勵,以及未來升遷機會,但警政機關應與一般以營利為目的的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