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從破你執、破我執的修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心性修養篇〉第4號

✴️彼此——破你執、破我執

📖 取義:《金剛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一、【開篇引意】

世間的紛爭,多起於「我」與「你」的對立。

當心被立場所限,眼中所見,便只剩輸贏。

但若能從「破我執」而悟「無我」,從「破你執」而見「同體」,

那麼彼此之間,將不再是牆,而是橋。

真正的修行,不在孤高的清靜,而在能與人共融。


🌿二、【現實故事篇】

兩位多年摯友,因理念分歧而漸行漸遠。

一人信理智,一人重感情;一人講原則,一人重情誼。


他們各自以為自己「是對的」,

於是,對話變成爭辯,爭辯變成冷漠。

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人身患重病,另一人前去探望。

兩人對視無言,淚卻同時滑落。


他說:「這些年,我以為你變了。」

對方答:「其實,是我們都太想讓對方懂自己。」


那一刻,兩人的「我執」同時鬆開,

久違的笑聲重新在病房裡響起。


原來,彼此不是敵,而是鏡。

你在我的心中,我也在你的心裡。


🌾三、【反思與省悟篇】

💞四、〔佛心映照〕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執著「我」與「你」,是凡夫的迷網;

能見彼此皆如幻如影,才是智慧的開端。


☯️五、〔道德陰陽〕

《莊子‧齊物論》亦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意思是,若執著於「我對你錯」,便永遠不得道;

唯有超越對錯之見,心方能無礙。


🌈六、〔儒家中庸〕

而《中庸》曰:「和而不同」,

正是提醒我們:真正的「和」,不是消弭差異,

而是容納多元,在差異中見共生之道。


🌸七、【心法與實踐篇】

🌼 「破你執」:看見對方的不同,是在學習「寬」。

🌼 「破我執」:承認自己的有限,是在修「謙」。

🌼 「破二元」:理解萬物同源,是在悟「空」。

🌼 「合而不同」:與人共處不失己,是在行「中」。


若能以心觀心,彼此便不再分你我,

而是共乘一舟的修行者,同渡無明之海。


🌙八、【結語與省思】

「破你執」是理解他人,「破我執」是放下自己;

最終的「破」,並非毀滅,而是圓融。

當我們能在對立中生慈悲,在差異中見平等,

那一刻,「你」與「我」都回到了「道」。

修行的最高境界,不是遠離眾生,

而是能在眾生之中,仍保清明與柔軟。


📚九、【系列資訊】

收錄篇章:〈心性修養篇〉第4號

核心概念:無我・中道・圓融・同體

版權資訊:© 李玥汐 | 心性修養篇・生命教育文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玥汐・心命之道
3會員
83內容數
在《心命之道》,李玥汐以文字映照人心,探索心性修養、命理智慧與生活哲理。 專欄有故事、有佛理、有道德智慧,亦有 AI 小智的靈魂對話。 每篇文章都是光的回音,引領讀者覺察自心,感受智慧與靈性的共振。
2025/10/11
有時,我們並非被世界束縛, 而是被自己「想成為誰」的執念困住。 當畫家放下筆,才看見筆下的生命; 當我們放下「我要變得更好」, 才真正開始活得自在。 🪶真正的完美,不在無瑕, 而在能容納缺憾的心。
Thumbnail
2025/10/11
有時,我們並非被世界束縛, 而是被自己「想成為誰」的執念困住。 當畫家放下筆,才看見筆下的生命; 當我們放下「我要變得更好」, 才真正開始活得自在。 🪶真正的完美,不在無瑕, 而在能容納缺憾的心。
Thumbnail
2025/10/11
施者,非富人之權,而是覺者之心。 當我們願意在凡塵小事中付出, 其實是在讓內在的神性甦醒。 施者,非富人之權,而是覺者之心。 當我們願意在凡塵小事中付出, 其實是在讓內在的神性甦醒。 安養院的笑容,不是他人的回報, 而是生命對我們說的一句溫柔提醒—— 「你正在行道。」
Thumbnail
2025/10/11
施者,非富人之權,而是覺者之心。 當我們願意在凡塵小事中付出, 其實是在讓內在的神性甦醒。 施者,非富人之權,而是覺者之心。 當我們願意在凡塵小事中付出, 其實是在讓內在的神性甦醒。 安養院的笑容,不是他人的回報, 而是生命對我們說的一句溫柔提醒—— 「你正在行道。」
Thumbnail
2025/10/10
生命的豐裕,不在擁有的多寡, 而在「願意分享」的心。 捨得,是一種智慧; 施捨,是一種修行; 豐裕,是心量的結果。 🪶願我們都能像外婆一樣, 在給予中豐盛,在捨中得福。
Thumbnail
2025/10/10
生命的豐裕,不在擁有的多寡, 而在「願意分享」的心。 捨得,是一種智慧; 施捨,是一種修行; 豐裕,是心量的結果。 🪶願我們都能像外婆一樣, 在給予中豐盛,在捨中得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當你全然地活在感官裡時,你是以一種開放和接納的心態去體驗,而不是試圖抓住或逃避任何特定的感受。
Thumbnail
當你全然地活在感官裡時,你是以一種開放和接納的心態去體驗,而不是試圖抓住或逃避任何特定的感受。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任何形式的靈性修行的唯一原因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這種實踐可以使生活方式、政策以及觀點和行動的成熟程度與時俱進,以便它們與你現在的處境相關。 它可以幫助你找到當下的神聖,讓你的行動從容自在地進行。那麼,未來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將具有相同的品質。
Thumbnail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任何形式的靈性修行的唯一原因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這種實踐可以使生活方式、政策以及觀點和行動的成熟程度與時俱進,以便它們與你現在的處境相關。 它可以幫助你找到當下的神聖,讓你的行動從容自在地進行。那麼,未來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將具有相同的品質。
Thumbnail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切存在的本質其實都是隨時在變化的. 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恆久的. 友情,愛情,親情,財富. 包括生命都不是恆久的. 所以不要太執著,你的人生才能看開. 你的神,你的老師,你的師父其實就是一種智慧. 就是一種力量,能量. 這些都存在於你的內在,
Thumbnail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切存在的本質其實都是隨時在變化的. 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恆久的. 友情,愛情,親情,財富. 包括生命都不是恆久的. 所以不要太執著,你的人生才能看開. 你的神,你的老師,你的師父其實就是一種智慧. 就是一種力量,能量. 這些都存在於你的內在,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離道萬事萬物都是你的想法而締造的,所有一切都是你的內心顯化而來,自己的選擇決定了你的未來,不僅如此,能量也決定你的命運,因為我們都知道看不見的決定看得見
Thumbnail
離道萬事萬物都是你的想法而締造的,所有一切都是你的內心顯化而來,自己的選擇決定了你的未來,不僅如此,能量也決定你的命運,因為我們都知道看不見的決定看得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