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Rare Earth Elements, REE)是製造晶片、電動車馬達、軍用雷達、飛機引擎等高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料。美國為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近年積極扶植本土稀土開採與加工企業。
撰文|編輯部|2025年10月
MP Materials(NYSE: MP)稀土回歸的旗手
位於加州沙漠邊緣的 Mountain Pass 礦場,是美國唯一具備完整稀土開採與分離能力的基地。這裡的主人:MP Materials(MP),正是美國稀土復興的象徵。
公司自 2017 年重啟礦場後,獲得美國能源部與國防部資助,如今更與通用汽車(GM) 簽約供應磁材,用於電動車馬達。
市場視它為「美版包鋼稀土」,股價表現長期與政策動向緊密相連。
Energy Fuels(NYSE: UUUU)從鈾礦到稀土雙主題的「能源軍工股」
另一家受到華府青睞的公司是 Energy Fuels(UUUU)。
這家公司原本是美國最大的鈾礦開採商,近年轉型跨入稀土分離業務。
它的白櫻(White Mesa)精煉廠,已被國防部指定為「戰略備援產能」,同時也是目前少數能處理混合稀土礦的廠商。
UUUU 成功將「能源安全」與「稀土獨立」兩大議題綁在一起,成為美股市場上稀有的雙題材概念股。
在地緣政治升溫的背景下,它既是防禦股,也是成長股。
Texas Mineral Resources(OTCQB: TMRC)德州荒原的新希望
德州西部的 Round Top 礦區,被譽為美國最有潛力的重稀土與技術金屬礦床之一。
它的擁有者 Texas Mineral Resources(TMRC),正與美國能源部合作開發,計畫在 2026年前實現本地精煉。
這座礦區含有 16 種稀土元素,以及鋰、鋯、鈰等多種關鍵材料,被華府視為「下一代電動車與國防供應鏈的潛在命脈」。
儘管仍屬早期開發階段,但 TMRC 的潛力在於德州州政府已明確提出「關鍵礦產走廊」構想,意味著未來或將與 MP、UUUU 形成橫向整合。
USA Rare Earth(USAR)從礦到磁的一條龍布局
在眾多稀土公司之中,USA Rare Earth(USAR) 最具「政策敘事力」。
公司不僅開採礦區,更在德州計畫建立全美第一座稀土永磁體製造廠。
它的目標不是單純出口原礦,而是打造完整供應鏈,從開採、分離、冶煉到磁體成品,全面擺脫中國依賴。
American Resources(NASDAQ: AREC)從煤灰中提煉稀土
American Resources(AREC) 的故事聽起來像科幻。
公司並非傳統礦業,而是利用先進技術,從煤炭開採副產物與廢棄物中萃取稀土元素。
這項技術若能規模化,將使美國以「零開採破壞」方式回收稀土,被譽為綠色供應鏈革命者。
AREC 的營運仍在早期階段,但已獲得美國能源部(DOE)研究補助,吸引 ESG 基金的目光。
NioCorp Developments(NASDAQ: NB)多金屬戰略資產的穩健代表
加拿大礦商 NioCorp(NB) 雖非純稀土公司,但旗下 Elk Creek 專案,同時涵蓋鈮、釩與稀土,被視為北美最完整的多金屬開發基地。
公司已與美國出口銀行簽署融資協議,並被納入「關鍵礦產開發計畫」清單。
對長線投資者而言,NB 提供的是更穩健的「戰略資產組合」敘事,而非短線炒作。
礦脈之下,主權與資本的戰場
在全球供應鏈重新洗牌的時代,美國的稀土故事不再只是開礦。它象徵著「產業回流」與「能源獨立」的雙重夢想。
MP、UUUU、TMRC、NB、AREC 這些代碼背後,是一場由地緣政治、政策補貼與資本市場共演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