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
提起香港,你會想到什麼?
是太平山的夜景?還是蘭桂坊的酒吧街?歡樂的迪士尼樂園?又或是維多利亞港在繁華燈光下的美景?
這些都是香港的象徵,但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那就是:香港人特別長壽。
根據 2024 年官方資料,香港女性平均壽命高達 88.4 歲,男性也有 82.8 歲。
在這背後,「低吸菸率」與「嚴格的控菸政策」是關鍵。
不過,台灣在戒菸這件事上,也並非落於人後。我們一起來看看,吸菸的風險,以及港台兩地如何協助民眾戒菸。
吸菸相當於慢性自殺:從身體內部被慢慢侵蝕
吸菸的危害,不只是「抽菸會得肺癌」這麼簡單。它對身體的破壞幾乎是全方位的。

示意圖
- 心血管:會讓血管壁硬化、狹窄、容易形成血栓,增加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風險。
- 呼吸系統:讓肺部慢性發炎、組織受損,導致慢阻肺或氣喘惡化。
- 癌症風險:尼古丁與化學致癌物讓細胞變異,幾乎所有器官都有可能受害。
- 免疫與代謝:抗氧化力下降、免疫力減弱、老化速度加快。
別以為「一天只抽一根」就沒關係。
研究顯示,即使是輕度吸菸者,全因死亡率仍遠高於不吸菸者。 更別忘了,二手菸也會默默傷害你身邊的人。
戒菸永不嫌晚:身體會記得你的善待
戒菸後,身體會慢慢恢復。
研究指出,戒菸十年後——
- 心血管死亡風險可下降約 64%
- 癌症風險可減少 53%
- 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更可降低一半以上。
換句話說:
任何時候開始都不嫌晚。
你隨時都能改寫自己的健康曲線,從不再點燃香菸的那一刻開始。
香港的長壽祕訣:從政策層面開始戒菸
香港政府多年來持續推行:
- 公共場所全面禁菸
- 調高菸稅、增加價格門檻
- 強化警示圖文,擴大禁菸區域

示意圖
這些政策不只改變了吸菸文化,也讓香港的吸菸率長期維持全球最低之一。
台灣的戒菸輔助:你並不孤單
其實,台灣早就有完善的戒菸支援體系,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二代戒菸服務:
自 2012 年起推動,涵蓋門診、住院、急診與藥局。 費用由「菸品健康福利捐」支應,不會佔用健保額度。 自 2022 年 5 月起,戒菸輔助藥物免收部分負擔,大幅降低戒菸成本。
藥物與替代療法:
對菸癮較重者,醫師可開立尼古丁替代療法(貼片、口嚼錠、吸入劑等),或非尼古丁類藥物,幫助緩解戒斷不適。 多數醫療院所與藥局都有補助可申請。
諮詢與心理支持:
想有人陪你一起戒? 可以撥打 免費戒菸專線 0800-63-63-63(市話/手機皆可)。
也能透過 LINE、電話或面對面衛教,獲得支持。 各地衛生局與醫院還會開設戒菸課程,讓你在群體鼓勵中更容易成功。
補助規範:
每人每年可申請兩個療程(含衛教與用藥),每次療程約八週。 這些資源讓「想戒卻怕孤單」的你,不必再單打獨鬥。
筆者的觀點:
這篇「觀察者系列」是我與夜鶯共同撰寫。她提供醫學專業,我則整理成文字。
夜鶯小時候就從香港來到台灣。她曾跟我提起,剛來台灣時,覺得這裡的人熱情又親切, 但有件事讓她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台灣這麼多人吸菸?
她說,在香港街上,很少看到有人邊走邊抽菸。不是因為沒人想抽,而是多數人覺得「買菸是浪費錢的行為」。
聽她這麼說,我才意識到,也許是台灣香菸價格太便宜了。
身為護理師的她,看過太多因長期吸菸導致慢性病的患者。她總是感嘆:「為什麼有人願意花錢傷害自己?」
我告訴她:「香菸不像酒或毒品能帶來快樂,尼古丁的功能只有一個——讓人上癮。那種『放鬆』只是解除戒斷的不適而已。」
她笑了笑說:「那放鬆的方式那麼多,為什麼偏要選這個?」
我答不上來,因為我本身也不抽菸。
我想提醒的是:抽菸不會讓你更有魅力,只會讓你離健康更遠。 對女性而言,吸菸不僅會讓皮膚暗沉、加速老化,也容易留下許多隱憂。
顏正國的離世,讓許多人重新意識到肺癌的嚴重性。
如果你正考慮戒菸,現在開始都不算太遲。
讓每一次深呼吸,都是重拾自由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