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被栽培的人│徵人啟弒 No Other Choice (2025)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本篇影論重點:
體制豢養的劊子手
三名受害者代表的三層象徵
片名翻譯凸顯的倫理轉折
本片是朴贊郁的代表作?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

朴贊郁執導的<徵人啟弒 No Other Choice, 2025>改寫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這句老話:突如其來的事件,對個體而言,是猝不及防的混亂,帶有荒謬的喜劇感;但拉遠來看,卻揭露了盤根錯節的集體病灶。

被體制豢養的劊子手

本片改編自1997年美國小說《斧頭》(The Ax)。小說的核心象徵出現在主角萬洙(李炳憲飾)對美國併購者義憤填膺的抗議:美式資本主義下,一旦不被需要也就毫無價值,人與物同等,無情裁員如同砍頭般俐落。美國人僅以和英文片名相似的「We don't have choice」搪塞過去,揭示由「人」所形構的「階級」都「別無選擇」地成為互相傾軋的機器。

但在後續劇情中,揮動「斧頭」的卻是萬洙自己。人最終被體制豢養成劊子手,完成真正的殺戮。朴贊郁的標誌性的暴力,內化為一雙無形的手,將人如同盆栽,透過鐵、血、疼痛,塑造成被欣賞、能論價的形貌。

被塑造的「成功人生」樣貌

萬洙被體制栽培了25年,一路兢兢業業、力爭上游。開場他幸福地擁抱妻兒,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自認為擁有了一切。這個畫面之所以近乎完美,正是呈現了社會價值體系「成功男人」的標準典範,不僅創造了未來(家庭、事業),買下童年成長的房子,也象徵他對自己的過去足以交代。

但即使是如此努力照腳本打造完美人生,這樣的男人也能被體制毫不留情地拋棄。萬洙世界的崩塌導致的「脫稿」,遂成了他後續可笑的起點。

三名受害者的暴力層次

朴贊郁藉著萬洙剷除三名受害者的過程,呈現暴力同樣對他有著三種不同層次的人性摧殘。

第一名受害者,象徵萬洙專業的自傲、人生的自尊,和一蹶不振的失敗鏡像。在原先為了遮掩槍聲而開到最大的樂音中兩人對吼,萬洙以旁觀者的角度質問對方,但每個問號其實都是對自己的提問:為什麼不轉換跑道?為什麼只沈溺失落而忽略妻子?混亂中的槍擊,使萬洙成為「被主動」的殺手,無法回頭地殺死那個自怨自艾、被動等待的魯蛇鏡像。

因此,面對第二個受害者,他已能更不猶豫。萬洙看著這個同樣背負家庭責任的男人,再怎麼高大挺拔(演員車勝元身高188 cm)也得為此低入塵埃;但他可是曾經沐浴在「陽光」中的男人,不可能活得那樣謹小慎微,又怎能以這樣的臉面教育下一代。

對朴贊郁而言,將前述園藝僅當作象徵遠遠不夠,更赤裸地運用在萬洙處理該名受害者的手法上─將其綑綁成非人的形狀。他從一個被壓迫者成為壓迫者的化身,雙手實現了集體無形的矯正,親手複製了自己被馴化的命運。

原先,控訴體制殘酷的萬洙,此刻反成維繫體制的幫兇。站在這個高點上,他不可能容忍第三名受害者,既得利益的那種無知和揮霍。趁著酒勁,萬洙拔掉了久未處理的蛀牙─朴贊郁<原罪犯 Old Boy, 2003>也曾出現拔牙酷刑,本片換作主角對自己下手,將困擾自己的疼痛連根拔起,連帶象徵除去危害體制的濫權者。

他成為一個深思熟慮的制裁者,無情灌食的暴力對應「豢養」概念,故布嘔吐窒息的疑陣,讓其死於滋養的逆行。

性與暴力內化形似

談到朴贊郁繞不開的性和暴力,在本片化為鰻魚和蛇的形象,融合成了一體兩面。鰻魚作為壯陽食材,在萬洙夫妻的調笑間偷渡慾望;蛇則是潛伏的惡意,像是社會變化或橫空出世的AI科技,在人毫無防備時給出致命一擊。

未成年的示依將鰻魚誤認為蛇,天真之中,反倒看穿兩者其實同根同源。

陽光、陰影與至暗時刻

片尾,萬洙似乎守護了家庭、回到「正常生活」,但他所擁抱的妻子,卻當時間一到就果斷推開他。妻子(孫藝真飾)曾說,不管丈夫做了什麼自己同樣也會被算上一份,這份不情願的共謀,使她無法揭穿、選擇裝傻,成為這個家庭再也無法純粹的陰影。

費盡心機的萬洙終於獲得那份工作,在無人工廠和AI機具實行「關燈計畫」(自動化機器不需要休息也不需要開燈),這一幕再次與片頭的「陽光」相互對照,他越是笑得開懷,越凸顯人性的黑暗時刻。

翻譯凸顯的倫理轉折

本片韓文片名<어쩔수가없다>直譯「沒辦法」、「無可奈何」、「無能為力」,呈現個體在集體壓力下的自我坦誠;英文片名變成了<No Other Choice>,強調出「別無選擇」之外的那個「隱性『選擇』」,最終勢必走向(不得不的)利己主義;港譯<選擇有罪>則是強調主體的自覺,將「生存權」與「道德性」綁在一起,沒有誰的活會是真正無辜。

不同語境下轉譯出三種倫理姿態,也揭示了全球資本主義下,人對自身選擇權的幻覺。

朴贊郁的代表作?

朴贊郁曾表示,希望將此片打造成他的代表作。這一點是否成立尚難定論,但本片確實是他的集大成之作:飽和濃豔的美術設計,不再只是風格化的修辭,而是一種對現實的揭示:這樣的「超現實」才是真實。

他抹除時間與空間的轉場,不屬於過去或未來,而直指因果的當下;不限定哪個國家、發生在哪個個體,而是人類普遍的精神狀態。甚至是故事中的角色設定,如示依的非親生、寡言莉依只會重複別人說的話,都值得拎出細究。

只是,本片因著開發進度延遲,或許錯過了最佳的登場時機。前頭已有奉俊昊<寄生上流 기생충, 2019>在奧斯卡大放異彩,類似描述美帝強權移植、資本主義、階級體制的主題能否再受矚目有待考驗。或許,唯有能看懂東方園藝「異術之美」的人,才可能理解那鐵、血與疼痛的「境界」,究竟訴說著怎樣無可擺脫的精神制約。 

同場加映:

半吊子的推理與愛情<分手的決心>:朴贊郁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作品

天作惡<我要復仇>:朴贊郁最為知名的「復仇三部曲之一」

身為禽獸何需抱歉<原罪犯>:「復仇三部曲之二」

幸福有罪<親切的金子>:「復仇三部曲之三」

Micky和奉俊昊同為可割可棄的打工仔<米奇17號>:奉俊昊又一次的好萊塢嘗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論寫作
145會員
311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影論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10/08
Engels一家成為縮影,每個人都帶著某種荒謬的諷刺。父親Tim嫻熟左派思辨,如今卻在光鮮亮麗的辦公大樓,將批判語彙包裝成遊說的華麗標語。他甚至能從女兒Frieda「過激」的言論汲取靈感,寫下那句—「我們成為了我們曾經批評的對象」。Tim並非墮落,只是察覺理想也有其商業化的形貌;人終究會在現實裡,將
Thumbnail
2025/10/08
Engels一家成為縮影,每個人都帶著某種荒謬的諷刺。父親Tim嫻熟左派思辨,如今卻在光鮮亮麗的辦公大樓,將批判語彙包裝成遊說的華麗標語。他甚至能從女兒Frieda「過激」的言論汲取靈感,寫下那句—「我們成為了我們曾經批評的對象」。Tim並非墮落,只是察覺理想也有其商業化的形貌;人終究會在現實裡,將
Thumbnail
2025/10/02
社群上有人將原文片名<One Battle After Another>趣譯為<連戰>,巧妙「簡語」藉政治人物的名字破題,瞬間點出滿滿政治味。但原文裡的” After Another”其實更值得探究,那含有一而再再而三、不論成敗的續航力,意義遠大於如同煙花的砲火;相比簡化後的「為戰而戰」,本片更在意
Thumbnail
2025/10/02
社群上有人將原文片名<One Battle After Another>趣譯為<連戰>,巧妙「簡語」藉政治人物的名字破題,瞬間點出滿滿政治味。但原文裡的” After Another”其實更值得探究,那含有一而再再而三、不論成敗的續航力,意義遠大於如同煙花的砲火;相比簡化後的「為戰而戰」,本片更在意
Thumbnail
2025/09/24
最大的問題,仍在於人物的掌握。片中每個人物都刻板得不可思議:女主角書儀(林依晨飾),壓抑性向,選擇成為完美的妻子、母親,事事以丈夫為準;丈夫義峰(李銘忠飾),準醫院院長接班人,標準的大男人主義;他們的長子天瀚(劉敬飾),成績優異,面臨類組的抉擇,開始反抗父親的干預;雪津(吳可熙飾)是書儀年輕時的情人
Thumbnail
2025/09/24
最大的問題,仍在於人物的掌握。片中每個人物都刻板得不可思議:女主角書儀(林依晨飾),壓抑性向,選擇成為完美的妻子、母親,事事以丈夫為準;丈夫義峰(李銘忠飾),準醫院院長接班人,標準的大男人主義;他們的長子天瀚(劉敬飾),成績優異,面臨類組的抉擇,開始反抗父親的干預;雪津(吳可熙飾)是書儀年輕時的情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人類對生物資源的不當利用,往往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許多影響,那麼我們是否能以繁殖個體填補這些傷害呢?
Thumbnail
人類對生物資源的不當利用,往往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許多影響,那麼我們是否能以繁殖個體填補這些傷害呢?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照片:一隻海豹的鼻孔裡卡了一條鰻魚。 好奇的我點進去看了針對這現象的相關研究論述,原來,這可能是年輕海豹的一種行為藝術,因為在中老年海豹身上沒看到這種行為。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照片:一隻海豹的鼻孔裡卡了一條鰻魚。 好奇的我點進去看了針對這現象的相關研究論述,原來,這可能是年輕海豹的一種行為藝術,因為在中老年海豹身上沒看到這種行為。
Thumbnail
比腳更多的是,我對妳的愛。 ──來自蜈蚣精的深情告白。
Thumbnail
比腳更多的是,我對妳的愛。 ──來自蜈蚣精的深情告白。
Thumbnail
有看過蜘蛛嘛? 我從未見過如此縝密的生物 沉默著織羅出驚天動地的咆哮 說 當下 現今 現在 今時 都吃不到 什麼都吃不到 只有張漂亮的簍空披肩 想說 代替死神 給某個美味饕餮披上 說 開動 銀盤的腥紅色 是飽餐一頓的小費 斷裂的蝶翼 還在風中顫抖著 就連最鋒利
Thumbnail
有看過蜘蛛嘛? 我從未見過如此縝密的生物 沉默著織羅出驚天動地的咆哮 說 當下 現今 現在 今時 都吃不到 什麼都吃不到 只有張漂亮的簍空披肩 想說 代替死神 給某個美味饕餮披上 說 開動 銀盤的腥紅色 是飽餐一頓的小費 斷裂的蝶翼 還在風中顫抖著 就連最鋒利
Thumbnail
我就像那隻一角鯨,在陌生的海洋裡,跟我不熟悉的白鯨一起生活,因為大家都跟我不一樣,所以我很難適應,也有很多鯨魚討厭我。 可是沒關係,因為這是我的人生,雖然奇特又古怪,但同時也很有價值又美好。
Thumbnail
我就像那隻一角鯨,在陌生的海洋裡,跟我不熟悉的白鯨一起生活,因為大家都跟我不一樣,所以我很難適應,也有很多鯨魚討厭我。 可是沒關係,因為這是我的人生,雖然奇特又古怪,但同時也很有價值又美好。
Thumbnail
二公子從喜歡四腳蛇,到喜歡鱷魚,到喜歡龍蝦。說他花心,他倒是沒有同一時間喜歡兩種動物。
Thumbnail
二公子從喜歡四腳蛇,到喜歡鱷魚,到喜歡龍蝦。說他花心,他倒是沒有同一時間喜歡兩種動物。
Thumbnail
「布朗基之子⋯⋯為什麼會在這裡?」花園盯著巨大的鱷人說。廂型車裡走出一群燈籠魚傭兵,他們的尖牙緊咬防毒濾嘴,透過大眼上的密集孔洞凝視著獵物。「讓我們跳過談判的部分吧。」燈籠魚兵長大聲喊道:「把『寨主』的貨物交還給我們,妳就能平安回家!」
Thumbnail
「布朗基之子⋯⋯為什麼會在這裡?」花園盯著巨大的鱷人說。廂型車裡走出一群燈籠魚傭兵,他們的尖牙緊咬防毒濾嘴,透過大眼上的密集孔洞凝視著獵物。「讓我們跳過談判的部分吧。」燈籠魚兵長大聲喊道:「把『寨主』的貨物交還給我們,妳就能平安回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