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影論重點:
體制豢養的劊子手
三名受害者代表的三層象徵
片名翻譯凸顯的倫理轉折
本片是朴贊郁的代表作?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
朴贊郁執導的<徵人啟弒 No Other Choice, 2025>改寫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這句老話:突如其來的事件,對個體而言,是猝不及防的混亂,帶有荒謬的喜劇感;但拉遠來看,卻揭露了盤根錯節的集體病灶。
被體制豢養的劊子手
本片改編自1997年美國小說《斧頭》(The Ax)。小說的核心象徵出現在主角萬洙(李炳憲飾)對美國併購者義憤填膺的抗議:美式資本主義下,一旦不被需要也就毫無價值,人與物同等,無情裁員如同砍頭般俐落。美國人僅以和英文片名相似的「We don't have choice」搪塞過去,揭示由「人」所形構的「階級」都「別無選擇」地成為互相傾軋的機器。
但在後續劇情中,揮動「斧頭」的卻是萬洙自己。人最終被體制豢養成劊子手,完成真正的殺戮。朴贊郁的標誌性的暴力,內化為一雙無形的手,將人如同盆栽,透過鐵、血、疼痛,塑造成被欣賞、能論價的形貌。
被塑造的「成功人生」樣貌
萬洙被體制栽培了25年,一路兢兢業業、力爭上游。開場他幸福地擁抱妻兒,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自認為擁有了一切。這個畫面之所以近乎完美,正是呈現了社會價值體系「成功男人」的標準典範,不僅創造了未來(家庭、事業),買下童年成長的房子,也象徵他對自己的過去足以交代。
但即使是如此努力照腳本打造完美人生,這樣的男人也能被體制毫不留情地拋棄。萬洙世界的崩塌導致的「脫稿」,遂成了他後續可笑的起點。
三名受害者的暴力層次
朴贊郁藉著萬洙剷除三名受害者的過程,呈現暴力同樣對他有著三種不同層次的人性摧殘。
第一名受害者,象徵萬洙專業的自傲、人生的自尊,和一蹶不振的失敗鏡像。在原先為了遮掩槍聲而開到最大的樂音中兩人對吼,萬洙以旁觀者的角度質問對方,但每個問號其實都是對自己的提問:為什麼不轉換跑道?為什麼只沈溺失落而忽略妻子?混亂中的槍擊,使萬洙成為「被主動」的殺手,無法回頭地殺死那個自怨自艾、被動等待的魯蛇鏡像。
因此,面對第二個受害者,他已能更不猶豫。萬洙看著這個同樣背負家庭責任的男人,再怎麼高大挺拔(演員車勝元身高188 cm)也得為此低入塵埃;但他可是曾經沐浴在「陽光」中的男人,不可能活得那樣謹小慎微,又怎能以這樣的臉面教育下一代。
對朴贊郁而言,將前述園藝僅當作象徵遠遠不夠,更赤裸地運用在萬洙處理該名受害者的手法上─將其綑綁成非人的形狀。他從一個被壓迫者成為壓迫者的化身,雙手實現了集體無形的矯正,親手複製了自己被馴化的命運。
原先,控訴體制殘酷的萬洙,此刻反成維繫體制的幫兇。站在這個高點上,他不可能容忍第三名受害者,既得利益的那種無知和揮霍。趁著酒勁,萬洙拔掉了久未處理的蛀牙─朴贊郁<原罪犯 Old Boy, 2003>也曾出現拔牙酷刑,本片換作主角對自己下手,將困擾自己的疼痛連根拔起,連帶象徵除去危害體制的濫權者。
他成為一個深思熟慮的制裁者,無情灌食的暴力對應「豢養」概念,故布嘔吐窒息的疑陣,讓其死於滋養的逆行。
性與暴力內化形似
談到朴贊郁繞不開的性和暴力,在本片化為鰻魚和蛇的形象,融合成了一體兩面。鰻魚作為壯陽食材,在萬洙夫妻的調笑間偷渡慾望;蛇則是潛伏的惡意,像是社會變化或橫空出世的AI科技,在人毫無防備時給出致命一擊。
未成年的示依將鰻魚誤認為蛇,天真之中,反倒看穿兩者其實同根同源。
陽光、陰影與至暗時刻
片尾,萬洙似乎守護了家庭、回到「正常生活」,但他所擁抱的妻子,卻當時間一到就果斷推開他。妻子(孫藝真飾)曾說,不管丈夫做了什麼自己同樣也會被算上一份,這份不情願的共謀,使她無法揭穿、選擇裝傻,成為這個家庭再也無法純粹的陰影。
費盡心機的萬洙終於獲得那份工作,在無人工廠和AI機具實行「關燈計畫」(自動化機器不需要休息也不需要開燈),這一幕再次與片頭的「陽光」相互對照,他越是笑得開懷,越凸顯人性的黑暗時刻。
翻譯凸顯的倫理轉折
本片韓文片名<어쩔수가없다>直譯「沒辦法」、「無可奈何」、「無能為力」,呈現個體在集體壓力下的自我坦誠;英文片名變成了<No Other Choice>,強調出「別無選擇」之外的那個「隱性『選擇』」,最終勢必走向(不得不的)利己主義;港譯<選擇有罪>則是強調主體的自覺,將「生存權」與「道德性」綁在一起,沒有誰的活會是真正無辜。
不同語境下轉譯出三種倫理姿態,也揭示了全球資本主義下,人對自身選擇權的幻覺。
朴贊郁的代表作?
朴贊郁曾表示,希望將此片打造成他的代表作。這一點是否成立尚難定論,但本片確實是他的集大成之作:飽和濃豔的美術設計,不再只是風格化的修辭,而是一種對現實的揭示:這樣的「超現實」才是真實。
他抹除時間與空間的轉場,不屬於過去或未來,而直指因果的當下;不限定哪個國家、發生在哪個個體,而是人類普遍的精神狀態。甚至是故事中的角色設定,如示依的非親生、寡言莉依只會重複別人說的話,都值得拎出細究。
只是,本片因著開發進度延遲,或許錯過了最佳的登場時機。前頭已有奉俊昊<寄生上流 기생충, 2019>在奧斯卡大放異彩,類似描述美帝強權移植、資本主義、階級體制的主題能否再受矚目有待考驗。或許,唯有能看懂東方園藝「異術之美」的人,才可能理解那鐵、血與疼痛的「境界」,究竟訴說著怎樣無可擺脫的精神制約。
同場加映:
半吊子的推理與愛情<分手的決心>:朴贊郁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作品
天作惡<我要復仇>:朴贊郁最為知名的「復仇三部曲之一」
身為禽獸何需抱歉<原罪犯>:「復仇三部曲之二」
幸福有罪<親切的金子>:「復仇三部曲之三」
Micky和奉俊昊同為可割可棄的打工仔<米奇17號>:奉俊昊又一次的好萊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