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被看見之前,先學會讓人願意聽你說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那天,一位學員在課堂上問我:「老師,我的提案明明內容很好,為什麼主管總是沒反應?」

我笑著反問他:「你有沒有注意到,對方的眉頭是從第幾秒開始皺的?」

他愣住了。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說錯話」,而是「說太快」。

快到對方還沒進入你的節奏,就失去了耐性; 快到你的訊息還沒形成信任,就被貼上「太多」「太雜」「我再看看」的標籤。

在這個資訊過載的時代,被看見之前,先讓人願意聽你說。

而「讓人聽你說」這件事,比我們以為的更需要策略。

為什麼明明說了重點,對方還是沒聽見?

在心理學裡,有個經典理論叫「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

意思是:人的大腦在同一時間,只能處理有限資訊, 研究指出——一次能有效吸收的訊息不超過三個重點。

但我們往往犯了一個錯:

想在三分鐘內講完十件事, 結果讓對方聽完後,一句都沒記住。

說服不是資訊輸出,而是注意力分配。

當資訊過多、結構不明,聽的人會自動啟動防禦模式—— 表面點頭,內心關機。

所以要讓人「願意聽你說」,第一步不是加內容,而是減負荷

讓對方在最短的時間內抓到你要他理解的重點。


我自己也踩過那些坑

有段時間,我卯足全力想做出「完美提案」, 把所有研究、數據、解法都塞進一份簡報裡。 我以為這樣能顯得自己專業, 結果被主管當場打槍:「重點是什麼?你到底要我決定哪件事?」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我不是沒準備好,而是準備太多。

還有一次,我急著完成目標,忽略了「對齊」的重要性。

當時只想盡快交出成果,沒先和客戶確認階段目標。 結果我一路猛踩油門、夜以繼日, 最後客戶一句:「這不是我想要的方向。」 整個專案幾乎要砍掉重練。

那次,我學到兩件事:

  1. 再好的內容,若沒有對齊,就只是自言自語;
  2. 速度快不代表前進,如果方向錯了,只會更快偏離終點。

從同理到對齊:「共感曲線」的三段話術

說服的本質,不是贏過對方,而是讓他願意靠近你。

這就是我常用的「共感曲線(Empathy Curve)」:

1.同理(Empathize)——先說出對方在意的痛點。

「我知道現在大家都被預算卡得很緊,任何新專案都要拿出明確回報。」

2.對齊(Align)——說出你理解的共同目標。

 「我們其實想解的是同一個問題——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提升成效。」

3.提案(Propose)——最後才進入你的解法。

「所以我設計了一個可試行的版本,只要投入 10% 成本,就能驗證成果。」

這三步驟看似簡單,但在組織與市場的溝通裡非常關鍵。

因為當你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的那一刻,他才會願意聽你說「要改變」。


一場從「被打槍」到「被點頭」的提案轉折

我曾輔導一個企業內部提案團隊,他們在年度預算會議中卡關多次。

簡報內容詳盡、數據齊全,但主管始終沒有採納。 我請他們先暫停修改PPT,改從一句話回答我:「主管最怕什麼?」

沉默五秒後,有人說:「怕我們做不出來。」

於是我們重新設計開場:不是再報進度,而是先共感對方的風險。

「我們知道目前公司資源吃緊,也理解各單位都在搶預算。

所以這次的提案,我們用一個小規模試行版本,先證明可以做到,再爭取擴大。」

五分鐘後,主管回的第一句話是:「那你們試試看。」

從那一刻起,整個團隊第一次感受到——不是對方不想聽,而是他想先被理解。


溝通結構公式:「痛點 → 願景 → 解法」

這是我在企業課程裡最常教的一個提案公式:

  • 先說痛點——讓對方覺得「與我有關」。
  • 再說願景——描繪出「如果成功,對方會更好」
  • 後說解法——提出具體可行方案。順序不能反。

因為「願景」是說服的橋樑。 沒有願景的提案,就像沒有故事的報表——只有數字,沒有情感。

而當你掌握這個順序時,對方會從「懷疑」轉為「想聽更多」,這就是溝通中的臨界點:從注意力,變成信任力。


愛蜜莉想跟你說

在這個資訊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想被看見,不代表要更大聲, 而是要更懂得——怎麼讓人願意留下來聽你說。

說服,不是輸贏;而是邀請對方同行。

因為真正的影響力,不是你說得多動聽, 而是對方願意跟你走多遠。


思考題

  • 你最近一次的提案,對方在哪個階段「失焦」?
  • 下次開口前,能否用「痛點 → 願景 → 解法」先排演一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81會員
162內容數
我是愛蜜莉,曾任外商及科技業主管,穿梭在市場研究和品牌行銷之間,現在是顧問、講師。在這裡,我用文字記錄思考、感受與實踐——從職場到人生,從轉型到覺察。如果你正在路上,想讓自己更清楚、更自在、也更貼近理想的樣子,歡迎走進這場「人生演算法」。
2025/10/14
每年十月至十二月,是多數企業進入「績效考核季」的時刻。員工忙著整理成果、主管忙著打分,人資統整報表、而高層開始討論明年的KPI。這段時期,對我而言總像一面鏡子。它不只是公司制度的儀式,更是一場「自我校準」的練習。
Thumbnail
2025/10/14
每年十月至十二月,是多數企業進入「績效考核季」的時刻。員工忙著整理成果、主管忙著打分,人資統整報表、而高層開始討論明年的KPI。這段時期,對我而言總像一面鏡子。它不只是公司制度的儀式,更是一場「自我校準」的練習。
Thumbnail
2025/10/13
本文探討在職場中,面對內部主管和外部客戶時,溝通策略的差異與關鍵。作者分享從自身經驗出發,理解主管追求「可控」與客戶尋求「被理解」的本質,並結合心理學理論,闡述「情緒價值」並非討好,而是成就感的再分配。
Thumbnail
2025/10/13
本文探討在職場中,面對內部主管和外部客戶時,溝通策略的差異與關鍵。作者分享從自身經驗出發,理解主管追求「可控」與客戶尋求「被理解」的本質,並結合心理學理論,闡述「情緒價值」並非討好,而是成就感的再分配。
Thumbnail
2025/10/09
本文作者分享了離職後從組織網絡中抽離的孤單感,以及如何在缺乏即時回饋的環境下,透過學習成為回應者、用心經營「真實的連結」,並以「持續貢獻」作為人脈經營的本質,最終建立起穩定而有力的支持系統。強調信任與尊重是人脈的根本,透過無私奉獻,能吸引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Thumbnail
2025/10/09
本文作者分享了離職後從組織網絡中抽離的孤單感,以及如何在缺乏即時回饋的環境下,透過學習成為回應者、用心經營「真實的連結」,並以「持續貢獻」作為人脈經營的本質,最終建立起穩定而有力的支持系統。強調信任與尊重是人脈的根本,透過無私奉獻,能吸引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Thumbnail
近期在上一門溝通技巧與觀察的課程,我想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技巧,從一般的人際關係到職場管理位階,甚至到更專業的治療性關係,當中如果缺少這兩個要素,在一般關係進行上溝通會出現阻礙,在職場溝通上會失去目的且沒有效率,在治療性關係溝通上會很難建立彼此的信任,因此當這兩者並行時才能維繫人與人的關係。
Thumbnail
近期在上一門溝通技巧與觀察的課程,我想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技巧,從一般的人際關係到職場管理位階,甚至到更專業的治療性關係,當中如果缺少這兩個要素,在一般關係進行上溝通會出現阻礙,在職場溝通上會失去目的且沒有效率,在治療性關係溝通上會很難建立彼此的信任,因此當這兩者並行時才能維繫人與人的關係。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幫助學員改革思維,提升心理素質,並培養正向溝通的能力。通過學習四大問句技巧,學員將能夠有效應對挑戰,化解負面能量。課程適合希望提升心理素質、改善溝通技巧,以及成為更好領導者的人。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幫助學員改革思維,提升心理素質,並培養正向溝通的能力。通過學習四大問句技巧,學員將能夠有效應對挑戰,化解負面能量。課程適合希望提升心理素質、改善溝通技巧,以及成為更好領導者的人。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1.賦予對方一個角色的框架,會讓對方更願意照著你的意思去行動。 2.要讓聽者相信你說的話,措辭很重要,分成三種:規避語、確定語、填補語。 3.善用確定語可以讓自己說話更有自信,更加具有說服力。 4.有時候需要巧用規避語,來為雙方對話增添一些潤滑空間,也可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Thumbnail
1.賦予對方一個角色的框架,會讓對方更願意照著你的意思去行動。 2.要讓聽者相信你說的話,措辭很重要,分成三種:規避語、確定語、填補語。 3.善用確定語可以讓自己說話更有自信,更加具有說服力。 4.有時候需要巧用規避語,來為雙方對話增添一些潤滑空間,也可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