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有的人一直在網路上戰對錯、戰政治立場,這個行為是不是其實是為了滿足什麼心理需求?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 我看有的人一直在網路上戰對錯、戰政治立場,這個行為是不是其實是為了滿足什麼心理需求?


* * *


幾個可能原因:


✚ 1.掩飾不安全感或自我價值感不足

現實生活中可能缺少掌控感或被認可的經驗。

在網路上「站隊」、辯贏對方,暫時能感覺自己有力量、有價值。

情緒詞:焦慮、渴望被看見、脆弱


✚ 2.轉移內心焦慮或不滿

生活裡遇到挫折、孤單或無力感時,容易把情緒投射到政治或對錯議題上。

這樣一來,對外「戰」比面對自己困境容易多了。

情緒詞:憤怒、挫折、逃避


✚ 3.對控制感的需求

在辯論中,對方的回應會立刻告訴你「我贏了沒?」

這種掌控感帶來心理慰藉,但很短暫,也容易上癮。

情緒詞:得意、緊張、焦躁


✚ 4.尋找認同感與群體歸屬感

很多人戰政治立場時,其實是在找同溫層,彌補現實中的孤單或社交缺口。

情緒詞:孤單、被理解、依附


簡單說,網路上的戰對錯,往往不是單純討論問題,而是在透過「立場」填補內心空缺、暫時控制焦慮。

看到這種行為時,也許多一點理解,而不是直接對立,你可能會更輕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楠的沙龍
3會員
57內容數
二胡奏者。台中。無車生活。
夏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4
■ 問1.剛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孩子考私中的時候,同考場的小孩發現像皮擦不見了,想跟你的小孩借。然後就有分借與不借兩派。你怎麼看? ■ 問2.我想起我國小一年級在教室打掃擦桌子的時候,不知為何(也許是打掃完才放學離開?)我媽出現,她就說我不該這麼認真幫別人擦桌子。 * * * ■ 問
Thumbnail
2025/10/14
■ 問1.剛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孩子考私中的時候,同考場的小孩發現像皮擦不見了,想跟你的小孩借。然後就有分借與不借兩派。你怎麼看? ■ 問2.我想起我國小一年級在教室打掃擦桌子的時候,不知為何(也許是打掃完才放學離開?)我媽出現,她就說我不該這麼認真幫別人擦桌子。 * * * ■ 問
Thumbnail
2025/10/13
所以你是說,這種探索式的學習方式,其實是人類本能? 是的。想更具體一點: 人類學習像在霧裡走——每摸到新東西都想再探一探。 AI學習像在看地圖——它等地圖更新,自己不會去探路。 ✚人類的探索式學習,本質上是被好奇心推動的。 我們會想:「我想知道更多」→「那我能從哪裡開始?」→「
Thumbnail
2025/10/13
所以你是說,這種探索式的學習方式,其實是人類本能? 是的。想更具體一點: 人類學習像在霧裡走——每摸到新東西都想再探一探。 AI學習像在看地圖——它等地圖更新,自己不會去探路。 ✚人類的探索式學習,本質上是被好奇心推動的。 我們會想:「我想知道更多」→「那我能從哪裡開始?」→「
Thumbnail
2025/10/11
■ 其實我這是在找一個原則以及一個道理。我認為大部分的犯罪幾乎都是指向同一件事情。關乎人的能量、氣場。你提的這些東西如果不是從最根本的方向來看的話,那會變成好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是在想,人自從被生下來以後到底可以用什麼最根本的方法來提醒他去小心?但是連兩歲三歲甚至還是嬰兒的時代,就有可能落入那些想
Thumbnail
2025/10/11
■ 其實我這是在找一個原則以及一個道理。我認為大部分的犯罪幾乎都是指向同一件事情。關乎人的能量、氣場。你提的這些東西如果不是從最根本的方向來看的話,那會變成好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是在想,人自從被生下來以後到底可以用什麼最根本的方法來提醒他去小心?但是連兩歲三歲甚至還是嬰兒的時代,就有可能落入那些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金馬獎呼喚大家走進戲院,但Youtube、Netflix已成日常。最新研究顯示,臺灣VOD訂閱戶破700萬,年產值近百億。在全球影視產業洗牌之際,臺灣如何運用國際資金與平臺,將在地故事推向世界?專家點出,理解演算法、克服盜版、制定對接國際的政策是關鍵。
Thumbnail
金馬獎呼喚大家走進戲院,但Youtube、Netflix已成日常。最新研究顯示,臺灣VOD訂閱戶破700萬,年產值近百億。在全球影視產業洗牌之際,臺灣如何運用國際資金與平臺,將在地故事推向世界?專家點出,理解演算法、克服盜版、制定對接國際的政策是關鍵。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在喧囂的日常中,你是否尋找能代表內心狀態的氣味?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 的「一週八日」系列香水,演繹創作者孤獨、沉靜卻自由奔放的內在。其中「星期六 Silent Wild」以綠橄欖、茶香與白麝香交織出清新、寧靜且溫暖的氣息,連結自我與世界的流動,找回那份「只是在」的和諧。
Thumbnail
在喧囂的日常中,你是否尋找能代表內心狀態的氣味?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 的「一週八日」系列香水,演繹創作者孤獨、沉靜卻自由奔放的內在。其中「星期六 Silent Wild」以綠橄欖、茶香與白麝香交織出清新、寧靜且溫暖的氣息,連結自我與世界的流動,找回那份「只是在」的和諧。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政治問題普遍的特色。
Thumbnail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政治問題普遍的特色。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憤怒的底下,可能還有其他情緒。 但不管那是什麼,都是來保護我們的。
Thumbnail
憤怒的底下,可能還有其他情緒。 但不管那是什麼,都是來保護我們的。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不必去說服他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不必去說服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