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空環的第一堂課,以前看別人分享說上完空環會這裡痛那裡痛的,普遍還有暈到吐的問題,就覺得真是自虐啊,心想此生絕對不會去上空環和舞綢這類旋轉空中運動。
沒想到就在今年打臉了自己。
前陣子看了《臣服實驗》(這本書和同作者的《覺醒的你》一樣很推薦),作者決定向每個來到面前的挑戰say yes,他這麼做是要將自己從小我的批判和恐懼抽離,學著忽略小我因為慣性而產生的抗拒,試著信任超越小我的更高宇宙的安排。
在一次又一次向來到眼前的事say yes之後,越來越多不可思議的巧合降臨到作者身上,他的僻靜所逐漸發展成佔地廣袤的靈修中心,他為了維繫靈修中心運作的事業逐漸發展成上市公司,這些都是作者從沒預期的,他原本只是想實驗看看如果始終向宇宙臣服會發生什麼事。
書籍在宣傳上強調作者從一個離群索居的瑜伽士變成上市公司的老闆,彷彿他向宇宙臣服的目的就是為了取得世俗認定的功成名就,可以理解這樣會比較有對比感和噱頭,但是總覺得這就跟《當和尚遇見鑽石》那本書一樣會給人錯誤的預期,彷彿學會作者的心法就可以名利雙收,宇宙(或者說大我)對每個人的安排都不一樣,每個人最適合的狀態也不一樣,難道成為上市公司的經營者就代表此生功德圓滿了嗎?
只是這些經歷無疑讓作者有更多更豐富的人生體驗,畢竟我們來到人間就是為了進行各種體驗。
當然修行不一定非要隱居深山,真正的修行是將覺察體現在入世生活,臣服實驗的作者就是用著靈修的態度在進行所謂的世俗活動,證明靈性與俗世生活是相輔相成的。
除了不斷驚嘆作者一連串神奇的遭遇,從這本書我學到的觀念是:
1.宇宙對你的安排遠比你能想像的還要更好。
2.看起來很難的事情往往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於是我也開始練習不要被慣性的恐懼影響,先試著say yes。
例如前一天沒睡好導致早起時很昏沉,從身體到精神都抗拒出門去上空中瑜伽,這種時候先說yes,然後換裝出門。結果上完課神清氣爽,深深覺得有出門上課真是太好了。
也許是這一段時間的重訓降低了杏仁核敏感度,不再會對事情過度反應,也許是空中瑜伽培養出了信心,也許是幾次練習say yes之後發現事情其實往往沒有想像的討厭,再次被推播空環影片時竟然沒有之前的抗拒了,還產生某種躍躍欲試的心情。
我心想不如信任看看這股來自直覺的雀躍感,於是我就將空環排入十月的挑戰項目之一,昨天看到教室有開課,就果斷報名了。

第一堂課先學習空環的特性以及一些基礎動作。
老師不斷提醒道:你只要膝窩有靠到環上就是有支撐點,有支撐點就表示你是很安全的。
以前看別人旋轉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能只靠著管徑那麼小的環支撐起全身重量?
實際自己上環之後才發現,身體自然會找到平衡,不需要很出力就能靠著環在空中懸浮。
而當我將腳收回來,在環上將身體縮在中心點,環就會開始加速旋轉,此時張開雙手或是雙腳就能減緩速度。
很像是
當事情越失去原本的控制,越要放下恐懼敞開手腳放鬆迎接宇宙的安排。

如果說重訓是從控制肌肉抵抗壓力中學習覺察,空環就像是在用身體體驗放下控制的感覺——失控沒有那麼可怕。
在加快自轉的過程中要尋求穩定,同時又不能打破轉動的速度平衡,不然動作會很不順。
我覺得空環就是個在看似失控的作用力中不斷找到支撐點和平衡的過程。
從我一個才上過空瑜十堂課的人來看,空環和空瑜都會讓自己慢慢長出自信。
空瑜只靠綢布懸掛自己遠離地面,必須信任自己的身體不會掉下來才能順利做完一連串動作。
而空環又多了旋轉,需要更多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肌肉可以撐住自己,相信自己可以維持平衡不會噴出去。
雖然下環後很暈,但是在空中一邊旋轉一邊做出動作串連的感覺真的很爽快,跟重訓一樣在結束後會有多巴胺快感。
可能是因為這兩種運動都需要一次又一次挑戰當前的不舒服。對於空環的恐懼,最擔心的就是離心力和臂力,原本上課之前已經做好可能會吐到沒辦法繼續上課的心理準備,結果沒想到還有辦法練習了四五次串連。
後來沒辦法繼續練是因為老師加了會加速旋轉的動作,下環時暈到緩不過來,而不是手臂沒力。
做到原本以為自己沒辦法做到的事,真的成就感暴增,直到下課後一小時都還沉浸在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帶來的興奮感裡。
大多數事情真的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可怕。
而且通常都比想像中更好玩。
我是咪咪,我會在這裡陸續分享關於我如何從一個虛無主義厭世仔逐漸把自己救回來的心路歷程,如果這些分享能稍微幫助到正在閱讀的你,那就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