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別急著解決問題,先搞清楚你在解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會議裡的焦慮:大家都在救火,沒人問火怎麼來

那天早上,公司例會。

行銷主管小艾一臉焦慮地打開簡報:「昨天官網營收掉了 20%,這很嚴重,我們得馬上想方案。」

投影牆閃著紅色箭頭下滑的報表,空氣像被卡在喉嚨。

主管一邊翻筆記,一邊說:「快查是不是廣告出錯?要不要加預算?」 業務馬上接:「那我們順便推出週末促銷活動?」

一場「搶救營收大作戰」瞬間展開。

每個人都想做點什麼,只為減輕那份「無所作為的焦慮」。

只有 Alan 沒動。他靠在椅背上,靜靜看著那支紅色曲線。

等大家講完一輪,他才慢慢開口:「大家先冷靜一下。我想問——你們怎麼知道『營收下滑』就是問題?」

全場安靜。

有人尷尬地笑:「不然是什麼?」

Alan微微一笑:「也許那只是現象。真正的問題,還沒被看見。」

那句話,像一道閃電劈開會議室的空氣。

所有人頓時停下筆,抬頭互看。 那一刻,會議從“救火”變成“找火源”。

現象不是問題,問題不是成因。

而真正的專業,是在混亂裡保持好奇,而不是慌張。


問題有三種:搞錯類型,就會解錯題

午休時間,小艾拿著便當盒走到 Alan 桌邊,眼神裡帶著一絲不服氣:「我昨天想了一整晚,問題怎麼還能分三種?」

Alan笑著拿起白板筆,畫出三個圓圈——

  • 1️⃣ 恢復原狀型:想回到從前(例如品質退步、業績下滑)
  • 2️⃣ 追求理想型:想變得更好(提升效率、續約率)
  • 3️⃣ 防微杜漸型:想預防未來風險(AI取代、產業轉折)

「你看,我們常常把所有問題都當成『恢復原狀型』。」

他頓了一下,轉身在白板寫下一句話:

「有時候,問題不是壞掉,而是世界變了。」

小艾皺眉:「所以你意思是,我現在在救的,根本不是那個問題?」

Alan笑著說:「也許吧。你在修復一艘該退役的船,只會更快沉。」

小艾愣了一下。

她忽然想到:最近官網流量下降,不只是廣告問題,而是消費者習慣正在轉向短影音平台。 「天啊,我們一直想提高廣告轉化,卻沒看到人根本不在那裡。」

她回到座位,重新打開報表,

第一次不是找“錯”,而是找“變化”。

那一刻,她忽然懂了——

「我不是在救火,而是在錯誤的時代打水。」

raw-image



現象、問題、成因:三層辨識的思考訓練

客服部門那天的氣氛很低迷。

小珊抱著一疊退貨單說:「客訴電話爆掉了,退貨率上升15%,主管說我們服務太差!」

Alan過來,蹲在她的桌邊:「退貨的原因都一樣嗎?」

小珊翻著表格:「有一半是缺零件,另一半寫『其他』。」

Alan追問:「那15%裡,有多少是生產問題?」

「大概7%。」

「剩下8%呢?」

「嗯……還沒查。」

Alan露出一個「我就知道」的笑容。

「那你看,我們現在看到的『退貨多』,只是現象。

真正的問題是『缺零件』,而成因是『產線漏放料』。

而主管說是服務不好,那只是因為他沒看到這一層。」

小珊嘆氣:「所以主管怪我們,其實是誤會?」

Alan說:「不是誤會,是習慣。人會習慣把最明顯的結果,當成最方便的理由。」

這句話讓她紅了眼眶。她不是玻璃心,只是太久被當成“問題本人”。

Alan拍拍她的肩膀:「客服只是鏡子,反映問題,不是製造問題的人。」

那天,小珊第一次在報告裡寫下——

  • 現象:退貨率上升
  • 問題:產品缺零件
  • 成因:產線管理疏漏她笑著說:「原來要解決問題,要先分清楚——誰在生病,誰只是咳嗽。」
    raw-image

C:釐清現況——先找出冰山的形狀

深夜十點,Slack頻道仍亮著。

工程師阿祺喊:「付款系統又掛了!」

瞬間群組爆炸:「伺服器爆了?」「API Timeout?」「Rollback版本!」

Alan跳出來:「先別猜,我們用5W1H+正負表列法。」

他開了一份表格:

raw-image


他一邊說,一邊喝著冷掉的咖啡。

「你看,只有台灣、只有晚上、只有這頁。代表不是版本錯,而是伺服器流量分配問題。」

十幾分鐘後,他們確認是 Cloudfront 配置錯誤。

阿祺鬆了口氣:「天啊,我們一開始都懷疑錯方向。」

Alan微笑:「你不釐清現況,就永遠在跟幻覺打仗。

而幻覺,最浪費人力。」

raw-image



I:定義問題——讓模糊變具體

人資小蕾面對新進員工小穎:「你為什麼想離職?」

「我覺得氣氛不好。」

「為什麼氣氛不好?」

「大家不接受新想法。」

「為什麼不接受?」

「主管說:『以前都這樣。』」

「那你為什麼因此想走?」

「因為我覺得再待下去,會失去熱情。」

面談結束後,小蕾靜靜坐在會議室裡,有點無力。

她找Alan:「我覺得這問題很抽象,到底怎麼解?」

Alan微笑:「你剛用了四個為什麼,其實已經快到真因了。

問題不是『氣氛』,而是『文化抗拒』;

成因不是『個人』,而是『組織不敢變』。」

他補了一句:「當你能定義問題成『可被改善』的形式,你就從人云亦云,變成能行動的人。」

那天,她在報告裡寫下:

  • 問題:團隊缺乏變革文化
  • 指標:新人留任率低
  • 目標:三個月內提升留任率20%她笑了,這次不是苦笑,而是釋然。

原來「問題被定義清楚」的那一刻,就已經是一種解法。


T:找出噪音——用數據看清真因

週五晚上,HR 團隊還在加班。

投影牆上是一張柏拉圖圖表。

「離職原因:融入38%、主管27%、職涯18%、其他17%。」

Alan指著前兩項:「這三項加起來超過八成。

根據80/20法則,我們先解這三項,就能改善大部分離職問題。」

主管皺眉:「那其他17%不管?」

Alan笑:「不是不管,而是先不浪費力氣。 有限的資源要放在有效的地方。」

他又補了一句:「同時追蹤三個月的數據變化,確認改變是否有效。

沒有數據的解法,只是安慰劑。」

會議結束時,整個團隊陷入沈思。

大家第一次明白, 真正的專業,不是多做,而是做對。

那一刻,他們不只是學會分析問題,

而是學會了「選擇」—— 選擇不再被雜音牽著走。

raw-image



結語:定義問題的能力,決定你的人生效率

課後,一位學員問:「老師,我覺得自己每天都有問題要解,怎麼都解不完?」

Alan笑著回:「那是因為你太快想『解決』,而不夠時間『定義』。」

他喝著咖啡,語氣溫柔卻犀利:

「人生的大多焦慮,都來自於把現象誤當問題。」

他在白板上寫下三行字:

  • 1️⃣ 這件事有明確的指標嗎?
  • 2️⃣ 我能控制或改善它嗎?
  • 3️⃣ 它和我的目標有關嗎?

「若三個都答『是』,那就是真問題;否則,它只是情緒。」

窗外陽光斜斜灑進教室,那一刻,大家都靜靜地笑了。

因為每個人都想起—— 那些曾經為了假問題浪費掉的夜晚。

Alan收起筆,語氣溫柔:

「定義問題的能力,決定你努力的方向。而方向正確的人,哪怕走得慢,也會抵達。」

raw-image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金句摘錄

  1. 「你以為自己在解決問題,其實只是讓錯誤更快發生。」
  2. 「現象不是問題,問題不是成因。」
  3. 「別急著救火,先問——火是怎麼燒起來的?」
  4. 「問題分不清類型,就會解錯題。」
  5. 「有時候,問題不是壞掉,而是世界變了。」
  6. 「你在修復一艘該退役的船,只會更快沉。」
  7. 「客服只是鏡子,反映問題,不是製造問題的人。」
  8. 「你不釐清現況,就永遠在跟幻覺打仗。」
  9. 「當你能定義問題成『可被改善』的形式,你就離解法只差一步。」
  10. 「沒有數據的解法,只是安慰劑。」
  11. 「真正的專業,不是多做,而是做對。」
  12. 「人生的大多焦慮,都來自於把現象誤當問題。」
  13. 「若三個問題都答『是』,那是真問題;否則,它只是情緒。」
  14. 「定義問題的能力,決定你努力的方向。」
  15. 「方向正確的人,哪怕走得慢,也會抵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54會員
328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與其焦慮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不如把心思放在我們能做到的事情上。生活中,總會有很多讓人煩惱的事情,比如工作的壓力、人際關係的變動,這些都讓我們覺得焦慮和不安。但如果一直糾結在這些上面,只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煩惱和壓力。 倒不如把精力放在眼前能做的事情上,專心去完成每天的小目標,提升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與其焦慮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不如把心思放在我們能做到的事情上。生活中,總會有很多讓人煩惱的事情,比如工作的壓力、人際關係的變動,這些都讓我們覺得焦慮和不安。但如果一直糾結在這些上面,只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煩惱和壓力。 倒不如把精力放在眼前能做的事情上,專心去完成每天的小目標,提升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我們的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在人與事之間琢磨錯了方向。很多時候,我們被眼前的問題困住,以為解決了它們就能心安。然而,真正讓我們煩惱的,往往不是表面的事,而是我們的心態和思維方式。與其在小事上糾結,不如退一步看看整體情況。當我們能夠看清事情的真相,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就能用更輕鬆的心態去面對挑戰。人生就像
Thumbnail
我們的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在人與事之間琢磨錯了方向。很多時候,我們被眼前的問題困住,以為解決了它們就能心安。然而,真正讓我們煩惱的,往往不是表面的事,而是我們的心態和思維方式。與其在小事上糾結,不如退一步看看整體情況。當我們能夠看清事情的真相,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就能用更輕鬆的心態去面對挑戰。人生就像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Thumbnail
困難中蘊含的機遇 專注於解決問題,不是埋怨問題,這句話充滿了智慧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時候,我們的決定反應了克服這些困難,以及最終的結果。有些人習慣抱怨,他們看到的只是問題所帶來的困擾和不便,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另一些人則擁有解決問題的心態,他們看到的是困難中蘊含
Thumbnail
困難中蘊含的機遇 專注於解決問題,不是埋怨問題,這句話充滿了智慧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時候,我們的決定反應了克服這些困難,以及最終的結果。有些人習慣抱怨,他們看到的只是問題所帶來的困擾和不便,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另一些人則擁有解決問題的心態,他們看到的是困難中蘊含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對目前的事態發展,感到沒有方向嗎?』 『如果這困擾使你感到壓力,試試這個技巧。』
Thumbnail
『對目前的事態發展,感到沒有方向嗎?』 『如果這困擾使你感到壓力,試試這個技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