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追求:推進與深淵
我曾經想過,人類的一生中有許多追求,其中一種叫做「自由」。 這種追求體現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對權力、財力、勢力、能力,甚至希望能上天入地。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對還是錯? 我更傾向認為它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是能夠推著人類前進,缺點呢,當然就是也可能將人推入深淵。
🧭 自由與放肆的界線
而在科技與創意無限擴張的當代,這個古老的課題變得前所未有的尖銳:
🛡️ 自由的前提:自律
我覺得,所謂的自由,是指有底線、分善惡、不騷擾別人所做出的選擇。 而當我們的選擇在客觀上以負面的方式影響到他人, 那也許就不該再稱為自由,或者說,那已經不是自由,而是放肆了。 所以我認為,要了解何謂自由的前提,是自律。
⚖️ 法律之外的分寸:放肆的灰區
在「放肆」這件事上,我覺得它常常發生在法律無法規範、但道德仍有影響的地方。 也就是說,它不是明確違法,但已經越過了某種內心的分寸。 當然,我不是說所有法律都絕對正確,有些法律本身也值得討論。 但除了那些模糊地帶之外,若一個人無法自律、自審、自查, 那麼他的自由就很容易變成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放肆。
🧹 自律的日常實踐
而自律的表現,其實可以很簡單: 像是不亂丟垃圾、不插隊、不製造噪音污染、避免以負面的方式影響他人, 這些看似微小的選擇,其實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自律了。
我覺得,尤其在科技進步之後, 我們需要在乎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 反而讓人們必須花更多時間與精力,去思考: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放肆?
🤖 AI生成與自由創作的挑戰
像是 AI 生成內容的出現,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哪些可以自由運用?哪些受法律規範? 目前都還得一一去確定、去梳理。 而 AI 要運用在哪些地方,也是一大挑戰。 不是研究出來、放上去就好, 而是該怎麼放、怎麼用、怎麼互動,都是重要的事。
就像前陣子的「吉卜力風格 AI 圖像生成」, 看起來只是風格致敬,但到底哪裡是合法使用、哪裡是侵權, 這真的很難界定。
尤其是 AI 生成內容是否可以用於商業用途, 也是每個使用 AI 的人,很可能都得去了解、去思考的事情。
🎨 風格致敬與侵權的模糊地帶
還有像任天堂與《Palworld/幻獸帕魯》的糾紛, 到底什麼才算抄襲?什麼又是合理使用類似風格? 甚至任天堂取得了「召喚副角色進行戰鬥」的專利, 也讓許多人感到不安—— 這是否意味著,未來的創作者即使想做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也可能被專利束縛?
🧬 創意與保護的平衡課題
這些現象提醒我: 在追求創意與保護的同時, 「如何讓自己不被侵害,又不扼殺他人的自由」, 這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課題。
所以我常常問自己: 到底什麼才是自由創作? 是完全無拘、無限擴張的靈感? 還是帶著分寸與自省的實踐?
🧠 自由創作的本質:分寸與責任
我想,真正的自由, 不在於我們能創造多少, 而在於我們是否懂得為自己的創作負責, 是否懂得尊重他人的邊界, 也尊重創作本身的價值。
🌌 結語:無限與節制之間的考題
自由若沒有界線,終將變成放肆; 創作若沒有自律,也會失去靈魂。 「如何在無限與節制之間找到平衡」—— 也許,這才是人類追求自由最終的考題。
🗣️面對 AI 創作帶來的法律灰色地帶,您認為「自律」是否足以成為劃分「自由」與「放肆」的最終防線?您個人判斷這條底線的標準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