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87:〈理解人性運作〉——理解人性,是理解自己如何被慾望與慣性牽引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夜裡十一點,城市靜得幾乎只剩下電器運作的嗡鳴。
Zoe坐在客廳裡,燈光昏黃,手機的藍光在她臉上閃爍。
桌上散著幾片餅乾渣,牛奶早已冷掉。

她滑著購物App,手指一邊猶豫、一邊催眠自己——
「就看看而已,不買。」
但當螢幕上閃出「限時五折」的紅字,她的心跳微微加快。
那一刻,腦袋一片空白,手指幾乎是自動的——「結帳」。

「叮」的一聲。
那聲音像一劑麻藥,讓她短暫覺得世界被控制住了。
那是一種假性的安定。

可沒多久,空虛就開始滲入。
她望著手機,嘴角有點僵。

「我又來了……」
她低聲說,像是對誰懺悔。

她不是第一次陷入這樣的循環。
而這一次,她終於意識到,這不是關於「買」或「不買」的問題,
而是關於「自己怎麼被慾望牽著走」的問題。

raw-image



重複犯錯的自己

隔天早上,她頂著黑眼圈走進辦公室。
同事聊著折扣、聊新品,她表面假裝淡定,
但心裡的那股熟悉的衝動,仍在暗暗作響。

午休時,她偷偷拿起手機,
滑了兩下,又放下,又拿起來。
她知道那是一種「對刺激的渴望」。
即使她什麼都不缺,她仍然「想要」。

她想起Alan在課堂上說過的一句話——

「人不是理性動物,而是被慾望牽引的生物。」

這句話那時聽起來理所當然,
但如今,卻像一把針,
紮進她心裡那個「假裝自己很有控制力」的角落。

Zoe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我會一再重演同樣的錯誤?」
她不是不知道「理性應該怎麼做」,
她只是無法抵抗那股「慾望的拉力」。

她開始明白,
自己並非「意志薄弱」,而是「運行在人類的自然機制裡」。
慾望,是她的驅動,也是她的陷阱。

raw-image



慾望的系統——多巴胺陷阱

幾天後的早晨,Zoe在茶水間遇見Alan。
她正倒著咖啡,看起來有些無神。

Alan:「昨晚又滑到半夜?」
Zoe苦笑:「我只是想放鬆一下。結果又買了幾樣沒必要的東西。」
Alan:「那不叫放鬆,那叫『預期快樂』。我們不是被手機綁架,而是被預期綁架。」

Zoe抬起頭:「預期快樂?」

Alan拿出一張紙巾,在上面畫出波形。

「妳看——快樂的高點,不在『擁有』的那刻,而在『期待』的過程。
妳滑App的時候,大腦釋放的多巴胺其實比結帳後還多。
所以妳追的不是東西,而是那個『快要快樂』的瞬間。」

Zoe愣住。
她腦中閃過一連串畫面:
等包裹、開箱、放進抽屜、再忘記。
每次都在期待中興奮,在擁有後失落。

「所以我不是想買東西,而是怕沒有期待?」她輕聲問。
Alan點頭:「沒錯,人追的不是快樂,而是逃避空虛。」

那句話,像有人打開她心裡那道暗門。
她忽然理解了——
原來她不是真的想要東西,而是想要「掌控感」。

每一次購物,都是在告訴自己:「我能決定些什麼。」
但那不是真的力量,只是對不安的暫時止痛。

raw-image



習慣比意志更強大

那一週,Zoe決定「重新開始」。
她刪掉App、規定自己早睡、寫下一堆口號貼在牆上:
「少滑手機!」「不亂花錢!」「堅持早睡!」

她一邊寫,一邊覺得自己很有掌控感。
直到第三天晚上。

她加班到十一點,腦袋一片空白。
回到家,洗完澡,手不自覺地摸向手機。
App重新下載。

她盯著那個熟悉的頁面,像是盯著某種命運。
幾分鐘後,她又按下了「結帳」。

「為什麼我改不了?」她的聲音顫抖。

Alan聽完,只是靜靜地說:

「因為妳用意志打不過慣性。
習慣是妳大腦的自動駕駛系統——
妳以為自己在換方向,其實手早已轉回熟悉的路。」

他在紙上畫了四個字:
觸發 → 行動 → 獎勵 → 強化。

「每一次『做錯又自責』,其實都是在按強化鍵。
妳越討厭它,它就越深。」

Zoe愣在那裡,整個人沉默了。
她終於明白,原來自己一直在「憎恨」自己的同時,
也在「強化」自己的舊模式。

她紅著眼說:「那我要怎麼辦?」
Alan微微一笑:「不是戰鬥,而是觀察。」

那一刻,她第一次體會到——
改變不是用力的事,而是清醒的事。

raw-image



鏡子練習——面對自我幻覺

幾天後,Alan邀她到輔導室。
桌上擺著一面鏡子與筆記本。

「寫下妳最近一次讓妳後悔的行為。」
「我又加班太晚,然後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
「那一刻妳在想什麼?」
「我覺得我努力了一整天,應該被獎勵。」

Alan點點頭。

「妳看,這就是人性的幻覺。
我們用『我應該被獎勵』這個故事,
來合理化一個其實讓我們更空虛的選擇。
因為誠實太痛,所以我們寧可欺騙自己。」

Zoe看著鏡子裡的自己。
眼神有點模糊,她第一次發現——
原來那個「合理」的自己,其實只是害怕的自己。

「我以為我是在犒賞自己,其實是在逃避孤單。」
「我以為我是在控制生活,其實是在麻痺焦慮。」

Alan遞給她一張紙巾,語氣柔和:

「理解自己,不代表縱容自己。
它代表——妳願意不再逃避自己。」

Zoe低頭哭了。
那不是脆弱的眼淚,而是「誠實」的眼淚。
她第一次覺得,理解自己,也可以是一種勇敢。

raw-image



觀察自己,與自己合作

清晨六點。
陽光透過窗簾,灑在書桌上。
Zoe靜靜地坐著,閉上眼,感受呼吸的節奏。

念頭升起——想滑手機。
但這一次,她沒有責怪自己。
她只是觀察。
看著那個念頭升起、停留、然後慢慢消散。

她心想:

「原來,我可以看著自己不去做。」
「原來,自控,不是壓抑,而是理解。」

她微微一笑。
那不是勝利的笑,而是「終於與自己和好」的笑。

Alan的聲音再次浮現:

「觀察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當妳看見慣性,慣性就失效了。
當妳不再和自己打仗,妳就開始與自己合作。」

窗外的陽光灑滿整個房間。
她睜開眼,世界依舊,但內心變得寬闊。
她終於明白——
理解自己,比控制自己更重要。

raw-image



結語

我們都以為改變靠的是「努力」,
但真正的改變,靠的是「理解」。

因為當你理解人性,
你就會知道——你不是壞人,你只是人。
你不是懶惰,而是被慣性帶著走;
你不是沒自制力,而是還沒看清慾望的運作。

改變,不是懲罰自己。
而是溫柔地與自己合作。

當你學會觀察自己,
你就開始修正那些隱藏的系統錯誤。
你會發現——
每一個被看見的慣性,都在慢慢失效。

而那一刻,你終於自由了。
不是因為你完美了,
而是因為你,終於理解了自己。

raw-image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金句精選

1️⃣人不是理性動物,而是被慾望牽引的生物。

2️⃣快樂,不在擁有,而在「期待」的那一刻。

3️⃣我們不是不努力,而是誤解了自己。

4️⃣你以為自己在選擇,其實只是重播過去的反應。

5️⃣習慣比意志更強大,因為它是你的自動駕駛程式。

6️⃣理解,不是縱容,而是誠實地看見自己。

7️⃣每一個被理解的慣性,終將失去力量。

8️⃣改變,不是與自己對抗,而是學會與自己合作。

9️⃣觀察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覺察,是人類唯一的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55會員
334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10/23
我們以為自己在解決問題,其實只是碰到了系統。 《底層邏輯》的第二章提醒我們:世界不是線性的,而是網狀連動的。 每一次改變,都會牽動另一個角落;每一個結果,都是下一輪的起點。 當你開始理解結構、尋找槓桿點,並學會順著世界的節奏而行, 你就不再焦慮於控制,而是能與系統合作,用最小的力,創造最大的改變。
Thumbnail
2025/10/23
我們以為自己在解決問題,其實只是碰到了系統。 《底層邏輯》的第二章提醒我們:世界不是線性的,而是網狀連動的。 每一次改變,都會牽動另一個角落;每一個結果,都是下一輪的起點。 當你開始理解結構、尋找槓桿點,並學會順著世界的節奏而行, 你就不再焦慮於控制,而是能與系統合作,用最小的力,創造最大的改變。
Thumbnail
2025/10/22
我們以為自己在努力,其實很多時候,只是在錯的邏輯裡奔跑。 《底層邏輯》教我們的不是思考技巧,而是「看清世界運作的方式」。 當你懂得觀察結構、看見規律,你會發現努力只是放大器—— 方向對了,才有力量。 這篇文章用一位工程師的故事,帶你從焦慮到覺醒, 學會讓思維升級成你的人生操作系統。
Thumbnail
2025/10/22
我們以為自己在努力,其實很多時候,只是在錯的邏輯裡奔跑。 《底層邏輯》教我們的不是思考技巧,而是「看清世界運作的方式」。 當你懂得觀察結構、看見規律,你會發現努力只是放大器—— 方向對了,才有力量。 這篇文章用一位工程師的故事,帶你從焦慮到覺醒, 學會讓思維升級成你的人生操作系統。
Thumbnail
2025/10/21
我們都曾在友情裡感到迷惑: 為什麼明明沒有吵架,朋友卻漸行漸遠? 為什麼越努力維繫,越覺得孤單? 這篇文章透過兩個真實故事——剛出社會的小壯與空巢期的小珍—— 帶你看見友情的自然節奏: 有些關係該努力,有些該放下;放下,也是一種尊重。
Thumbnail
2025/10/21
我們都曾在友情裡感到迷惑: 為什麼明明沒有吵架,朋友卻漸行漸遠? 為什麼越努力維繫,越覺得孤單? 這篇文章透過兩個真實故事——剛出社會的小壯與空巢期的小珍—— 帶你看見友情的自然節奏: 有些關係該努力,有些該放下;放下,也是一種尊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躺在床上確怎樣也不肯放下手機;儘管不餓,仍想要點個外送;知道傳訊息給對方,換來的可能是不讀不回,看到好笑好玩的仍想跟他分享。 - 除了以上這些,你有對什麼成癮嗎?
Thumbnail
躺在床上確怎樣也不肯放下手機;儘管不餓,仍想要點個外送;知道傳訊息給對方,換來的可能是不讀不回,看到好笑好玩的仍想跟他分享。 - 除了以上這些,你有對什麼成癮嗎?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Thumbnail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忽略自己的內心狀態。透過觀察自己的習慣,瞭解自己的需求,再透過身體覺察練習,釋放心中的壓力,提高工作效能。歡迎參加我們的體驗工作坊,一起透過自我覺察,實現共好。如有需求,也提供一對一的教練服務。
Thumbnail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忽略自己的內心狀態。透過觀察自己的習慣,瞭解自己的需求,再透過身體覺察練習,釋放心中的壓力,提高工作效能。歡迎參加我們的體驗工作坊,一起透過自我覺察,實現共好。如有需求,也提供一對一的教練服務。
Thumbnail
深夜睡不著,轉來轉去,決定寫下自己的故事,我是個很壓抑自己的人,腦中常常有很多的想法,卻總是先被自己擋下,最近這樣的情況好像變得有點嚴重,幾天的失眠和焦慮,我想不通問題到底在哪裡? 追根究底,大概就是一直處於一個不平衡的狀態,而想要打破這個平衡,需要一些衝動,也許今天就是這個衝動的日子吧?
Thumbnail
深夜睡不著,轉來轉去,決定寫下自己的故事,我是個很壓抑自己的人,腦中常常有很多的想法,卻總是先被自己擋下,最近這樣的情況好像變得有點嚴重,幾天的失眠和焦慮,我想不通問題到底在哪裡? 追根究底,大概就是一直處於一個不平衡的狀態,而想要打破這個平衡,需要一些衝動,也許今天就是這個衝動的日子吧?
Thumbnail
努力唸書、工作,一日復一日,這樣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是為了自己而努力,還是為了別人而努力? 對於人生的茫然,對於自己價值的茫然,我們都需要「存在的力量」。
Thumbnail
努力唸書、工作,一日復一日,這樣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是為了自己而努力,還是為了別人而努力? 對於人生的茫然,對於自己價值的茫然,我們都需要「存在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