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行銷課03】人物故事怎麼寫?建構你的英雄之旅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還在媒體工作時,我一向認為寫人比寫事更難。因為,一個人可以有千萬種面向,一生中可以發生無數事件,當我們和他人講述自我故事時,如何呈現獨特、鮮明、具有記憶點的形象?

人物故事的原型

外文系大一的文學理論導讀,有兩部必讀的經典:聖經和荷馬史詩《奧德賽》。經典之所以能為經典,正是因為他們啟發了許多後世的文學作品。尤其《奧德賽》的故事,更被後世研究學者認為是神話的原型。

《奧德賽》的大意是,希臘英雄奧德修斯經歷特洛伊戰爭,花了10年在海上漂泊後終於返家的故事。期間他歷經險阻與挑戰,包括海妖對水手的誘惑、獨眼巨人、海峽海怪的威脅、愛上他的女神給予長生不老的邀請……等。最終,他回到故鄉,擊退向妻子求婚的貴族,重新登上王位,與家人團聚。

後來,神話學者 Joseph Campbell分析這個故事,將之稱為「英雄之旅」:啟程→克服困難,得到智識或心靈上的啟蒙→抵達目的。不少能讓人共情的故事,剝去複雜的細節,其實都遵循著這樣的架構開展。

4個問題,勾勒出你的人物故事

了解自己永遠是困難的功課。如何將如流水帳般的人生紀事,梳理為有邏輯、有亮點、能引起共鳴的人物故事?有幾個我從人物專訪中累積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1.把自己當記者,打破沙鍋問到底

我曾經幫一位新人歌手,推廣他和AI共創的歌曲。其中一首歌的主題是「寫給家人的歌」。當時老闆問我,這首歌有甚麼特別嗎?誰沒有家人?

後來,我設計了一系列問題,讓歌手書面回覆,從中勾勒出更廣闊的圖像:原來,在他成長的環境,原住民家庭普遍面臨社經地位弱勢的困境,困難的環境讓許多原住民歌手立志要離開故鄉,爭取外人的認同,期望將榮耀賦予家人。這種特殊的處境,讓原民家庭發展出特別強韌而堅固的家人關係。

當時,我問過這位歌手,你崇拜什麼樣的人?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什麼?你認為自己至今最大的成就是什麼?(這些問題來自著名的普魯斯特問卷,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自我探索,不妨從這些廣泛性的問題開始)

有趣的是,當我發現他的回答都提到家人,便理解家庭是他創作中重要的線索。由這些問題出發,還可以繼續延伸:描述你父母是怎麼樣的人?哪些成長過程中的經驗,讓你覺得家人很重要?你的成長經歷和你同輩人有甚麼不同,或者相同?

問題愈多,故事便愈完整。

2.尋找動機:在這件改變發生的前、後,出現過甚麼事?

當記者時,我發現採訪創作者,許多人很難回答「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你要寫這本書?為什麼你關心這個議題?為什麼你選擇A而不是B作為創作主題?他們可能會面露尷尬表示,「喔,其實也沒有為什麼,就是靈感來了。」

人做一件事的動機與契機,有時連自己也無法覺察。這個時候,你可以回顧5W1H原則,問自己「我最早是何時有這個想法?」(When)、「這件事發生在什麼地方?那是一個怎麼樣的環境?」(Where)、「這件事發生之前和之後,我經歷了哪些事件和改變?」(What)

3.以事件呈現性格,用事實取代形容詞

過多的形容詞,反而會讓文字顯得空洞。我剛開始撰寫人物報導時,主管就要求我必須在所有「聲稱」之後,以舉例來支撐論述。這個技巧十分有用,具體事例能讓人物的故事有了血肉。

為了讓大家更有概念,在此以一個虛構的工程師阿明為例:

【只有形容詞】阿明是一個人很好的工程師。

【形容詞+事例】阿明是一個貼心的工程師,午餐時間他會自備保溫袋,以免幫別人買的餐盒拿回辦公室的時候冷掉了。

4.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模樣?

撰寫人物報導時,如果情況允許,通常會採訪主角身邊親近的同事、友人、家人。從他們口中證實或者補充受訪者所敘說的經歷,讓故事的觀點更完整而立體。建構自我敘事時,有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機會聽聽別人如何理解、看待你、評價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ney Talks
26會員
81內容數
會算塔羅牌,也會算資產報酬率,沒有人規定不能兩樣都會。科技冷冷的,可是筆下的AI卻會在凌晨陪人說話。對錢不貪,卻總想搞懂它的規則;對人不多話,卻能寫出一段又一段別人不敢說的心事。 (以上簡介由AI生成) 有事來信:gracechronicle@gmail.com
Money Talks的其他內容
2025/10/20
AI生成的便利,讓很多人忘了,文案即是寫作,而寫作是一門藝術。在AI產出文案僅需不到1分鐘的年代,人對於一則訊息的停留時間卻不到8秒。在茫茫訊息海當中,如何寫出一則能留在人心的文案?本文提供5個思考點。
2025/10/20
AI生成的便利,讓很多人忘了,文案即是寫作,而寫作是一門藝術。在AI產出文案僅需不到1分鐘的年代,人對於一則訊息的停留時間卻不到8秒。在茫茫訊息海當中,如何寫出一則能留在人心的文案?本文提供5個思考點。
2025/10/17
AI工具寫文案很方便,坊間也有不少Prompt或模板。然而,AI的特性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專長是潤飾文字,而不是從零到有,創造出紮實的內容。AI行銷課的第一堂談入門級的文案:發布一則活動宣傳的資訊,無論是實體或線上活動,該具備哪些元素?
2025/10/17
AI工具寫文案很方便,坊間也有不少Prompt或模板。然而,AI的特性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專長是潤飾文字,而不是從零到有,創造出紮實的內容。AI行銷課的第一堂談入門級的文案:發布一則活動宣傳的資訊,無論是實體或線上活動,該具備哪些元素?
2025/09/27
客服毫無疑問是個重複性高、產值低又沒credit,非常值得被AI取代的工作。總之,為了讓這個不得不做的爛工作有點意義,我決定嘗試用 No Code 工具 Zapier 搭配 ChatGPT,來建立一個簡單的 Agent Flow,嘗試讓客服流程自動化。
Thumbnail
2025/09/27
客服毫無疑問是個重複性高、產值低又沒credit,非常值得被AI取代的工作。總之,為了讓這個不得不做的爛工作有點意義,我決定嘗試用 No Code 工具 Zapier 搭配 ChatGPT,來建立一個簡單的 Agent Flow,嘗試讓客服流程自動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像一齣三幕劇,從鋪陳、衝突到最後的解決。 以前看過很多類似這種自我成長的書籍,但我覺得這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很會用故事還有自身的經驗來說明他想傳遞的價值,不會讓你覺得只是個枯燥、無用的心靈雞湯。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像一齣三幕劇,從鋪陳、衝突到最後的解決。 以前看過很多類似這種自我成長的書籍,但我覺得這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很會用故事還有自身的經驗來說明他想傳遞的價值,不會讓你覺得只是個枯燥、無用的心靈雞湯。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究竟每個人也掛在口邊的Storytelling到底是甚麼?Storytelling內指的故事,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好像迪士尼的故事一樣,必定有頭有尾,看主角逆境自強的故事,而是說一些讓受眾會代入到的情節。今次分享Storytelling的有用資源分享。
Thumbnail
究竟每個人也掛在口邊的Storytelling到底是甚麼?Storytelling內指的故事,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好像迪士尼的故事一樣,必定有頭有尾,看主角逆境自強的故事,而是說一些讓受眾會代入到的情節。今次分享Storytelling的有用資源分享。
Thumbnail
透由兩則小故事,呼應防人之心不可無。並引用《如何寫出好人生》一書,運用要點描繪故事。
Thumbnail
透由兩則小故事,呼應防人之心不可無。並引用《如何寫出好人生》一書,運用要點描繪故事。
Thumbnail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別人提供的寶貴經驗與心得,往往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的冤枉路。想像一下,如果有機會讓你閱讀1,000本人生故事,你能從中得到多少的智慧與好處呢?
Thumbnail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別人提供的寶貴經驗與心得,往往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的冤枉路。想像一下,如果有機會讓你閱讀1,000本人生故事,你能從中得到多少的智慧與好處呢?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今天上課我有機會擔任案主。在這個角色中,敘述的過程中,我感到滋養和成長, 我不再是自己,也沒有人認識我,我僅僅是一個故事的講述者,我只是存在於故事之中,並且盡力將其表達呈現出來。
Thumbnail
今天上課我有機會擔任案主。在這個角色中,敘述的過程中,我感到滋養和成長, 我不再是自己,也沒有人認識我,我僅僅是一個故事的講述者,我只是存在於故事之中,並且盡力將其表達呈現出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