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世界以及自身處境的觀點;你選擇嘗試哪些機會而放棄哪些機會;你看到的可能性與你所做的選擇——這種種一切,造就了你現在的人生。
有一天我誇女兒,說她是個對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的小孩,這點很棒。她立刻糾正我,她不是一直都是這樣的,是自從有閱讀習慣之後,才培養出探索事物的好奇心。
原來是這樣!(立刻把它記在推廣閱讀的案例裡)
一個人不是因為無知而產生好奇心——對於全然無知的東西,大部分人也很難生出好奇——通常是知道了一點,才發現背後有更龐大的未知及有趣的世界。所以好奇心是可以練來的。
------------------------------
《讓天賦自由》作者、人稱「世界校長」的肯.羅賓森,他的父親在 45 歲的時候,因為工程意外導致全身癱瘓,此後十八年都躺在床上需要人服侍。事發後他確實想要自殺,困於手腳癱瘓無法達成。然而幾個月後,他逐漸恢復成原來那個溫暖幽默、給予家人支撐的父親。
作者說,他的父親能恢復,主要歸功於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是極其樂觀的人,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心及熱情,對設計有概念、喜歡看電影、跳舞,還收集娃娃屋。她總是向前看,總是在期待下一個計畫、下一場旅行、下一場聚會。這位母親照顧癱瘓的先生,用微薄的收入養大七個孩子,包括曾罹患小兒麻痺的作者。
作者在《發現天賦之旅》書裡講述這段故事,是為讀者闡述什麼是真正的幸福(而非一時的快樂)。
我讀了非常感動。除了作者的母親,還有作者母親的母親,她同樣年輕時喪夫,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獨自扶養了七個小孩。
我跟女兒說,有時讀讀別人的故事,會為自己的苦惱感到汗顏。同時也會得到很多鼓勵。做不到或做不好,常常是我們給自己的藉口。事情可以不必一百分,但是心情卻要顧好,不要輕易給自己沮喪的理由。畢竟,讓自己放鬆一點是好事,讓自己下墜卻不是。
女兒從閱讀當中重拾好奇心,我則常常從閱讀中得到「更新」。汰換過時、老舊的想法,重組新的元素。
謝謝這些美好的書及作者。

*日本神戶1003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