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同慶 2017.10.10
我花了許多時間成為老師,
但花更多時間,不好為人師。成為老師很容易——
學歷、證照、講義、課綱、案例,一切都有章可循。
可「不好為人師」卻是另一種修煉, 它意味著,不把「教」當作權力, 而是把「學」當作共同的旅程。
我曾在課堂上追求完美:
想把知識講清楚、把流程設計得無懈可擊。 可後來我發現,學員真正記住的, 往往不是那些精準的理論, 而是我願意停下來聽他們說話的那一刻。
「為人師」的難,不在懂多少,
而在願不願意承認自己也還在學。 當你越想被尊敬,就越容易失去真誠; 當你願意卸下權威,學生反而會更靠近你。
不好為人師,
是因為「教」若太滿,便容不下「學」; 「說」若太多,便聽不見世界。
我慢慢明白,
教學其實是兩個靈魂在交換光。
一個帶著經驗照亮前方, 一個帶著疑惑照亮意義。
我仍在學習,
如何不以身分教人,而以人心啟人。
因為最好的老師,不是讓人記住他說了什麼, 而是讓人發現更記得
「自己也能成為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