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故事的力量:讓你在職場中被聽見的關鍵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說好故事的力量:讓你在職場中被聽見的關鍵

一、學習的午後

今天的工作特別輕鬆——因為整個下午都在上課。

課程主題雖然圍繞著英文簡報,但其中一堂「如何說好故事」的內容,卻深深地印在我心裡。

冷氣太強、英文內容又多,聽到後面其實有點昏昏欲睡。

但就在老師開始講到「一個好故事要如何打動人心」時,我的腦子忽然清醒了。

原來,會說故事,不只是語言技巧,而是一種能讓人產生共鳴的能力。

二、故事的四個靈魂

老師說,一個動人的故事,通常都具備四個核心

1. 找出你的 Key message(核心意念)

故事最終要傳達什麼?是價值、信念、還是一個提醒?

若自己都不清楚重點,聽的人自然也抓不到重心。

2. 了解你的 Audience(對象輪廓)

說給誰聽,決定了你該怎麼說。

同一個故事,面對經理、同事或客戶時,語氣與重點都不同。

3. 創造 Turning point(情緒轉折)

故事要有高低起伏,才會讓人投入。

最吸引人的片段,往往是那個「看似要放棄、卻選擇堅持」的瞬間。

4. 加入 Conflict & Resolution(衝突與解法)

讓聽眾看到挑戰,也看到希望。

那份「原來可以這樣做」的靈光,就是故事的力量所在。

三、故事不是背稿,而是練習感受

學會講故事的最後一關,不是記台詞,而是「讓自己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老師分享了三個步驟:

1️⃣ Script:先把想講的內容寫下來,像是在整理心中的線索。

2️⃣ Speak:試著講出來,去感受語氣與節奏。

3️⃣ Shape:講完後,再根據現場反應調整,讓故事更流暢自然。

說故事,其實像是在練習「被看見」。

每一次的講述,都是一種表達,也是一場與自己更靠近的過程。

四、從故事開始,讓自己被聽見

那堂課讓我重新理解:在職場裡,真正能讓人記住的,不一定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怎麼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努力」。

而說好故事,就是這樣一種溫柔的影響力——讓人願意聽、願意靠近,也願意相信。

💬 金句:

當你學會說故事,不只是讓別人聽見你,更是讓自己被世界理解。

💬 延伸觀看:

如果你也正在學習「如何讓別人聽見你」,

推薦你看這支影片——

🎥 〈被質疑那一刻,我快哭了〉

在那個瞬間,我學會了:

表達,不是為了被喜歡,而是為了被理解。

👉 前往收看|艾琳的療癒日常 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琳的療癒日常
5會員
83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琳 我的上班日常是一個提供客戶資訊解決方案的偽PM, 非上班以外時間是一名生活療癒師 很喜歡用心生活即是旅行的概念態度去體驗生活、享受美食、了解自己 做個閃閃發亮、豐盛的自己:) 語音陪伴 × 療癒日常影片 服務項目: 1.潛意識探索1對1諮詢 2.靈氣療癒 有需求可私訊或點擊網站 了解服務詳情
艾琳的療癒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10/27
10月12日,我原本計畫要補上之前去香港錯過的 NLP 課程。 早上吃完早餐後,我選擇允許自己先看劇放鬆,同時開啟超慢跑30分鐘,並加入啞鈴手臂訓練。我發現,一邊投入喜歡的事、一邊照顧身體,其實不衝突。那一刻,我對自己說:
Thumbnail
2025/10/27
10月12日,我原本計畫要補上之前去香港錯過的 NLP 課程。 早上吃完早餐後,我選擇允許自己先看劇放鬆,同時開啟超慢跑30分鐘,並加入啞鈴手臂訓練。我發現,一邊投入喜歡的事、一邊照顧身體,其實不衝突。那一刻,我對自己說:
Thumbnail
2025/10/26
藍天、白雲,空氣裡瀰漫著遊樂園的甜味,但也是那種——熱到讓人想哭的熱。 我和妹妹一早就滿懷期待地出發,卻在第一場戶外表演時就被太陽直射得頭暈目眩。
Thumbnail
2025/10/26
藍天、白雲,空氣裡瀰漫著遊樂園的甜味,但也是那種——熱到讓人想哭的熱。 我和妹妹一早就滿懷期待地出發,卻在第一場戶外表演時就被太陽直射得頭暈目眩。
Thumbnail
2025/10/25
旅行的早晨,我和妹妹點了「全日早餐」。 炸魚柳、黑松露炒蛋、豆子、香腸、酥脆丹麥麵包……滿滿一盤油亮亮的熱量炸彈。 我笑著對妹妹說:「如果能在『好吃』跟『健康』之間找到平衡就好了。」 說完這句話,其實我也在想——
Thumbnail
2025/10/25
旅行的早晨,我和妹妹點了「全日早餐」。 炸魚柳、黑松露炒蛋、豆子、香腸、酥脆丹麥麵包……滿滿一盤油亮亮的熱量炸彈。 我笑著對妹妹說:「如果能在『好吃』跟『健康』之間找到平衡就好了。」 說完這句話,其實我也在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上週聽到的有趣小故事。 一開始,被強制要求申請教學資源,還要符合無法克服的規定。 總之最後就是要把預算執行完畢。 真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我也很希望能聯合同事們來決定自己的工作量。
Thumbnail
上週聽到的有趣小故事。 一開始,被強制要求申請教學資源,還要符合無法克服的規定。 總之最後就是要把預算執行完畢。 真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我也很希望能聯合同事們來決定自己的工作量。
Thumbnail
期待已久的讀劇課終於開始了,下午來到師大推廣教育中心,跟老師同學們在一起三小時,一起講講話,做活動,我覺得很有趣,儘管過程中有點壓力,但是嘗試新的事物,對我本來就是會感到有點困難的。
Thumbnail
期待已久的讀劇課終於開始了,下午來到師大推廣教育中心,跟老師同學們在一起三小時,一起講講話,做活動,我覺得很有趣,儘管過程中有點壓力,但是嘗試新的事物,對我本來就是會感到有點困難的。
Thumbnail
【進階上課】 面對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檢討: l   課程熟悉度、概念理解度不夠:沒辦法在時間內熟悉並內化課程的內容,造成課程的流暢度不佳,需要花很多力氣在流程與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心力顧及現場孩子的狀況,引導語的部分也只能複製老師告訴我的內容,重述給孩子聽,沒辦法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
Thumbnail
【進階上課】 面對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檢討: l   課程熟悉度、概念理解度不夠:沒辦法在時間內熟悉並內化課程的內容,造成課程的流暢度不佳,需要花很多力氣在流程與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心力顧及現場孩子的狀況,引導語的部分也只能複製老師告訴我的內容,重述給孩子聽,沒辦法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
Thumbnail
我的英文並不算好,但常常給人一種外語流暢的既定印象。想想,得歸功於大學英文必修課教授的薰陶。 當時,她有一個莫名的堅持,每堂的課後作業,都是抄寫一段發派下來的文章。除了抄寫,還外加複誦,期中考的成績,80%的分數,來自於文章抄寫的確實性、以及複誦錄音檔的完成度。
Thumbnail
我的英文並不算好,但常常給人一種外語流暢的既定印象。想想,得歸功於大學英文必修課教授的薰陶。 當時,她有一個莫名的堅持,每堂的課後作業,都是抄寫一段發派下來的文章。除了抄寫,還外加複誦,期中考的成績,80%的分數,來自於文章抄寫的確實性、以及複誦錄音檔的完成度。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篇是我3/7在讓知識有光課程所做的期末分享 Gipi院長期望大家分享的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從自我盤點到命題發想再到內容覆盤 也花了不少心力準備的 感謝學院老師跟助教群、第三組的助教Terry及同學們 下面這些技巧除了工作場合外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工作掌握 二、檔案分類 三、資料備份
Thumbnail
這篇是我3/7在讓知識有光課程所做的期末分享 Gipi院長期望大家分享的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從自我盤點到命題發想再到內容覆盤 也花了不少心力準備的 感謝學院老師跟助教群、第三組的助教Terry及同學們 下面這些技巧除了工作場合外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工作掌握 二、檔案分類 三、資料備份
Thumbnail
趁記憶猶新趕緊記錄下來。 最近完成了一個大任務!——當講師。 雖然過去偶爾也有一些幫忙上課、介紹講說之類的經驗,並不會害怕在台上說話或表現之類的,但這次需要至少三小時的時間,且也有一定的人數,真是讓我苦惱和焦慮了好久,因為課程主題雖然還算實用(應該),但真的很枯燥乏味…
Thumbnail
趁記憶猶新趕緊記錄下來。 最近完成了一個大任務!——當講師。 雖然過去偶爾也有一些幫忙上課、介紹講說之類的經驗,並不會害怕在台上說話或表現之類的,但這次需要至少三小時的時間,且也有一定的人數,真是讓我苦惱和焦慮了好久,因為課程主題雖然還算實用(應該),但真的很枯燥乏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