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資本狂潮:四巨頭季度支出首度突破千億美元,是十年前的二十倍以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生成式 AI 帶動的算力軍備賽中,美國四大科技巨頭,Amazon、Microsoft、Alphabet、Meta,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擴張資本支出。根據 Bloomberg 統計,四家公司的季度資本支出合計,預估在 2026 年第二季將首次突破 1,000 億美元,是十年前的二十倍以上

撰文|編輯部|2025年10月


Amazon 領跑:資料中心投入達 300 億美元

亞馬遜是這波資本開支的領頭羊,單季投入高達 300 億美元,主要用於擴建資料中心與強化 AWS 雲端服務。分析師指出,亞馬遜的策略已從電商轉向 AI 雲運算,「AI 是新一代雲的基礎設施」。在生成式模型、推理晶片與 AI 訓練平台的全面投入下,AWS 已成為 AI 模型背後的“電力供應網”。


微軟與 Alphabet:AI 雲戰場的雙核心

微軟與 Alphabet 緊追在後,各自的季度支出約 200 億美元。微軟的支出重點集中於 Azure AI 服務與 OpenAI 合作帶來的巨大算力需求,並同步投資於量子級冷卻與資料中心能效優化。

Alphabet 則以 TPU 與 Google Cloud AI 平台 為核心,推進多層次的 AI 運算佈局。分析師指出:「Google 不僅在訓練端搶灘,更在邊緣端部署輕量化推理模型,試圖壟斷從雲到端的 AI 生態。」


Meta:從元宇宙挫敗轉向 AI 反攻

曾因元宇宙押注過重而飽受批評的 Meta,如今將資金重新導向 AI 模型訓練與私有雲架構。其季度資本支出已攀升至 250 億美元,與微軟、Alphabet 並駕齊驅。Meta 現正打造自研 AI 晶片與 Llama 模型家族,期望以開源策略重奪技術話語權。


AI 軍備賽的財報後果

這場資本競賽正重塑矽谷的財務結構。高昂的折舊成本與長期投資回收期,正在推升這些企業的自由現金流壓力。分析師警告,AI 泡沫的本質並非估值過高,而是現金流能否支撐百億美元級的基礎設施擴張

然而,誰也不敢慢下來。未來的競爭關鍵不再是產品,而是「誰擁有最多的 GPU、最穩定的資料中心電力」。AI 時代的霸權,將建立在資本密集度之上。


錯過這一輪,恐怕永遠追不上

AI 軍備賽的節奏如火如荼,每一季的 CapEx 都是戰略的延伸。Amazon 打造雲中帝國、Microsoft 建構 Copilot 生態、Alphabet 鞏固搜尋 AI 霸權、Meta 重回戰場,在這場競速中,押錯了方向會被淘汰,錯過了時機將被時代遺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x3獨家分析
42會員
217內容數
Tx3是一個專注於產業財報分析、投資心法與國際趨勢解析的媒體,結合產業第一線脈動、數據驅動的思考,以及全球視野下的策略觀點。 我們不是單純報導新聞,而是以犀利的眼光挑戰框架,用簡明但深刻的語言解構複雜議題,幫助讀者掌握「看懂趨勢、預判未來、做出投資好決策」的核心能力。
Tx3獨家分析的其他內容
2025/10/29
全球DRAM市場因AI伺服器需求強勁,供應吃緊推升DDR5合約價。TrendForce預估第四季DDR5漲幅上修至18–23%,並將延續至2026年。由於各大雲端業者導入高效能架構,伺服器記憶體容量持續上升,帶動DDR5需求遠超預期。
2025/10/29
全球DRAM市場因AI伺服器需求強勁,供應吃緊推升DDR5合約價。TrendForce預估第四季DDR5漲幅上修至18–23%,並將延續至2026年。由於各大雲端業者導入高效能架構,伺服器記憶體容量持續上升,帶動DDR5需求遠超預期。
2025/10/29
生成式 AI 伺服器帶動先進封裝(特別是 CoWoS-L)高速擴產,直接拉動高層數、超大面積 ABF 載板需求;上游ABF 樹脂(Ajinomoto)與低熱膨脹玻纖布(T-Glass)成為緊箍咒,報價與稼動率自 2025 年中以來明顯修復。玻璃基板與 RDL/FOPLP 正加速,但2027年前多是互
2025/10/29
生成式 AI 伺服器帶動先進封裝(特別是 CoWoS-L)高速擴產,直接拉動高層數、超大面積 ABF 載板需求;上游ABF 樹脂(Ajinomoto)與低熱膨脹玻纖布(T-Glass)成為緊箍咒,報價與稼動率自 2025 年中以來明顯修復。玻璃基板與 RDL/FOPLP 正加速,但2027年前多是互
2025/10/14
華邦電正站在兩條軌道上,一條是利基 DRAM 的週期性修復(由供需錯配推動),另一條是車用與工控對安全快閃的結構性升級。短期盈虧仍受價格波動擾動;中期關鍵在高雄 12 吋產能與產品組合(Octal NOR/Secure Flash/HyperRAM)帶來的毛利結構改善。如果 DDR4 短缺延續到明年
2025/10/14
華邦電正站在兩條軌道上,一條是利基 DRAM 的週期性修復(由供需錯配推動),另一條是車用與工控對安全快閃的結構性升級。短期盈虧仍受價格波動擾動;中期關鍵在高雄 12 吋產能與產品組合(Octal NOR/Secure Flash/HyperRAM)帶來的毛利結構改善。如果 DDR4 短缺延續到明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社群網路巨頭 META,於上周正式發表了今年 2024 第二季的財報,繳出了相當好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華爾街的共識預期。在隔天的美國科技股大修正中,META 的股價是少數能維持在上漲的,顯見市場對於本份財報是相當滿意......
Thumbnail
社群網路巨頭 META,於上周正式發表了今年 2024 第二季的財報,繳出了相當好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華爾街的共識預期。在隔天的美國科技股大修正中,META 的股價是少數能維持在上漲的,顯見市場對於本份財報是相當滿意......
Thumbnail
微軟 Q2財報市場看到了什麼問題?Azure 雲端成長放緩是泡沫要爆了?你可能想得太多
Thumbnail
微軟 Q2財報市場看到了什麼問題?Azure 雲端成長放緩是泡沫要爆了?你可能想得太多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實際業績正在反應微軟和Google對AI的投資正在取得回報,繼續加大他們對AI的胃口
Thumbnail
實際業績正在反應微軟和Google對AI的投資正在取得回報,繼續加大他們對AI的胃口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過去20年全球市值排行榜的變化,特別關注科技巨頭的崛起和影響力。透過觀察不同時期的市值前十大公司,以及展望未來 AI 時代,對市場的影響與可能的變革。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過去20年全球市值排行榜的變化,特別關注科技巨頭的崛起和影響力。透過觀察不同時期的市值前十大公司,以及展望未來 AI 時代,對市場的影響與可能的變革。
Thumbnail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Thumbnail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Thumbnail
【觀察重點】"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第一週1/30-2/2】 1). Mega重量級科技公司財報(微軟、谷哥、蘋果、亞馬遜…),關注企業盈餘指引,以及AI應用是否如預期進度,係因近兩週漲勢多在定價未來的晶片應用(台積電財報)。 2). FOMC聯準會決策,鄰近3月關鍵月份(是否降
Thumbnail
【觀察重點】"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第一週1/30-2/2】 1). Mega重量級科技公司財報(微軟、谷哥、蘋果、亞馬遜…),關注企業盈餘指引,以及AI應用是否如預期進度,係因近兩週漲勢多在定價未來的晶片應用(台積電財報)。 2). FOMC聯準會決策,鄰近3月關鍵月份(是否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