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系列(5):掌握AI + 6G無線行動通訊網路 —— 超高速、零延遲、智慧城市全攻略 🌐》
49/100 📌 第 5 周:核心網設計 -行動網路的中樞大腦 。
49. 雲原生 ☁️
容器 + K8s,自動擴展如魔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在 3G/4G 核心網,電信商多使用 專用硬體設備(如 EPC、IMS 的交換機和伺服器)。
這種方式雖然可靠,但建設與維護成本極高,靈活性差。
到了 5G/6G 時代,應用與需求極度多元,電信商必須更快速、更彈性地建設服務。
解方就是 雲原生(Cloud-Native):
👉 把網路功能「軟體化」,放進 容器(Container),再交由 Kubernetes (K8s) 自動管理,就能做到 像雲端服務一樣的彈性伸縮。
換句話說:雲原生讓電信網路像 Google、Netflix 一樣,可以快速部署、彈性擴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雲原生的核心概念
1️⃣ 容器化(Containerization)
• 每個網路功能(AMF、SMF、UPF…)都打包成容器。
• 輕量、快速啟動,比傳統 VM 更有效率。
2️⃣ 微服務(Microservices)
• 功能拆解成小模組(例如認證、計費、路由),可獨立升級或維護。
3️⃣ Kubernetes 編排
• 自動化管理容器:啟動、擴展、修復、升級。
• 具備自我修復能力,出錯可自動重啟。
4️⃣ Telco Cloud 架構
• 從「硬體導向」轉為「軟體導向」。
• 讓電信商更快上新服務(如 5G 切片、MEC、IoT 平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應用場景
• 彈性擴容 → 新年跨年夜,通訊流量暴增,K8s 自動擴展 AMF/UPF 容器。
• 快速升級 → 不必關閉整個系統,單一容器可滾動更新。
• 專網服務 → 工廠、醫院客戶可快速部署專屬 5G 核心。
• 全球部署 → 跨國電信商能在不同資料中心快速複製服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ASCII 示意圖
🌐 雲原生 5G 核心架構
┌─────────────┐
| Kubernetes | ← 自動管理/調度
└─────┬───────┘
v
┌─────────────┬─────────────┬──────────
| AMF 容器 | SMF 容器 | UPF 容器 |
└─────────────┴─────────────┴──────────
[伺服器集群 / Telco Cloud]
這張 ASCII 示意圖展示的是 雲原生(Cloud-Native)5G 核心網架構,說明 5G 網路如何透過容器化與自動化技術運作。
在這個架構中,Kubernetes 位於最上層,負責自動化部署、監控與資源調度,就像一個「大腦」,能即時啟動或擴展服務。其下方的 AMF、SMF、UPF 等核心功能被封裝成獨立的 容器(Container),彼此之間以 API 形式通訊,實現模組化與靈活擴充。
所有容器運行在 Telco Cloud(電信雲伺服器集群) 上,使營運商能像管理雲服務一樣管理核心網,具備自動修復、高可用、彈性伸縮等特性。
👉 一句話總結:
雲原生 5G 核心網 = 「Kubernetes 管理的容器化 AMF/SMF/UPF」,
讓電信網路更像雲端系統一樣靈活、可靠、可自動化運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模擬題
1️⃣ 專業題
請解釋「容器」與「虛擬機(VM)」的差異,為什麼 5G 核心網傾向使用容器化架構?
虛擬機(VM)是一種完整的虛擬化環境,每個 VM 都包含獨立的作業系統、驅動程式與應用程式,因此啟動較慢、資源消耗高。容器(Container)則是共用同一作業系統核心,只封裝應用所需的執行環境與依賴庫,體積小、啟動快、可移植性高。
在 5G 核心網中,營運商必須面對瞬間暴增的用戶流量與動態部署需求,因此選擇「容器化架構」能大幅提高彈性與效率。容器啟動只需幾秒,Kubernetes 可自動監控與修復服務,並依據負載即時擴縮。
總結:
VM 重、容器輕;VM 慢、容器快。
5G 採用容器,是為了達成「雲原生、自動化、可擴展」的目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
假設某工廠需要專屬 5G 核心網,如何利用雲原生技術快速部署?
首先,在工廠內建置伺服器集群並安裝 Kubernetes,形成私有的 Telco Cloud 環境。接著,利用容器化的 AMF、SMF、UPF 軟體套件,透過 Helm Chart 或自動化部署工具快速啟用。
Kubernetes 可根據工廠流量動態調整資源,例如當感測器數量增加時自動擴展網路模組;若負載降低則自動釋放資源。此外,CI/CD 管線可自動更新版本,確保服務不中斷。
結論:
雲原生讓企業可在數小時內建立一座彈性、安全、可升級的 5G 專網,滿足智慧製造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
跨年夜台北 101 跨年煙火秀,網路流量暴增十倍,你會如何利用 K8s 自動擴展來維持用戶體驗?
在活動前,先為 AMF、SMF、UPF 等關鍵服務設定 HPA(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讓系統能自動偵測負載變化。當流量暴增時,Kubernetes 會即時啟動更多容器實例,分散處理壓力;流量下降後,再自動縮減資源使用。
同時,可啟用 Cluster Autoscaler,讓雲端自動增加或釋放運算節點,以確保效能不下降。整個過程不需人工介入,K8s 會根據 CPU、記憶體與網路流量自動調整服務數量。
結論:
透過 Kubernetes 自動擴展機制,5G 網路能在高峰時段維持穩定,用戶即使在跨年夜人潮爆滿的台北 101,也能順暢上網、即時直播無延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小結與啟示
• 雲原生 = 5G/6G 核心的必然演進。
• 容器 + 微服務 + Kubernetes → 帶來彈性、快速、低成本。
• 幫助電信商轉型為 「平台化服務提供者」,而不只是「管道商」。
• 未來:6G 將結合 AI 原生核心,讓網路能自動感知需求並動態調整。
👉 一句話總結:雲原生讓 5G 核心網像雲端服務一樣彈性,流量爆增時能自動長大,用戶體驗不打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