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有關AI的幾個概念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閱讀文章:AI不是工具,而是夥伴:讓工程師打開更高層次的思考力

先摘要文章,之後慢慢消化分享。

「讓AI成為學習夥伴的三個關鍵習慣

  • 第一個習慣,是以概念為中心提問
    與其說「幫我寫一個排序函式」,不如問:「如果我要在大型資料集下維持穩定性與可擴充性,該怎麼設計排序演算法?」這樣的問題會讓 AI 帶出「為什麼」,而非只是「這麼做」。
  • 第二個習慣,是建立反饋循環
    讓 AI 解釋它的選擇,請它檢查並改進自己的輸出。問:「如果要重構,你會從哪裡開始?」「有哪些 trade-off?」這些問句會讓 AI 的回答逐步揭露底層原則,也讓你的知識跟著深化。
  • 第三個習慣,是故事化學習
    將每一次與 AI 的互動,記錄成一段小故事:當時的情境、任務、挑戰、結果與學習。這樣的記錄不只是技術筆記,更是一種反思的鏡像。久而久之,你不僅在累積程式碼,也在累積思考軌跡。

當你願意問 AI:「為什麼這樣寫?」

這一問,AI 就不再只是輸出機器,而成了反思的鏡子。它會帶你回到設計的原點,去理解結構、取捨與假設。

Donald A. Schön,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1983) – 學習的迭代循環

這本經典著作提出「反思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概念,指出專業者的成長來自「行動與反思的循環」。與 AI 協作時的對話,其實正是這種實踐的現代延伸;AI 提供即時的鏡像回饋,讓工程師在操作中進行思考與修正。

Jean Lave & Etienne Wenger,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1991) – 認知協作

強調學習是社會互動中的參與行為,而非個體的內在過程。這觀點可延伸至 AI 協作:工程師與 AI 的對話形成一種「認知共作」(cognitive co-participation),讓學習嵌入實際工作情境中。

Dan North, Introducing BDD (2006) – 對話即設計

行為驅動開發(BDD)倡導「對話即設計」,強調透過故事與範例讓團隊共構理解。這理念與文中「Vibe Story」及「故事化學習」不謀而合,皆主張知識應來自具體的語境與交流。

Cyrille Martraire, Living Documentation: Continuous Knowledge Sharing by Design (2019) – 活文件

提出「活文件」(Living Documentation) 思想:文件不應是靜態產物,而要與程式與討論共演化。這啟發了工程師如何將與 AI 的協作記錄下來,使知識保持流動與更新。

Donald Norman,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1988)

Norman 提出「可見化思考」(Making Thinking Visible)概念,指出好設計應揭示其邏輯與用途。與 AI 對話時要求其解釋設計選擇,正是讓程式思維變得「可見」,進而強化理解的過程。

https://ruddyblog.wordpress.com/2025/10/19/ai%E4%B8%8D%E6%98%AF%E5%B7%A5%E5%85%B7%EF%BC%8C%E8%80%8C%E6%98%AF%E5%A4%A5%E4%BC%B4%EF%BC%9A%E8%AE%93%E5%B7%A5%E7%A8%8B%E5%B8%AB%E6%89%93%E9%96%8B%E6%9B%B4%E9%AB%98%E5%B1%A4%E6%AC%A1%E7%9A%84%E6%80%9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蕊
18會員
43內容數
夏蕊,寫下去就對了~
夏蕊的其他內容
2025/10/10
具備「慈悲」與「包容」的精神,並以張教授與「大江」書中的神父為例,闡述如何理解、欣賞並成就不同背景的學生,以達到真正的教育目標。文章引用《教宗簡單原則》中的「永遠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沒有寬恕,就沒公義,沒和平。」作為貫穿全書主旨,期勉教師能將此精神實踐於教育工作中,培養學生有始有終、明辨是非的生活。
Thumbnail
2025/10/10
具備「慈悲」與「包容」的精神,並以張教授與「大江」書中的神父為例,闡述如何理解、欣賞並成就不同背景的學生,以達到真正的教育目標。文章引用《教宗簡單原則》中的「永遠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沒有寬恕,就沒公義,沒和平。」作為貫穿全書主旨,期勉教師能將此精神實踐於教育工作中,培養學生有始有終、明辨是非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8/17
日本著名的「秋山木工」創辦人秋山利輝在《匠人精神》一書中以「守破離」三個字說明秋山木匠成長歷程。 「守」就是忠實謹守傳授的形式 「破」是打破這樣的形式融合應用 「離」則是離開原有開創新局。 而回想曾經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之路,就是一個不斷守破離的動態學習歷程。 在「守」的階
Thumbnail
2025/08/17
日本著名的「秋山木工」創辦人秋山利輝在《匠人精神》一書中以「守破離」三個字說明秋山木匠成長歷程。 「守」就是忠實謹守傳授的形式 「破」是打破這樣的形式融合應用 「離」則是離開原有開創新局。 而回想曾經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之路,就是一個不斷守破離的動態學習歷程。 在「守」的階
Thumbnail
2025/08/14
輔大退休老師謝錦桂毓:「我是教練,我不是老師,教練是訓練者,是一個推手。」 謝錦桂毓:「這不叫做嚴格,在我的詞彙裡,我的課程既不叫做嚴格,也不叫做嚴厲,也不叫做嚴肅,它叫做嚴謹。」
Thumbnail
2025/08/14
輔大退休老師謝錦桂毓:「我是教練,我不是老師,教練是訓練者,是一個推手。」 謝錦桂毓:「這不叫做嚴格,在我的詞彙裡,我的課程既不叫做嚴格,也不叫做嚴厲,也不叫做嚴肅,它叫做嚴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有資料集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 ,必要的清理函數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 ,現在把它們湊在一起,如下: # load Eng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有資料集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 ,必要的清理函數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 ,現在把它們湊在一起,如下: # load Eng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以下陳述任務 (Task)、模型 (Model)、微調 (Fine-Tuning)、GLUE (Gene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以下陳述任務 (Task)、模型 (Model)、微調 (Fine-Tuning)、GLUE (Gene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做個總回顧: Transformer 架構總覽:AI說書 - 從0開始 - 39 Attention 意圖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40 Transf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做個總回顧: Transformer 架構總覽:AI說書 - 從0開始 - 39 Attention 意圖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40 Transfo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在學習描寫文的過程中,將思維視覺化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通過使用AI生成圖片功能,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描述轉化為具體的圖像。
Thumbnail
在學習描寫文的過程中,將思維視覺化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通過使用AI生成圖片功能,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描述轉化為具體的圖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