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者:呆呆
#築壩閱讀
適逢連假的週五夜晚,
仍有來自全台各地貍友齊聚在線上,
今夜要共讀的是蘇東坡的〈赤壁賦〉。
課堂先從思考何謂「自由」開始。
從大家的回答中,
可以了解能在內心穩定的狀態下做選擇,
是多數人認同的「自由」。
而蘇東坡曾在法國《世界報》的評選活動裡,
入選為公元1001到2000年之間跨越國度的英雄人物,
入選的原因是「他是一道充滿自由的靈魂」。
關於他的事蹟,
從美食、官場、詩詞創作等等,
與會者無不瞭如指掌。
接著我們用築壩閱讀方式解讀文本,
在字句梳理、層次重劃的過程裡,
再次探索蘇軾想在此文中呈現的意念。
過程裡有人發現首段看似正向的氛圍,
其實蘊藏了一些負向的詞語,
如:所唱的歌、茫、不興、徘徊……
埋下了後文悲傷不遇的伏筆,
好在全文並未僅停留於己身低落的價值、
生命變動無常。
而是進一步拔升自己的思維,
選用更宏觀的視野看待天地物我,
於是曠達的視野,
不但讓蘇軾此文成為經典的不朽之作,
同時還寬慰了後世許多失意文人,
讓文章具備超越時空、療癒人心的精神資產。
課堂的最後,
眾人一起思考如何在變動的時代裡,
仍然保有自己的生命價值定位?
有人說忠於己心,且能允許無常、
有人認為是不因無法佔有而痛苦,去享在每個當下……
貍友們各自提出了許多不同的想法,
在更迭不斷的時代裡,
我們因為蘇東坡而找到了那份忠於自我、
安然處世的生命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