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常石造船在其廣島常石工廠正式交付了日本國內首艘氫燃料拖船「天歐」。本船由常石集團與比利時CMB.TECH集團的合資企業“Japan Hydro”打造,是日本財團主導「ゼロエミッション船プロジェクト(零排放船舶計畫)」的重要成果之一,目標是2050年實現日本沿海航運碳中和。

動力與推進核心:氫混燒雙燃料高出力發動機
「天歐」全長38米、寬9.6米、吃水4.2米,總噸位未滿300噸。核心動力為兩具12氣缸BEH2YDRO氫混燒(Dual-Fuel)高出力主機,每具功率約2,200馬力,合計可產生約4,400馬力。這些雙燃料發動機能直接燃燒氫氣與輕柴油(Marine Gas Oil, MGO),並可根據運轉狀態自動調整氫氣與輕柴油的混合比例。運行時可將推進裝置的CO₂排放量較傳統全化石燃料拖船減少約60%。
船上配備高壓氫氣儲存及供應系統,總儲氫量約250公斤。這種高壓儲存技術能確保艦船在業務運行時維持與傳統拖船等同的續航力與動力。不僅如此,若氫系統發生故障,發動機可以全程僅以輕柴油驅動,保障航行安全。
綠色造船鋼材與產業意義
「天歐」為全船採用JFE Steel Corporation的低碳排「JGreeX」綠色鋼材製造,藉著減少造船過程中鋼鐵生產的CO₂排放,全面追求生命週期碳足跡最小化。

技術細節與產業前瞻
此次核心引擎來自CMB.TECH的BEH2YDRO 12缸雙燃料系統,以及高效氫—輕柴油內燃動力技術。系統具備高壓、安全氫氣供應,並以感測系統精密掌控燃燒狀態和混比例——確保發動機在不同負荷變動下均能安全、高效運轉。氫氣純燃幾乎只排水蒸氣,不產生CO₂,透過負載下動態調節混燒比例,可靈活兼顧減碳與航程彈性。而一旦氫供應異常,系統可即時切至僅用輕柴油運作,符合船舶極高的安全標準。

BEH2YDRO引擎技術詳解
- 結構配置
12缸V型、四行程(Four-stroke),最大轉速1000 rpm,排氣量高達191.5升。具備渦輪增壓及水冷增壓空氣系統,能在高負載下有效提升動力輸出及效率。 - 燃料與工作原理
採用「氫氣+輕柴油(Marine Gas Oil, MGO)」雙燃料設計。引擎主要依據需求自動切換燃燒比率:一般運行以約85%的氫氣搭配約15%的輕柴油,極大幅度減少對化石燃料與碳排放的依賴。
氫氣採「港口噴射」(Port Injection)方式進入氣缸,柴油為高壓直噴,兩者在燃燒室混合同時點燃。氫氣燃燒為清潔反應(產生水蒸氣),而輕柴油可穩定維持引擎燃燒及冷啟動。 - 排放與環保性能
CO₂排放可降低至傳統柴油僅15%,在配備EATS(後處理系統、微粒過濾器及SCR脫氮)後NOx及其他有害排放可完全過濾,符合IMO Tier II、Tier III及歐洲Stage V海事排放法規。 - 運轉安全與彈性
若氫供應中斷或濃度過低,可即刻自動切換為全柴油運行,確保任何航行狀況下安全性與技術備援。該系統容忍部分氫氣雜質,不依賴稀有金屬,設計壽命長、維護負擔低。 - 發動機主要規格(12缸V型)
- 功率範圍:達2000kW(約2706HP)
- 缸徑:256mm,行程:310mm
- 燃料方式:氫氣港口噴射/輕柴油高壓直噴
- 排放標準:IMO Tier II/III、EU Stage V
- 剩餘排放以SCR及DPF(微粒過濾)系統消除 - 技術優勢總結
- 直接大幅降低碳排與溫室氣體
- 燃料彈性(氫與傳統油品任意切換)
- 無需燃料電池、化學儲能等技術瓶頸
- 適應高負載、長時間商用運行
- 兼顧氫混燒與單一油品獨立運作
相關資料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