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社企樂園精華回顧|從食安問題來看台灣的食物教育

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這個話題,多次的食安事件,從2011年的塑化劑風波,2013年的毒澱粉,到2014年的餿水油事件……等,都讓我們對自己的健康、食物的生產和供應鏈產生懷疑,消費者對企業和社會的信任也造成很大的傷害。
八月份在台灣舉行的「2016食品安全高峰會」,有許多台灣各方重視食品安全的政治人物、學者專家代表都有參與。在這個會議中,討論的議題包含了解國內食安現況、台灣農產品之困境與展望、在食品供應鏈中確保食品安全、歐盟食安管理與食安評估機制、日本安全委員會之實務運作……等,希望能建構的是「政府、食品業者、消費者、第三部門(民間團體)」四方共同努力來改善食安問題。蔡英文總統在參與會後也表示,預計在明年成立一個「食品安全評估委員會」,為人民的健康把關。因此,雖然爆發了這麼多食安危機,但或許也是個改變的契機。因為當每個人都意識到食物安全與自身利益習習相關時,就會重新重視食物的問題。所以現在反而是了解食物最好的時代。
除了政策面的努力,我們自身可以從認識自己吃的食物開始,重新學習「食物教育」。以維基百科定義來看,食農教育是由「食育」與「農育」兩個理念結合。「食育」意指體驗飲食活動和了解食物生產過程,關心消費安全的議題,也建立健康飲食生活打造友善環境, 而「農育」即體驗農業活動,了解農業生產、飲食、環境生態的關聯。然而,即使食育推展勢在必行,立委也推出《食農教育法》、《食農教育基本法》的兩套草案,行政院農委會版本的草案也在研擬階段,但台灣目前對於「食育」這個名詞,仍尚未有明確定義。
借鏡各國,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成果。美國從1995年開始興起「可食校園計畫」在學校設置菜園,學生不但學習如何種植、收成、料理及分享食物,也在菜圃中學習食物的各類知識,改變了往後的食物選擇。日本從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結合營養師制度的營養午餐,課程也加強社區食材認識,完全採購在地食材。英國政府在2014年將食物教育加進學童必修課程,5到14歲的學童都必須接受烹飪與食品教育,並自己學習動手做菜,未來也會納入中學會考。瑞典也在中學知識,加入飲食相關的家庭與消費者知識,讓學生更了解食物教育。這些先進國家的趨勢,都顯示食育教育的重要,在認識食物方面,更要從產地到餐桌一連串的過程來學習,不再只是追求美味或方便。
社企樂園五場食安系列的活動,就是希望消費者,能有「知」的權利,以及擁有食品安全的知識和判斷能力。五場活動有余宛如立委談她在國外看到的創新案例分享,以及台灣可以做什麼努力;顧瑋談台灣在地食材的重要性;廖誌汶談的是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劉志偉談食物供應鏈和夥伴關係;以及最後一場詹慧珍談食物設計。一系列的食物安全與食物教育系列活動,希望帶給聽眾的是能有足夠的常識,面對食物的選擇。
最後看看另類的革命,將設計融入食物,引發新思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美國公益創投基金Acumen Fund創辦人在《藍毛衣》中說:「我們每個人都能努力改變一些小小的事,這些努力的總和,將會被記錄在我們這一代的歷史扉頁上。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