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稱視角RPG的創世紀《Ultim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1979年,一個高中剛畢業的小夥子到一家電腦店打工,為了消遣,寫了一款遊戲叫《Akalabeth》——名稱源自J.R.R. Tolkien的作品《The Silmarillion》(精靈寶鑽)第四部。

這可能是開天闢地以來的第一款第一人稱視角RPG,而遊戲的目的是要打倒地城中的大魔王「Balrog」(沒錯,跟《魔戒》Moria礦坑裡的那隻Balrog同名)。不料電腦店老闆試玩之後驚為天人,鼓勵這個小夥子把遊戲拿出來賣,於是他請他老媽幫忙畫遊戲封面,然後花了約200美元印製說明書,把這些東西一股腦兒全部裝進夾鏈袋中放在店裡寄賣,結果⋯⋯總共大概賣出了十份。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當然不是!賣出的這十份遊戲中,有一份幾經輾轉到了一家遊戲發行公司California Pacific手中。他們玩了以後也非常喜歡,於是決定和這位小夥子簽約,由他們代理發行《Akalabeth》,最後總共賣出了三萬份。

每賣出一份,這個高中生就可以拿到5美元,1979年,這個18歲的年輕人就靠著打發時間寫出來的遊戲,賺了15萬美元。他的名字叫做Richard Garriott,又叫Lord British,或是——創世紀之父

受到《Akalabeth》成功的鼓勵,California Pacific和Richard Garriott決定再度攜手開發一款新的RPG,描述一位勇者被召喚到陌生的Sosaria大陸,打倒邪惡的巫師Mondain,但由於Mondain持有永生寶石得以不老不死,勇者只好搭乘時光機回到1000年前摧毀寶石。遊戲在1981年上市後大受好評,成功打響名號,於是Richard Garriott立即決定撰寫續集,而這一寫,就超過了20年的歲月。這款遊戲叫做《Ultima》,在台灣譯為「創世紀」,姑且不論這個譯名合適與否,它的確是很多資深玩家一頭栽進RPG的創世紀,包括我在內。

1982年,《Ultima Ⅱ》發行,故事敘述一代大魔頭的愛徒兼愛妻Minax入侵地球為Mondain復仇,為了擊敗她,勇者必須先取得唯一能傷害她的武器Quicksword,再找出她的巢穴Castle Shadowguard以消滅Minax。

隔年,《Ultima Ⅲ》問世,原來一代魔王Mondain和二代魔王Minax竟然留下了一個愛的結晶:半人半機器的Exodus,它被製造出來的目的就是要摧毀Sosaria大陸,於是勞碌命的勇者只好應Lord British的召喚再度出征。不過這次他有了同伴,沒錯!《Ultima Ⅲ》首次導入組隊的觀念,玩家可以從5個種族和11個職業中自由搭配選擇,創造出一個四人的冒險團隊,然後靠著月之門在各地城中冒險、練功、升級。

這是不是令人覺得很熟悉?雖然創造隊伍的概念源自《巫術》,但《Ultima Ⅲ》的確對許多日式RPG造成深遠的影響,進而催生出FF、DQ等一拖拉庫的經典遊戲。

從1981年到1983年的這三款Ultima,被合稱為「黑暗紀元三部曲」(The Age of Darkness)。雖然以當時而言算是非常精采的表現,但依舊無法跳脫出「勇者好棒棒,壞蛋殺光光」的窠臼,不過這一切在1985年的《Ultima Ⅳ》發行後被徹底改變了。《Ultima Ⅳ: Quest of the Avatar》,被很多人視為最好的創世紀遊戲、最好的RPG遊戲,甚至是最好的遊戲。

《Ultima Ⅳ》徹底拋開了「勇者打敗魔王」的桎梏,讓玩家在開放世界中追求由愛、真實與勇氣構築而成的八項美德,進而成為聖者(Avatar)。而創世紀的世界觀也就此大致底定,首先大陸名稱由Sosaria正式更名為Britannia,地圖也固定下來,大家熟悉的魔法系統、占卜系統等亦開始確立。

這款遊戲同時取得商業和評價上的巨大成功,不但陸續移植到Atari、C64、DOS、FC等十幾種平台上,賣了超過40萬套,也獲得專業雜誌的一致好評。1996年《Computer Gaming World》評選史上最好的150款PC遊戲,《Ultima Ⅳ》排名第2 (第一名是《文明帝國》一代,《巫術》一代排名16,《魔法門》一代排名23),2013年IGN評選「史上最好的100款RPG」,《Ultima Ⅳ》排名第26。

相隔三年後,Richard Garriott的Origin Systems在1988年發行了《Ultima Ⅴ: Warriors of Destiny》。Britannia的統治者Lord British因探索地下世界而下落不明,攝政王Lord Blackthron受到Shadowlords的蠱惑,曲解美德,倒行逆施,於是聖者和他的夥伴們踏上推翻暴政,尋找Lord British的旅程,白晝與黑夜的變化系統也是從這一代開始導入。

1990年的《Ultima Ⅵ: The False Prophet》是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也是創世紀系列在IBM PC的初次亮相,畫面整個提升一個層次,視角也改為後來大家所熟悉的斜角俯視。這次聖者和他的同伴們要面對新的敵人:Gargoyles。我還記得,遊戲中跟Iolo說三次spam後,再說humbug,就可以開啟密技選單,玻璃劍隨便拿。

《Ultima Ⅵ》被《Computer Gaming World》提名為當年的年度最佳RPG,可惜最後輸給了《Starflight 2》。創世紀從四代到六代,被合稱為啟蒙年代三部曲(The Age of Enlightenment),那真是屬於創世紀最輝煌的時代啊。(遠目)

1992年《Ultima Ⅶ: The Black Gate》問世,這次聖者要阻止The Fellowship將邪惡的Guardian帶進Britannia的陰謀,由於整個故事太過龐大,同年還發行了追加磁片《Forge of Virtue》,讓聖者探索突然浮出海面的Isle of Fire。《Ultima Ⅶ》同樣獲得《Computer Gaming World》提名為當年的年度最佳RPG,不過這次卻輸給了自家兄弟《Ultima Underworld: The Stygian Abyss》;其他殊榮,還包括《PC Gamer》1997年評選的「The 50 Best Games Ever」、2011年票選的「The 100 Best PC Games of All Time」等等⋯⋯不勝枚舉,隔年又推出續集《Serpent Isle》及其追加磁片《The Silver Seed》。

很可惜的是,1994年的《Ultima Ⅷ: Pagan》風格丕變,太多的動作要素讓很多死忠粉絲不太買單,而1999年的《Ultima Ⅸ: Ascension》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由於Origin Systems被惡名昭彰的EA買下,所以急就章上市的《Ultima Ⅸ》根本就是一款未完成品。重大的失敗,造成Richard Garriott去職,同時也讓創世紀近二十年的傳奇就此終止——Britannia沉淪,聖者殞落,留下的只有廣大粉絲無限的唏噓和永遠的回憶。

除了上述九款正傳作品之外,創世紀還有不少外傳遊戲,包含1990年的RPG《洪荒帝國》(Worlds of Ultima: The Savage Empire)、1991年的RPG《火星任務》(Ultima: Worlds of Adventure 2: Martian Dreams),以及1992年FPDRPG的不朽經典《地下創世紀冥河深淵》(Ultima Underworld: The Stygian Abyss)。還記得創世紀五代的劇情中,Lord British鬧失蹤的那個地下世界嗎?這次聖者決定親自進去探險,隔年也推出續作《Ultima Underworld II: Labyrinth of Worlds》。

雖然創世紀遊戲以電腦平台居多,但也有不少作品移植到家用遊樂器上,甚至還有兩款在遊樂器上開發的外傳,分別是1991年GB上的《Ultima: Runes of Virtue》以及1993年GB/SFC上的《Ultima: Runes of Virtue 2》(日本稱作《ウルティマ外伝 黒騎士の陰謀》),兩款都是動作RPG,甚至連Richard Garriott本人也對這個Spin Off系列讚譽有加呢。

有鑑於年代久遠,我的創世紀電腦遊戲收藏並十分不完整,不過倒是把遊樂器上的美、日版各九款遊戲全都收齊了,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創世紀相關收藏。

PS. 傳說中無敵的Lord British,總是成為不少玩家的獵殺目標,其實在一代、二代以及四代的紅白機版本,理論上你是可以靠著狂升級和強力的裝備殺死他。如果玩三代的話,可以把他誘到海邊用船上的大砲轟死他;五代的話只能靠讓他在地下世界裡活活餓死,來同歸於盡(他餓死的同時也Game Over了)。六代可用的方法不少,包括毒死、炸死,或是趁他熟睡時拿玻璃劍捅死等等。玩家到底是有多恨他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ao Chao Ren-avatar-img
2019/10/22
之後EA毀掉Ultima是8和9系列作了=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aGJRV-whU
Peter Liu-avatar-img
2018/06/06
偶像! 你都還留著,我的幾次搬家都不見了…Ultima系列真的是經典啊!
avatar-img
神楽坂 雯麗的沙龍
229會員
174內容數
後見之萌,是由一群熱愛各種懷舊與經典復古趣味的作者,所精心打造的小巧共筆寫作專題。也許你因為生活與忙碌,已經淡忘了那份「深入探索某個嗜好」的樂趣,但我們會努力讓你回想起來。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前幾個禮拜,我手滑買下了遊戲《柏德之門3》,由於玩法自由、劇情精采,這款遊戲快速地吸引了大量的玩家。我每天一下班就龜在電腦前,操縱著信口雌黃的地侏吟遊詩人嘗試在惡意滿滿的奪心魔、哥布林、卓爾精靈之間,用三寸不爛之舌唬爛出一條生路......
Thumbnail
前幾個禮拜,我手滑買下了遊戲《柏德之門3》,由於玩法自由、劇情精采,這款遊戲快速地吸引了大量的玩家。我每天一下班就龜在電腦前,操縱著信口雌黃的地侏吟遊詩人嘗試在惡意滿滿的奪心魔、哥布林、卓爾精靈之間,用三寸不爛之舌唬爛出一條生路......
Thumbnail
1986年 家用電玩主機第一款原創角色扮演遊戲(RPG遊戲) 勇者鬥惡龍誕生了, 讓世人知道何謂角色扮演遊戲,以及了解角色扮演遊戲的魅力,結果獲得了非常成功的迴響。 眾多廠商看到勇者鬥惡龍的成功,認為RPG這類型是有市場的,所以開始爭相想推出RPG遊戲來獲得好的商業利潤。
Thumbnail
1986年 家用電玩主機第一款原創角色扮演遊戲(RPG遊戲) 勇者鬥惡龍誕生了, 讓世人知道何謂角色扮演遊戲,以及了解角色扮演遊戲的魅力,結果獲得了非常成功的迴響。 眾多廠商看到勇者鬥惡龍的成功,認為RPG這類型是有市場的,所以開始爭相想推出RPG遊戲來獲得好的商業利潤。
Thumbnail
"勇者鬥惡龍"​ 我相信不少新玩家也好還是老玩家也好都是耳熟人詳的遊戲,這款在1986年在紅白機發售後讓大眾玩家認識所謂"角色扮演"這種遊戲類型(以上簡稱RPG) 我接觸勇者鬥惡龍其實不是紅白機的版本,是之後在超任上面推出的勇者鬥惡龍1、2合輯,但是我能接觸到這遊戲也是一個很意外的契機。​
Thumbnail
"勇者鬥惡龍"​ 我相信不少新玩家也好還是老玩家也好都是耳熟人詳的遊戲,這款在1986年在紅白機發售後讓大眾玩家認識所謂"角色扮演"這種遊戲類型(以上簡稱RPG) 我接觸勇者鬥惡龍其實不是紅白機的版本,是之後在超任上面推出的勇者鬥惡龍1、2合輯,但是我能接觸到這遊戲也是一個很意外的契機。​
Thumbnail
裡面有人類、矮人、妖精等種族然後在一個廣大的世界中冒險,冒險途中有哥布林、各種屬性的龍等等要素。​ 這方面的世界觀營造,在歐美CRPG領域上面我想是非常常見的,像是金盒子系列、柏德之門等等。​ 以上這兩款也是歐美RPG的經典之作 "龍王 The King Of Dragon"
Thumbnail
裡面有人類、矮人、妖精等種族然後在一個廣大的世界中冒險,冒險途中有哥布林、各種屬性的龍等等要素。​ 這方面的世界觀營造,在歐美CRPG領域上面我想是非常常見的,像是金盒子系列、柏德之門等等。​ 以上這兩款也是歐美RPG的經典之作 "龍王 The King Of Dragon"
Thumbnail
Fable算是某種始祖。現在那種有著3D世界,人物可以在裡面自由遊走的動作RPG遊戲,在較以往的年代其實是不太有的;而如The Elder Scrolls III: Morrowind之類的開放世界雖然更早,但那樣的世界總有點冷冰冰,打架也像是你揮我砍。因此當2004年Fable出來時,不少人為之驚
Thumbnail
Fable算是某種始祖。現在那種有著3D世界,人物可以在裡面自由遊走的動作RPG遊戲,在較以往的年代其實是不太有的;而如The Elder Scrolls III: Morrowind之類的開放世界雖然更早,但那樣的世界總有點冷冰冰,打架也像是你揮我砍。因此當2004年Fable出來時,不少人為之驚
Thumbnail
是講《龍與地下城》誕生的故事,我相信許多玩TRPG、桌遊,甚至是電玩的朋友,都知道這部經典作品。 如果你不知道《龍與地下城》也沒有關係,這邊為你簡單做一下介紹。 它是你一定要認識的偉大作品,影響了無數現代的影視、遊戲流行文化。
Thumbnail
是講《龍與地下城》誕生的故事,我相信許多玩TRPG、桌遊,甚至是電玩的朋友,都知道這部經典作品。 如果你不知道《龍與地下城》也沒有關係,這邊為你簡單做一下介紹。 它是你一定要認識的偉大作品,影響了無數現代的影視、遊戲流行文化。
Thumbnail
遊戲是另外一種體驗與詮釋這個世界的方式,與閱讀漫畫相比,兩方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快樂,但都讓人難以割捨,作為一個阿宅,想看到更多的遊戲問世,更想看到只有這個時代能誕生出的好故事,為下個更迭的世代送上靈感的基材。
Thumbnail
遊戲是另外一種體驗與詮釋這個世界的方式,與閱讀漫畫相比,兩方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快樂,但都讓人難以割捨,作為一個阿宅,想看到更多的遊戲問世,更想看到只有這個時代能誕生出的好故事,為下個更迭的世代送上靈感的基材。
Thumbnail
前陣子在Kickstarter上瀏覽到《天國降臨:救贖》(Kingdom Come: Deliverance),覺得背景和設定蠻有意思的,所以就直接在Xbox刷了數位版來玩,也順手寫一篇心得介紹,名正言順把玩物喪志的主題當成我在SOSreader的第一篇文章(耶)。
Thumbnail
前陣子在Kickstarter上瀏覽到《天國降臨:救贖》(Kingdom Come: Deliverance),覺得背景和設定蠻有意思的,所以就直接在Xbox刷了數位版來玩,也順手寫一篇心得介紹,名正言順把玩物喪志的主題當成我在SOSreader的第一篇文章(耶)。
Thumbnail
從戰棋遊戲的起源談起,聊《迷霧國度:傳承》如何在經典上開拓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與特色。
Thumbnail
從戰棋遊戲的起源談起,聊《迷霧國度:傳承》如何在經典上開拓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與特色。
Thumbnail
新連載單元,從創作到遊戲,聊《迷霧國度:傳承》是款怎樣的遊戲【1】:桌上角色扮演遊戲與美式RPG。
Thumbnail
新連載單元,從創作到遊戲,聊《迷霧國度:傳承》是款怎樣的遊戲【1】:桌上角色扮演遊戲與美式RPG。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